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涉及的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帮助学生了解几种营养繁殖的类型;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选一种培植方式对植物进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2.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起始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植物营养繁殖的几种方式———根繁殖、叶繁殖、茎繁殖、地下茎繁殖。课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初步了解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而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第二部分:学生了解根、茎、叶繁殖的三种方法,初步认识扦插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繁殖方式,亲自动手栽种一株植物,并精心呵护,密切关注其生长情况。通过这样完整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也称无性繁殖。它是利用植物的某些营养器官繁殖出新的个体。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应用植物营养繁殖技术,对植物品种进行改良,或保存品种的优良特性等。目前在农、林、园艺和果树栽培等方面,人们常用的营养繁殖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1.扦插扦...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繁殖方式大多数是由种子进行的,但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繁殖新个体,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所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扦插是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另外还有压条、嫁接),植树造林,繁殖优良果木,加速培育绚丽多姿的花卉,常常采用扦插法繁殖(图1),而农作物如甘薯、番茄等,也常用扦插方法种植。这样的营养繁殖,有利于保持植物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怎样进行扦插呢?你可做下面的实验来探究。实验材料,用品的准备1!准备插床:一花盆(或其他容器)在底部排水孔处,垫上小石块,然后在底部放置中粒颗粒土(沙壤土)利于排水。然后,按小粒的沙壤土6成与…  相似文献   

5.
《植物怎样繁殖(二)》,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上,继植物的有性繁殖后,对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的学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初步掌握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的某些技能。本课是一节比较典型的技能训练课,下面仅就这节课中关于地上茎繁殖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董少鸣 《生物学教学》2006,31(11):42-43
植物的营养繁殖是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内经历了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中较明显的变化是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而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而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以大岩桐为材料,通过用其叶片进行营养繁殖的实验,不仅达到了增殖新个体的目的,而且使学生从中观察和理解了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嫁接是初中生物课中营养繁殖部分的内容之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利用植物茎进行营养繁殖,了解嫁接的概念、原理和生产实践的意义,通过单独嫁接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营养繁殖的感性认识。永兴镇现有老龄荔枝林面积约5万多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面积兴起对老龄荔枝林的改造和种植荔枝的热潮,荔枝嫁接技术广泛地被应用并为农民所乐意接受。我们结合当地的生产情况以荔枝嫁接技术为重点进行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此,我想通过荔枝嫁接技术理论和实验教学经历,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怀山药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因主要产于古怀庆府(河南温县、沁阳等地)而得名。铁棍山药是怀山药中的优良品种,其产品畅销国内外。由于长期进行营养繁殖,繁殖速度较慢,不利于优良品种的迅速推广种植。在生物课上,我学习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后,便萌发了利用组培技术来解决家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根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根。在学校里利用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学生已经对校园植物的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研究,在教学楼后有学生自己开发的试验田,在试验田里有他们自己种植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情景一: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在进行质量分析时,有教师抱怨:"相同的题目,我已反复讲了三四遍,学生还是做错。我能有什么办法。" 情景二:我校的一次说课评比中,专家问:"你以前也是这样上这节课的吗?"教师非常自信地回答:"是,我十几年都是这样上的。"  相似文献   

11.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是五年级《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种子繁殖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植物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生物高考被取消,学生、家长不重视生物课,教师的积极性也十分低下,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是随波逐流地混日子,还是积极改革,力争提高生物课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选择了后者;一、开辟教学实验园地,提供教学实习场所,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我在学校的支持下开辟了教学实验园地。根据教材内容设立了植物形态结构区、植物分类区、果木花卉区等,既美化、香化了校园,又方便了教学,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实验实习材料。如在学习“顶端优势”、“营养繁殖”、“植物分类”的知识时,就可把学生带到实验园地、现场讲授…  相似文献   

13.
<正>记得那一年,我带一年级,并担任班主任。一次班会,我问班里的学生:"你们长大后想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当警察!"有的学生说:"我想当宇航员,飞上太空!"还有的学生说:"我想像苏老师一样当老师!"更多的学生描绘着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我也欣然笑了。"马老师,你猜一猜我长大以后想当什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生物教材(人教版)第一册(上)第三部分第六章的第四节——营养繁殖中,讲解嫁接的概念,提到砧木与接穗;在第六章的第二节——开花和传粉中,讲到植物的传粉受精,学生都不甚了解,特别是城市孩子,更没有感性认识。对此,结合[实践活动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西瓜嫁接与盆栽西瓜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的身体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植物根的生理作用(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进行的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植物的根有了初步的认识,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根。在学校里利用我编写的校本教材,学生已经对校园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繁殖方式大多数是由种子进行的,但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繁殖新个体,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所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17.
6月10日,是这一学期的第十八周,也是功课即将结束前的一节科学课,是学生栽培植物的第12周,是学生栽培的植物的第三次展示、评比、交流会。可是全班56位同学中,只有12位同学带来了栽培的植物,其中两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3棵黄豆苗,约40厘米高,每棵都长着一些饱满豆荚,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着1棵高约1米的玉米,结了一个玉米棒,另一位同学的花盆里长的是四季豆,豆藤缠绕在一支木条上,约有60厘米高,挂了3条豆荚。其余8位同学的植物还是苗,有几棵刚开花。与学生栽培植物3周后的第一次展示、评比、交流会有53位同学带作品,9周后的第二次展示、评比、交…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以往我习惯把整个习作浓缩在一堂课的前二十分钟内,稍作指导后便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亲身的感受、真实的体验,面对着作文题目往往无话可说。可是,我在作文教学中试行了“四板斧”,效果不错。第一板斧:下一次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提前布置,让学生提前收集必要的材料。以往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作文课上才公布本次习作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本没有收集作文素材的时间和空间。而在上一次作文结束之后就立即公布下一次作文的范围和要求,学生就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准备,作文时自然得心应手了。第二板斧:学生写我也写,我和学…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之友》2012,(Z2):72-73
如果你有话想说:我曾是个活泼开朗、品学兼优的学生。但自从那一次演讲比赛失利后,我想我再也不是大家眼里的优生了。进入初中后,我就是学校里的"风云学生"。每逢大考小考,校门口排名榜单上第一个一定是我的名字。我做的试卷被老师称为"标准答案",我也被大家叫做"天才"。行为处事上我也成熟得体,游刃有余。我在班里担任班长,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教学中,学生害怕写作文很普遍,不少学生以写作文为难事,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的做法是"由浅入深"。一、浅形式,深表达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有兴趣,就会乐于表达,不吐不快。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两粒种子让他们种在花盆里,每天观察,学生们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