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素质,是培养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即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所在,师范教师的师范性是培养师范生具有师范性素质的大前提,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范性劳动中,它包括师范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情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和选择、教育科研以及从教能力及艺术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针对师范高专层次的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师范高专院校教学体系中,学前专业是非常核心的一门专业.优化学前专业教学成效,不断培育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教师,有效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必须从源头进行创新与优化,有效推动学前专业发展.分析师范高专院校学前专业的设置原则,探究师范高专院校学前专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师范高专教育的质量评价,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可从课程入手,对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质量评价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代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由于受美术学院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影响很深,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的工具技能倾向和文化性的缺失,脱离了师范性的本质。就当代师范美术教育现状入手,分析文化在师范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对这种意识技术化的教育现象引起警觉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相似文献   

6.
师范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性,运用好这个特殊性,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本文例举一些在师范课堂教学中突出师范性特点的实证,对师范教师也许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范传习所是清末正规师范学堂创办完善之前的师范人才培育机构.通过对《岭东日报》的报道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出清末粤东地区先后创办了23所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与地方新式教育得到较好的融合,不少学堂创设了附设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在清末地方师资培养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正规的师范学堂,不能单纯将师范传习所视为师范学堂的过渡性机...  相似文献   

8.
在师范高专院校,其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学知识的大学生,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讲解要有深度、广度,讲解时注重探究;其培养的目标是从事幼儿园、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教师,所以在教学中要渗透职业教育的理念,注意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主要提高记忆、朗诵、古诗文创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80、90年代对教师形象的设计多局限于一种师范人格,这种"师范人格"的特点是:完美,"目中无人",抹杀个人的特点,笼统的理论探讨替代局部的具体情境的探讨.这种"师范人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它反射出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层的保守心态.本文试图在借鉴相关理论、实践和适应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师范人格"来替代"师范人格".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社会中人才质量产生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教育环节的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出细致分析与阐述,之后研究开展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新师范”是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愿景。它的提出不仅是对当下教师教育发展新特征的概括,更承载着终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这一教师教育发展“百年难题”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不仅是“新师范”发展实践路径的基本遵循,更是“新师范”之“新”得以立世之根本,它关系到未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走向。所谓“终结”不仅仅是笼而统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之谓,而是要建立在“师范性”与“学术性”内涵更为科学合理界定的基础上,挖掘“师范性”的学术价值、认可“师范性”的学术地位、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发展“师范性”,这才是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时代追求。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既要提高学术性 ,又要强化师范性 ,正确认识学术性与师范性 ,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 ,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性 ,强化师范性可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来实现 :延长教师教育学制 ;打破单纯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格局 ;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教师来源多元化 ;进行课程结构改革 ,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相似文献   

13.
“新师范”具有多重意义蕴含:它是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中的“后师范”,是面向卓越教师培育的专业化师范教育,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型师范教育。内核重构、动能重整、系统重塑是当代中国“新师范”建设不辱使命的行动方向,其理论架构是:强势回归“中华师范精神”,教师教育中枢系统的整流提质,以及教师教育形态的功能升级。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新师范”建设的关键含义是中国性、师范性、创新性与效能性,与之相应,中国新师范建设的行动路向是:打造“中国版”师范教育改革蓝本,构建“师范本色”的师范教育,建设具备“新”质的师范教育,构筑“高效能”的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7,(3):166-169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如何更好地发展,为当地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优秀的具有就业优势的人才。通过调研普通高校师范专业的具体情况,找出引发问题的根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对促进师范专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乡村师范作为民国时期江西省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为当时江西省乡村师资的培养和乡村建设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跟其他省份相比,江西省的乡村师范建设模式有着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上以省立为主地方联立为辅;办学目标上既注重培养乡村教育师资又注重推广乡村建设;建校形式上采用创建与改建并举;办学层次上既涵盖乡村师范又包含简易师范;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教育和农技培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名次  刊   名        篇数     名次  刊   名篇数1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352 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62 洛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64 天中学刊 1 55 云梦学刊 1 05 阴山学刊 1 07 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98 南都学坛 88 许昌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88 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88 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81 2 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71 2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71 2 常熟高专学报 71 2 楚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71 2 东疆学刊 71 2 山西高等学校社科学报 71 2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71 9 邵阳师范专科…  相似文献   

17.
谈高师无机化学教学的师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院校专业课教学如何体现师范性是高师专业课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对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和体现师范性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高师无机化学教学要真正体现其“师范性”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办法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中学教学实践的联系,以体现其师范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应该有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本文拟在拙著《缩短师范实习生与中学化学教师差距的思考》(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 0 0 0年第 6期 )的基础上 ,进一步就缩短师范实习生与中学教师的差距问题探讨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师范实习生存在的新问题1 .实习生的教育观念陈旧在知识急剧增长、知识创新如此重要的今天 ,教育观念陈旧是创新性教育的最大障碍。在指导化学系教育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 ,实习生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我的教案有没有知识性错误 ,我背教案背得熟不熟 ,我的教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优势,以及在新的教改形势下师范英语专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突出师范特点的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师形象:从“师范人格”到“非师范人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语认为80、90年代对教师形象的设计多局限于一种师范人格,这种“师范人格”的特点是:完美,“目中无人”,抹杀个人的特点,笼统的理论探讨替代局部的具体情境的探讨,这种“师范人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它反射出教育理论工作深层的保守心态。本试图在借鉴相关理论,实践和适应社会生活、化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师范人格”来替代“师范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