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人民在自己底领袖毛主席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胜利地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革命第一阶段的基本结束,同时,他方面,又在我们国家底面前提出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变旧社会为新社会,变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之革命改造时期开始了。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导师列宁和斯大林曾经科学地证明:只有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就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问题。列宁曾经教导说:“社会主义的唯一经济基础是能够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斯大  相似文献   

2.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对外政策遵循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加强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往,既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又维护了世界和平。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党和政府鼓舞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主导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对外政策忠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维护了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利益,为保卫世界和平与民主做出了新的贡献。苏联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的正确立场,使苏维埃政权经历了伟大卫国战争的严峻考验,苏共公信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松  李俐 《历史学习》2005,(3):12-13
依据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建设单位也就是我国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项目是通过一系列协定确定的。1950年中苏签订的协议中规定了苏联要向中国援建的50个项目。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  相似文献   

4.
人民自治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以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为核心内容的新政治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苏维埃制度的三个重要理论支柱.戈尔巴乔夫最初把加强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看成是实现社会主义自治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激进的反传统倾向与泛化的新思维理念在其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戈尔巴乔夫对苏维埃体制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戈尔巴乔夫的苏维埃制度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从最高苏维埃体制转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而引进总统削,再转而实行总统内阁制的复杂嬗变.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逐渐从改革苏维埃制度走上了废弃苏维埃制度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5.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广袤的大地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创建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形式民主制度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苏维埃类型的国家”。从此,“开辟了一  相似文献   

6.
苏维埃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建国初期的外交特点,不仅对当时的苏俄,而且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材,是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极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他把发展教育提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要求全党重视,并对苏维埃俄国教育的性质、方针、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发展教育的措施作了精辟的阐述.列宁的教育思想是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我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今天,我们学习、研究列宁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深刻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本世纪开始,世界文化的洪流中汇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其代表苏维埃文化以鲜明的风格和多方面的成就载入二十世纪人类文化的史册。任何上层建筑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上,苏维埃文化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它带有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深深印记。在我国把苏维埃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为数甚少。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叶书宗、张盛发所著的《苏维埃文化与苏维埃人》(以下简称《文化与人》)一书对苏联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研究,并从人与文化的关系、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介绍了苏维埃文化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开拓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新,可以说从研究领域到研究方法都是全新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英勇奋斗而取得的光辉成果。毛泽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不仅领导了苏维埃共和国的革命实践,而且对其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苏维埃共和国思想。一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与发展人民武装,实行武装斗争相结合;二是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是工农民主专政;三是苏维埃政权的组织形式——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完满的民主制度;四是苏维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革命战争和改良群众生活;五是苏维埃的前途是准备将来变到社会主义去.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是苏联人民在共产党及其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天才领袖和导师——列宁的计划和指示进行的。共产党遵循列宁所指出的道路,动员了苏联人民的强大力量去实现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造,保证了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一胜利,已由1936年通过的苏联宪法以立法手续固定下来。苏维埃国家的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时也表明我国进入了新的时期,即完成社会主义的建设并由社会主义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通过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逐渐过渡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已做为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奋斗和建设的首要纲领性任务规定在苏联共产党党章之中。  相似文献   

11.
知识梳理主要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历史巨变。三条线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新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2.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十月革命的结果,在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象一座灯塔,给全世界一切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指出了摆脱剥削和压迫的解放道路。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下,远东地区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1919年3月,朝鲜爆发了全民性的“三一”反日武装起义,1919年5月,中国人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7月,蒙古人民在苏维埃国家援助之下,赶走了压迫蒙古人民的中国军阀,消灭了侵入蒙古的白卫匪帮,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殖民主义统治。因此,帝国主义乃图通过协商互相勾结起来,共同反对苏维埃国家以及远东(特别是中国)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以维护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四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二年在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已获得巨大的胜利情况下来临了。它无疑地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胜利。全国人民也将更加努力为完成国家的建设计划,为实现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也没有具体答案可找,正如列宁说的,“这是一桩书本读不到的、历史上没有见过的新事业”(《列宁选集》第3卷第422页,以下只注卷数和页码)。列宁亲身经历了六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这期间,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共产党人第一次面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建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对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多次探索,大体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时期.文章分析了苏维埃俄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个时期,从经济思想角度考察计划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探索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是列宁法律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列宁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依法治国;提出党应当通过苏维埃机关在苏维埃宪法的范围内来贯彻自己的决定;强调从严治党,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要求在全民中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以培养对社会主义法律的真诚信仰。列宁法律权威观构成其依法治国理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反对国内外阶级敌人联合进攻的国内战争时期。1920年底,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苏维埃人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伟大胜利,进入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新时期。这是苏维埃俄国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的时期。革命导师列宁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及时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迅速地恢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后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列宁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俄国即刻确立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政权。列宁当时对此赞赏有加:“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机构,……同资产阶级议会制比较起来,这是在民主发展过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①因为它采取了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相反的、从理论和规范层面上更能体现人民主权的“议行合一”原则。在“议行合一”体制下,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而非多元的,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立法权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可以绝对地、无条件地领导和监督行政权,而行政权却只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立法权,没有也不允许有抗衡立法权的法律地位、资格、力量和手段。苏维埃制度,得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认。从理论架构上说,它确实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制度理念,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理,继承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光辉思想,借鉴了苏维埃俄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1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首次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根本对立制度并存的局面。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列宁说,无论如何,国际帝国主义“都不能和苏维埃共和国和平共处。”①苏维埃政权又不得不和“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②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处理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生存下来,已经提到苏维埃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