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母语负迁移,作为一种心理机制伴随着二语学习的始终,翻译实践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尤其在学生的汉英翻译中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译文质量及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从词汇的标记性差异出发,探讨了汉英翻译实践中母语负迁移的表现形式及成因,旨在对汉英翻译教学与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论语》中隐喻运作机制的基础上,赏析评价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结构隐喻、"天"本体隐喻、"上—下"方位隐喻在安乐哲、刘殿爵、辜鸿铭三个英译本中的传递.最后得出结论:《论语》语言深刻、富有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是《论语》隐喻翻译成功的关键;成功的隐喻翻译不是将喻体简单地对应到译入语,而是要保证译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与原文喻体的映射意象一致,而且为大多数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一、二本学校的学生,三本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较差,尤其是英语翻译水平;2013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证明了翻译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提高三本学校学生的翻译兴趣与水平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语块为切入点,在阅读课中运用语块理论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习的语块,同时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所积累的语块。实验证明,语块教学可以提高三本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同时能增强学生的英语翻译信心。  相似文献   

4.
主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实践中,重新规划了大学英语翻译授课的内容和流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尤其是翻译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对翻译学习增强了兴趣,自主学习意识加强。  相似文献   

5.
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内化和训练将知识的积累向实践能力运用转变。本文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快速地提取语块并有效地将语块与句式句法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句子,以流畅、地道地输出语言,实现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韦努蒂提出译者的隐形以及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等概念,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以莫言先生的《养猫专业户》及其译文为例,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及译文中如何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等问题做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通过对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译文中这两种翻译策略会交替出现,并非一种策略从一而终,并且这两种翻译策略在合理的使用当中均可以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7.
语域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汉翻译必须考虑的问题。语场、语旨、语式是影响语域的三个重要变项,本文从语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英汉翻译中语域对应现象,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注意使译文能表现原文语域特征,使译文与原文实现语域对等。  相似文献   

8.
产出导向法提倡的是教学的核心思想要与翻译教学目标相统一,有效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翻译中,强调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转变传统灌输教育模式、理论实践相分离等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构建了翻译教学的动态化模式,详细论述了实施的路径,旨在能够切实提高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出导向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知隐喻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阶段。利用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理论研究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基于实证发现不同性别被试的隐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整体隐喻理解能力与阅读理解水平间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隐喻能力的可教性,提高学生隐喻能力,促进阅读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译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然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翻译实践欲望,因而不易获得良好的翻译能力。奉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文章尝试从探究译文优劣的视角,探索如何使学生提高翻译兴趣和学习效果,力求做到让学生学会如何独自处理泽料、如何修改并推出译作精品,打造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惯用语是概念流利度的重要体现之一。隐喻概念知识能促进惯用语的习得。隐喻能力与英语惯用语教学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语境在惯用语含义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让其了解母语与第二语言使用语境上的差异,可提高惯用语表达的有效性,增强语言表达的概念流利度,为英语惯用语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不可避免的受到概念隐喻的影响。作者提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在词汇方面通过联想和掌握基本范畴词的含义来习得和拓展词汇;在句式操练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造出有隐喻意义的地道句子;在语篇构建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以某一概念隐喻为框架展开练习,从而达到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职院校理工科学习外语的特点,公外教师应设计外语教学模式,使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快速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及应用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词汇量和商务知识面对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商务英语泛读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探讨扩大商务英语词汇量和强化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快速扩大学生的商务英语词汇量和拓展商务知识面,坚持强化英语阅读技能和翻译技能训练,以期实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隐喻的认知观与翻译的认知观基础上,从英汉相同、相似和空缺的概念隐喻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是隐喻表达,而不是概念隐喻,所有的隐喻的理解与表达都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信息,才能更好地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从语言和文化固有的内在关系,以及对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入手,论述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我国英语教学应以文化教育为手段,适时适度地向学生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语言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少采用文学作品的原因。它反映了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分歧,从而限制了文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然而,在课堂上文学教材的采用,不仅能使之成为语言教学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且还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与训练交际技巧的机会。本文还阐述了语言课堂中综合教授文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前提就是文学是语言,而语言也的确能成为文学性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参与-探究”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或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为参与、探究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这一教学模式推广到微分几何的教学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隐喻性词汇有三种主要构成方式,即词性转化、添加词缀和使用分词,它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功能,即能填补词汇空缺,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形象性.通过对隐喻性词汇的构成及其语言学功能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隐喻的关注,能够培养及提高学生理解词汇意义的生成与引申的能力,有助于词汇的记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