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窦娥冤》是元代杰出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距今已经七百多年了。这部伟大的剧作通过元代下层妇女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恶人横行、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剧作震撼千古的艺术力量和价值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反抗者形象———窦娥。对于作品,这一形象充分透彻地表现了主题思想;对于观众,这一形象惊天地泣鬼神,永久地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这一切应归功于关汉卿对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今天,笔者就形象塑造的手段方式作一分析探讨。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表现为两类。一类是形象的性格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2.
从反讽在《艰难时世》中的运用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场景及揭示人际关系四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反功利主义和反资本主义两大主题如何通过这一手法的成功运用在该著作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曾文清是一位被成功塑造的没落士大夫家族贵族公子哥典型,其性格的二重性,即被士大夫文化过度腐蚀而极其懒惰腐朽的一面,和依然彰显的儒雅和未泯灭的一点善良.从曹禺剧作中人物形象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形象的二重性是周萍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继续;曾文清性格中令人同情惋惜的一面,又是周冲、方达生一类人物形象性格特色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边丽君 《文教资料》2014,(17):15-16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为读者和观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形象——阿巴公,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吝啬人物的代表。作者之所以能将他刻画得如此深入观众和读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将极端化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将偶然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关系的设置中。  相似文献   

5.
"娜拉现象"与《雷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得到易卜生创作真髓的是曹禺。《雷雨》是曹禺写得最好最成功的剧作之一。《雷雨》与《玩偶之家》从创作思想、作品中矛盾冲突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都有相通之处又各具艺术魅力。两部剧作都各自着力塑造了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繁漪是个失败的娜拉。《雷雨》是话剧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本土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西厢记》围绕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主题塑造了正面人物、阻碍势力及中间派三类人物,对第一类人物的集中描写和对第二、三类人物形象的巧妙运用使杂剧《西厢记》的主题鲜明地凸显出来。这种围绕主题展开的过于鲜明、过于集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同时存在着喜剧化的塑造倾向。该文旨在探讨《西厢记》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喜剧化倾向及其形成原因、在戏剧创作中的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是一部以母女关系为主题的小说。谭恩美以第一人称为主,伴随第三人称转换的叙述方法,通过富于特色的移民语言和女性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反腐倡廉斗争的深入,一批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应运而生。一些深受观众欢迎的作品,准确地把握了生活本质,成功塑造了丰富多彩、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冲突尖锐,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曹禺的剧作是“莎士比亚化”的中国式创新;认为曹禺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复杂性丰富性上;作者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曹禺剧作的情节结构特征和人物形象特征,深化了对曹禺剧作的美学探索  相似文献   

10.
《雷雨》是喜欢文学的人所共同喜欢的,因为这部伟大的剧作不但有着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有着深刻的主题,还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周朴园就是其中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以法治腐是廉政建设的基本模式 ,但法律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使得以法治腐也是力不从心 ;中国古代倡导以德养廉 ,但也因道德过分相信“自律”而无法扼制中国几千年的制度性腐败 ;只有德法并举 ,建立起“制度———规范———德性”三维一体的治理模式 ,才可能有效地进行廉政建设 ,这也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仇和所领导的改革举措在十余年间持续性地拨动着媒体的心弦,而且高潮迭起,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人们叹服仇和之治的改革成效的同时,一些法学专家却对仇之治的法律性质作出了否定的评价。事实上,仇和之治以其推进严格执法、强力反腐、吏治建设等法治化举措充分体现了其法治品格,堪称我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典范。而且在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的腐败.反腐败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依法监督权力主体,依法监控权力运行,依法矫正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14.
群体腐败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只有深刻剖析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治理对策,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使日趋蔓延的群体腐败得到遏制。从而推动整个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人性和博弈角度认识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人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对恶的事实性趋向掩盖了对善的价值性趋求而产生腐败;同时,分析了腐败的过程也是代理人(理性经济人)博弈的过程,腐败是博弈的结果。并提出了应坚持以德治腐的制度创新和依法惩腐的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反腐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框架。通过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腐倡廉经验,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了解内涵及其产生过程和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于2006年2月14日正式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效,作为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尽快完善现行法律。包括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出台《反腐败法》、《反洗钱法》。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将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腐败现象花样翻新.复杂多变,反腐败斗争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将长期存在。反腐败斗争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腐败现象花样翻新,复杂多变,反腐败斗争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