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重点。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写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让小学生的习作富有个性是核心素养下习作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个性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引导广泛阅读,积累个性语言;营造习作情境,引导个性习作;突显主体地位,引导个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训练目标指出:"懂得写作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此意即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习作训练变外在任务为内在的自我需求,充分行使自己的主动权,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时空,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回归和超越。1.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  相似文献   

4.
习作评价兼有评价习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体验式学习,倡导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评价,细化加分,让学生享受习作的乐趣;多层评价,促进学生习作的发展;多角度打分,鼓励学生习作的个性;多方位展示,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真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顾建兵 《时代教育》2007,(8Z):103-103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段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让作文成为学生的最爱,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小学开放性作文研究。开放性作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乐于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动态生成”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作文课堂教学中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习作资源开展作文教学。习作教学生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快乐习作、创新、提高的过程,是与生成资源和谐共生的过程。因此,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快乐习作,让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习作。一、生成习作材料中,与新思路和谐共生动态生成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教师把预设的作文教学设计把握在手,对于作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要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  相似文献   

7.
蔡晋琴 《阅读与鉴赏》2011,(2):43-43,42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有时为自己而写,即自我表达,有时是要写给他人看,即为了与人交流;必须让学生知道,习作不是为了要给老师批改,习作不是为了完成一次任务;必须让学生懂得,习作是为了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谈得上个性作文,创意作文,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8.
刘静 《湖南教育》2007,(11):28-29
提倡自由表达,彰显学生个性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核心要求。反思过去的作文教学,症结在于束缚过多,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减少束缚,放飞个性,让习作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成为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学生习作只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没有学生独特个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学生是习作的主体,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让作文教学回归到人的教学上来.本文通过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激励自由写作等,分析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翠华 《考试周刊》2010,(41):64-65
针对以往学生习作只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没有学生独特个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学生是习作的主体,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让作文教学回归到人的教学上来。本文通过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激励自由写作等,分析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营造良好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让学生的习作步入个性化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在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美好的作文天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动在纸上快活地流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提倡习作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特点,设置他们喜欢的习作活动、挖掘开发他们潜在的习作资源和习作能力,让学生体验个性,张扬个性,真正地把个性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这似乎是普遍现象。习作时,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假、大、空现象严重,而且缺乏个性。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在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美好的作文天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动在纸上快活地流淌,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张扬学生的习作个性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怕写,教师怕教。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作文教学中存在浮华现象,未能充分给予学生习作自由。作文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善用习作评价,灵活使用习作教材、安排习作时间,并重视提高作文批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袁星 《教师》2010,(27)
小学作文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习作自信,开发学生的习作潜能,最终达到学生个性自由表达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