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海芳 《考试周刊》2010,(1):163-164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应适应和服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这一教育的需要,教育侧重点也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能力培养上来。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阋知历史、分析社会实际、解决社会问题等各方面能力。本文作者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在实验班的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化零为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专题讨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循循善诱.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精心选题.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安庆是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西大门,战略位置重要。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和"圣库"制度无法推行,使得天京发生粮荒,急需筹措军需与民粮。"安庆易制"期间,石达开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较切实际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对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在我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的《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一课,有叙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天京保卫战以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结等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学生用历史  相似文献   

4.
刘建慧 《湖南教育》2004,(13):28-28
读图识史能力历史教材配有专门的彩色插图,比如重要的朝代、国家的疆域、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的战役、杰出的工程等,此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最大限度地发掘有效信息,培养他们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比如讲太平天国这一课,可以依据《太平天国起义形势图》,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讲起,根据地图讲解太平天国的盛衰史。地图上地理位置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一个农民政权的成长与衰败,学生在头脑里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这样,利用有限的地理空间反映无穷的历史信息,培养了学生以图识史的能…  相似文献   

5.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形势顿挫。作为后期领袖之一的洪仁玕抛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希冀挽大厦之将倾,却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最终无法实行,但洪仁玕的一系列思想包括经济思想无疑具有启蒙性和探索性,对后来者继续探索救国之路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 义;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单元主题为“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人民 反抗主线的理解。本课共设三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 目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准备、开始;“定都天京”一目讲述 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征战、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 的重点;“天京陷落”一目讲述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 落、《资政新篇》。  相似文献   

7.
王建成 《文教资料》2010,(7):141-142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应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依托,利用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历史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初中历史课程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理”三维课程目标,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了很大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力求体现时代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政变了“难、繁、偏、旧”的理象;  相似文献   

9.
一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在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青年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1851年在金田村所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是太平天国从进攻到防御、从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内讧”削弱了革命声势,清军即乘机反扑:在皖北,清军陷三河,困桐城,逼安庆;在长江沿岸,湘军陷武汉、九江,逼安庆;在江南,清军逼近天京,再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相呼应,掘长壕围天京。这样,太平天国在军事上陷于被包围的形势,天京、安徽同时危  相似文献   

10.
《史记》、《传记》、《写作》均属选修课.遵循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理念。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爱好.努力使选修课发挥其提高和拓展能力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和指导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二、转折类 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一) 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捻军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 (二) 课型:复习课。 (三) 方法:智能题训练。 (四) 教学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具体要求是:1.通过天京事变,认识领导集团内部团结的重要性;2.通过《资政新篇》的学习,认识它反映了鸦片战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3.通过青浦之战,陈玉成保卫安庆、慈溪之战、天京保卫战等,使学生认识太平天国后期,军民是怎样打击中外反动派的;4.通过捻军和少数民族的起义一章的学习,认识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继续,说明在打击  相似文献   

13.
《妇女与太平天国社会》一书,以太平天国是否实行男女平等政策,有没有形成妇女解放运动为研究主旨,对洪秀全的妇女思想、太平天国妇女的精神风貌,以及太平天国妇女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活动,作了翔实具体的考察,系统、全面地叙析了妇女的历史命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太平天国妇女与社会的研究专著。该书在谋篇布局上,采取纵横结合的分析框架,比较好地适合论旨要求;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历史学和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对太平天国妇女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使全书在整体上显得丰满而有深度。资料丰富,评论客观公允。不失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14.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尽管先后作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出现,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的太平天国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资政新篇》是1...  相似文献   

15.
一、课名:《春雨交响曲》二、类别:完全研究性艺术课三、完全研究性艺术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围绕创设《春雨交响曲》的艺术情景开展研究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2.引导学生去收集、查找、选择、自制打击乐器的资源,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及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去探索和创造春雨交响艺术形象。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艺术实践能力。四、完全研究性艺术课前准备教师:1.网上下载有关雨中情景及下雨的各种声源。2.收集能表现一定艺术形象的声源,打击乐《鸭子伴嘴》音响等。学生:备用一些通过网上查找或大自…  相似文献   

16.
王伟君 《文教资料》2010,(5):159-162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科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教学.从创造性地使用与处理教材、充实学生的知识信息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正确理解社会.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裕凤 《考试周刊》2012,(87):140-141
我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13期冯荣国老师的《培养反思探究能力的试验》一文后,深有同感。冯老师在该文中说:“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由于对戊戌政变的史实知之甚少,却不能从提供的史料中分清政变进展的逻辑:还有考生面对新的历史情景与其掌握的教材知识矛盾时,不是认真提炼、分析材料信息,而是生搬硬套教材相关结论,盲从课本,缺少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重视与外国通商.关税收入是圣库收入的重要财源之一,因此,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海关.《王次兄洪仁达谕》:“海关系天朝为征集岁入所设,一并属于天父、天兄、天王也”.“均据天父天兄天王之旨建立”.《贼情汇纂》记太平天国从武昌至天京设海关四:“武昌、芜湖两关,因与官军相持,不暇榷税.其龙江关则专设提中关伪官一人,职同指挥;  相似文献   

19.
建都天京是太平天国的理想与现实选择,也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转折点。它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造成了清朝统治的严重危机,为农民领袖们实践其革命理想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政治空间。但建都天京在给太平天国带来辉煌胜利的同时,也为天国事业预设了陷阱。建都天京改变了太平军的战略发展方向,使本该用于北伐的兵力不得不用于经营天京上游和保卫天京,还销蚀和瓦解了天国将士的意志与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为弘扬优秀传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新型语文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叶圣陶研究会与《语文世界》《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读写月报》五家期刊联合举办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时间:2014年4月1日~10月20日参赛须知:1.参赛者要求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五年以上(含五年),年龄45岁以下,获得县级以上荣誉者。既可由当地教研部门推荐,也可个人自荐。2.大赛分圣刀中组、高中组,由教育科研能力展示和课堂教学能力展示两项组成。参加教育科研能力展示的需提交一篇论文:参加课堂教学能力展示的需提交一节录像课:参加全能赛的需同时提交论文和录像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