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楠 《科技风》2014,(8):170-170
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具有丰富的启发性问题,译者对源文文化中的语设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在新语境中的原文再现,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同时又与译文的读者有着交际。本文从文化预设的角度对长篇小说《喜福会》译本中译者的不同解读和选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物质、社会、观念以及语言这个文化方面进行分层,选用程乃珊和于人瑞翻译的两部译作进行定性分析,探讨文化预设对译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旅游用语是一种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形式。译者的目标不是展示其对某一译本的知识,而是表明其协调传递这一译本的能力,从而使不同类型、地区的读者都能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3.
文章按照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对语境的三个分类,分别就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小人物日记>汉译本中的营造情况,对译本在名词,人物语言及文化现象三方面的翻译情况做了评析,进而点明译者在翻译活动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有义务凭借自己的异城语言和文化的认知能力,构造译语读者相对熟悉的语言环境,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原文中由于语境迁移而流失的信息进行补偿,从而将译语读者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廉文军 《百科知识》2021,(15):16-18
当你在CNKI上搜索语用预设时,会有1072个相关的研究.其中有216个语义预设,即超过5倍的研究者倾向于研究语用预设.近年来,人们对语用预设的分类及其特征与言语幽默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语用预设的互知性、可撤销性、得体性和主观性等特征.语用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一直是言语幽默生成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有学者对中美译本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然而,很少有人将语用预设与性格特征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界就备受争议,就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和传播方面而言,笔者认为异化翻译方法优于归化翻译方法,因为异化翻译方法更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展现给英文读者;而归化翻译方法的使用,虽然更易于被英文读者所接受,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作想要表达的意境。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来看,笔者认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The Dream of Red Mansion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6.
赵子然 《今日科苑》2010,(2):142-142
文章通过具体实例从翻译时对原著的理解、措词及文体风格的把握这三方面对《苔丝》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各自译本的特点及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李芸 《金秋科苑》2008,(12):267-267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探讨语用预设对汉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祖芬翻译的《绝岛漂流记》是鲁滨逊冒险故事最早的中译本。沈译本是两万多字的缩译本,不仅仅是简单的删减,还有添增和修改。在晚清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读者的期待深刻地影响翻译的选择。沈祖芬带着晚清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救亡危难需以西方为楷模的先在结构,调和中国读者对英雄的期待视野,将鲁滨逊从原著的虔诚的对上帝顺服的清教徒、冷漠的个人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塑造为勇敢无畏者、重孝爱亲者、仁义友爱者。  相似文献   

9.
李芸 《今日科苑》2008,(12):267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探讨语用预设对汉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涂宇明 《科技风》2014,(14):227-228
接受理论文学翻译模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而且在翻译实践活动和译本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用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本文简介了接受理论文学翻译模型,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对文学作品的重译,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关照和翻译的对话性特征这四个概念进行了相应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青衣》的英译本备受西方读者的好评,本文拟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该译本进行研究,探索译者为实现译文的可接受性而采取的变通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每个科学问题都含有问题指向预设和解答域预设.问题的指向预设是问题的本体论预设.这种预设直接决定着问题能不能解和有没有解;问题的解答域预设是问题的方法论预设,它指示着问题解答的方向,认定了问题解答的范围.因此,理解科学问题的预设,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表征科学问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代文学对外输出效果低迷的当下,英译本《狼图腾》深受西方学者和读者的欢迎,堪称中国对外成功输出小说的典范。本文以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英文版为个案研究对象,从翻译对象的选择、译者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译本的形成过程与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指出读者的接受在文学译介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就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读者满意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政治采访作为国际、国内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交际策略功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政治性访谈为语料,分析了预设在政治访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实践上,希望能够帮助交际者有效地运用语用预设这一策略;从理论上,希望能够加深对语用预设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丰富对政治采访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推理关系,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结构还与语境因素有关,并对话语理解中的语用推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证明语用预设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戏剧译本的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读者,而且还包括导演、演员与观众。译者在翻译中应时刻注意译本的可演出性。在处理剧本中的文化因素时,应根据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及传统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比较《茶馆》的两个英译本,探讨了戏剧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蓝诗玲译本《马桥词典》在西方文学世界备受赞誉,收获了巨大的成功,这得益于其译文流畅性高和可接受性强。蓝诗玲以“忠实化再创造”为翻译理念,尊重原作特点,保留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民族气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关注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以保证译本在西方文学世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吴英平 《科教文汇》2012,(11):135-136
高校网站作为对外传播信息的窗口,英文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等获取信息量的正误,影响传播效果。在翻译时要遵从读者的阅读要求和习惯,将译文变通为读者易理解的文字。变译是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和翻译,适用于科技信息翻译、新闻翻译等实用文本翻译。网站有明显的宣传特点,属于实用文体,适用变译理论。本文用七种变译手段中的"增"、"减"、"编"、"缩"、"并"来说明这些策略是如何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统一体,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合适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科学而艺术的融合"预设"和"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