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1·21"持枪抢劫杀人案是一起惊动国家公安部的涉枪大案.此案的成功告破,成了今年入春后的一条轰动新闻.2月5日,<温州日报>在"聚焦新闻"版推出"1·21"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内幕独家新闻及相关报道,可以说是对新闻题材作多角度开采,从已经报道的新闻题材中挖掘独家新闻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2.
而今新闻竞争异常激烈,想抓独家新闻难上加难。而强烈的策划意识、独特的新闻手法可以使报道在某个层面上成为“独家”。温州日报采编人员在周大军等重大题材的报道上,就是通过强烈的策划意识,实现新闻运作的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除了守株待兔的等线报和消息来源,运用独特的调查手段来跟踪日常的重大新闻和事件,揭露事实真相,对新闻记者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从新闻事件发展的各个环节入手,浅析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独家新闻 关于“独家新闻”的概念,学界可谓众说纷纭。由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偏重点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1)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2)只有一家媒体报道或一家媒体率先报道的新闻。(《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3)独家新闻,就是“人无我有”的新闻,但并非任何一条“人无我有”的新闻都可成为独家新闻,它必须是影响较大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温州日报就成就报道如何做到可亲、可感、可信,走近读者,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作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深入挖掘地方新闻资源,使成就报道在题材上突出一个“重”字,内容上注重一个“特”字,选材上要求一个“近”字的报道思路,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一、挖掘地方新闻资源要选重大题材成就报道必然会涉及重大问题,优势在“重”,难点也在“重”。能不能回答现实社会人们所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这是成就报道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本报在实施成就报道时,首先在选题上切实把握,把它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上去透视,把那些能反映温州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重大题材比较筛选出来,形成  相似文献   

6.
周金泉 《新闻前哨》2023,(22):43-44
消息、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可形象地称之为新闻报道的“三板斧”。本文就如何写好“三农”领域的消息、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分享实践体会,为新闻采编人员做好“三农”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传播领域“买方市场”的形成,“报道什么”和“如何报道”成为各个媒体新闻报道着力的核心所在,竞争也愈演愈烈。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很多新闻媒体都在以相当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不断加强“独家新闻”的策划与报道。目的在于以“独家产品”造成独家影响,形成独家魅力,塑造独家品牌,以赢得更多的受众,占取更大的新闻传播市场。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景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新闻才称得上是“独家新闻”,我们将从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出发,对“独家新闻”的内涵作一个系统的分析,使大家对独家新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当新闻记者20余年,一个重要体会就是记者要在采写独家新闻上下功夫。 练就“慧眼”,识别独家新闻 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一篇稿件好不好,首先要看题材的新闻价值,其次才看作者写得如何。如果所选题材重大,称得  相似文献   

9.
简明是新闻写作的最高技巧。那么,怎样才能使新闻写得简明呢? 根据实践,我认为主要有八种方法。 一是大题小作法。“大题”指的是大题材、大主题;“小作”是指写作时选题范围要窄、确定的题目要小。这样,就能以最经济的笔墨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温州晚报去年12月4日四版头条《英国媒体大夸温州民企》是一个比较大的题材。温州著名的民营企业很多,怎样写才能生动地表达报道的主题呢?该文作者从‘小作”入手,选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夸“奥康”和“奥康”老总来体现这则新闻的主题:温州民企品牌形象好,老板精神焕发。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教育活动缓慢而又循序渐进,所以要捕捉动态新闻相对比较困难,在挖掘独家新闻或通过突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来与经济、社会新闻一较长短并不占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新闻不能出精品。要做好教育新闻报道只有扬长避短,发挥教育新闻的非事件性特点,巧妙地选择报道题材。教育新闻选题的优势1.可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报道领域可以多挖掘社会性教育新闻或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日趋同质化的民生新闻来说,一个画龙点睛的好结尾不仅能提升新闻品质,也能形成“差异化”风格。一、风格“差异化”关键在于收尾民生新闻题材雷同导致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除了守株待兔的等线报和消息来源,运用独特的调查手段来跟踪日常的重大新闻和事件,揭露事实真相,对新闻记者而言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制造者周克华被击毙"为例,从新闻事件发展的各个环节入手,浅析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13.
对独家新闻的追求,应该成为一名记者的职业习惯。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同质化的新闻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怎样在同一新闻来源中写出独家新闻,越来越考验一名记者的业务水准。很多时候,一名记者应根据所处媒体的定位,在对新闻题材进行全方位审视之后,再对新闻题材进行取舍,或在报道角度上视角独特,或在深度上深入挖掘,或在精度上精益求精,从而写出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14.
写出受众叫好,有社会影响力的独家新闻,历来是记者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闻竞争强调“快”,所以常用“抢新闻”来形容。独家新闻做为“抢”和“快”的产物,受到格外重视和厚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独家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只此一家首先报道的新闻事实。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使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陷入了越来越“难产”的境地。 现代通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各种各样包括突发事件在内的新闻信息,在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就能同时传达到各个媒体,成为大家共有的“公共信息”,不仅不能再为任何一家所独有,就是想抢…  相似文献   

15.
对于记者、通讯员以及所有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说,“独家新闻”太富有魅力了。同时,从新闻事业的特性来讲,“独家新闻”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它的多与少、大与小、重与轻,直接影响到这家媒体的声誉和竞争力。 顾名思义,独家新闻是地地道道的“本报讯”、“本台消息”,是其他新闻单位都应该报道,都可以报道而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抓到,没有报道的新闻。它具有一般新闻所共同的特点、共同的要求,即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说都是反映新近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论点辑录     
“独家新闻”别解关于独家新闻,一本颇有影响的辞典收了两种解释。其一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位报道的新闻”;其二是:“某一新闻媒介抢先刊载或播发的独自一家的消息”,“还应是概括事实更本质、启迪人心更深刻、社会影响更普遍,指导作用更明显的重大新闻”。应该说,这两种解释都有其道理,但前一种解释似乎过于简单,不便操作。后一种解释也值得推敲,“抢先发表”和具备“重大”品质,一部分独家新闻的确是这样,但不见得每一条独家新闻都是如此。就是说,这两点不一定就是独家新闻的质的规定性,而独家新闻质的规定性却另有别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消息来源的多渠道,许多可预不可预的新闻事实一经发生,众多同行便会蜂拥而至,采发“人无我有”的独家新闻可谓越来越难。但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独家新闻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对一些重大题材或典型题材、突发事件,记可以而且能够通过抢抓时效性、巧打“质量牌”、独占新闻源等方法采写到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8.
从独家新闻到独家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家新闻”的字眼前几年经常出现在报端。何为“独家新闻” ?它是指某家新闻机构对某一具有独特新闻价值的事件的独有而且是唯一的报道。独家新闻主要体现在对新闻源的垄断性开掘 ,即所谓的“独此一家 ,别无分店”。当一家新闻机构发布独一无二的报道时 ,其自豪感是抑制不住的。但是这样的好事对已经进入因特网时代的媒介而言 ,已是难得一见了 ,信息的共享使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获得。消息来源的多渠道以及高度发达的通讯技术 ,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小小的信息村落 ,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山村 ,“一家执酒樽、全村闻酒香”。这是否意味着追求独家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闻形态,“关注民情”可谓民生新闻的灵魂。“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而在“三民”中,“以民生为题材”的报道题材取向是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苏欣 《新闻界》2005,(2):125-125
我们以往一直强调的独家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发展不发达、信息渠道不畅通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有的新闻概念。现在我们处在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做了。一个新闻事件不管是从信息发布上获悉的,还是报料获取的。多家媒体几乎都会同时得到。无论哪一家都很难控制信息源,而独享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在这诸多的媒体中使报道“脱颖而出”呢?我市两家媒体的“打法”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迪一改变对独家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