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评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贯穿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我以为应该具备以下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3.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未来几十年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现实需求,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程教育改革要趁势而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工科院校改革要着眼于确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才治理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系统性工程。在人才意识方面,强调人才就是未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战略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强化实践培养、注重终身学习。在人才使用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活用好各类人才,造就使用高端人才,放手使用青年人才,大胆使用海外人才。在人才与创新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找准创新目标方向,明晰创新方法措施。在人才治理方面,要丰富党管人才基本内涵,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治理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构宽松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必须重视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所以,改革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机制,提高教师的素质,把创新教育作为教改的核心,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是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构建浙江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服务。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龙头,要重视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建设教育强省。要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育创新,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重视创新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要注重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聚集的机制和人才辈出的格局。为浙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刘苇 《教师》2012,(9):60-60
改革的浪潮,使我们国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作为教育,这是强国之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的本身也需要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显然教育的改革一定要推到巅峰了。而教育的改革务必要体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也不例外。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一书中,多角度、多层次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改革,论述精辟,颇具新意。他说“把批评、指责、埋怨,并企图改变别人和环境的力气,省下一多半来,用来改变自己。”这话说得多有分量,对我来说是一个启迪。改变自己要改变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改革的核心 ,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要重新认识人才标准 ,要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改革教学模式 ;学生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行动 ,争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就要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文章立足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从教学观念、教学管理以及学校环境这三个方面,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综合型人才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才能实现,而在教育过程中,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靠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改革和发展来完成。自从我国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就在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新世纪需要依靠公民过硬的素质和能力,来为祖国的发展献谋献策,同时素质教育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能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便是倡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  相似文献   

12.
姜冬梅 《成人教育》2002,(10):16-17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为适应我国知识经济阶段的激烈竞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来向社会提供具有国际化、技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试析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与自组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当代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熟悉企业业务外包和敢于创新和创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用自组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人才和金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金融人才过剩与短缺并存这一矛盾的几个主要原因,提出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面向21世纪金融教育和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机制等几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后,需要大量高素质、善于革新创造、精于操作的技术人才。这正好符合高职教育追求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仅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要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就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改进,以便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浅议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过几次大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是围绕培养合格人才,在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上做文章。几十年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上。因为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面向二十一世纪进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高等教育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目标。1.转变教学思想从我国高校教学实际出发,教学思想的转变要做到:在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会需要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源采和动力。高校法学专业的急速膨胀致使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培养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素质降低。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法学专业急需探讨的问题。而如何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进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则是其前提,教学改革既要遵循法学专业的特点,又要符合教学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型人才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应以培养这种创造型人才为中心。根据未来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要突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束缚,寻找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想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必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只有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这个主体需要来设置,学生才能焕发出学习的热情,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2.改变“大一…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5,(23):41-4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评价息息相关,教育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革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本文中笔者将对创新型人才的人格构成要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评价弊端以及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进行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德国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并行培养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笔者探讨了德国高等学校的分类特点,认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德国高等学校的分类特点主要体现在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的分工上,两类院校在社会面向、功能特色、教学组织上存在着差异,且这种体系是一个从中等教育开始的较为完整的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不同需求。作者认为,良好的教育制度应当是实行普通和职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的制度。我国应在加强一流大学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实行高职教育注册入学、依照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改造部分原行业部委院校等措施,高质量地构筑我国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