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继峰 《中华家教》2014,(Z1):96-97
丹尼尔·雷德克利夫是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他的父母都从事文艺工作,父亲阿兰是出版经纪人,母亲玛西娅是演员指导。丹尼尔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疼爱有加。但疼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对丹尼尔的言传身教,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音乐……能说出无法说出的内容,表达无法表达的情感。——作曲家莱昂纳德·波恩斯坦耶胡迪·梅纽因在上小学前被父母带去欣赏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音乐会上的路易斯·帕辛格美妙绝伦的小提琴演奏是如此深刻地打动了小梅纽因,他认真地对父母说:“我要学拉小提琴!”他坚持要一把小提琴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还非要帕辛格做他的老师。父母看到他坚定的决心,就满足了他。在小梅纽因10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3岁~6岁是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在这个时期会表现出与同龄孩子不同的特性,比如对某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基础教育以其过分的随意并不为人所欣赏,但是,他们的素质教育却是世界一流的。家长们大都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绝大多数美国小孩从三四岁起就和父母分床而居,无论孩子怎样吵闹和不愿意,父母绝对不会退让。年轻的父亲杰斯一边安抚着哭叫的儿子,一边在儿子的房间内安着一盏橘红色的小灯,他告诉儿子,有了电灯做陪伴,他就不会害怕了。不出一个星期孩子就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并很快养成独自入睡的习惯。美国人爱自己的孩子的确与众不同,他们不会因为孩子小而一切替孩子代…  相似文献   

4.
《巨型大学和知识媒体──新技术对大型远距离教学大学的影响》简介[英]约翰·S·丹尼尔著于明本书是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校长是荣誉职位)约翰·S·丹尼尔(John·S·Daniel)1995年底的新作。所谓巨型大学,据丹尼尔的自定义,即在校生超过十万人的...  相似文献   

5.
丹尼尔·雷德克里弗长着全世界最熟悉的脸孔之一,但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就是哈利·波特,这个小巫师的魔法故事让全世界的儿童和大人都为之着迷。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丹尼尔讲述了自己银幕前后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威廉·亨利·布拉格(1862—1942)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伦敦大学教授。但他出身贫寒,父母节衣缩食,想方设法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穷人的孩子懂得生活的甘苦,他发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被保  相似文献   

7.
小小年纪便知晓6国语言,和全世界少女的偶像、“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弗书信交往,这些在别人眼里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却让年仅11岁的彭巧云,轻而易举地做到了。给“哈里·波特”写信昨天是“哈利·波特影迷会”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身为会长的彭巧云于是热情地邀请大家来家里庆祝。“以前我经常给丹尼尔发Email,现在改用传统通信方式了。”说着,巧云走进里屋拿出了一叠厚厚的信。嘿,除了全英文的信件,还有一张“哈利·波特”的近照呢:帅气的丹尼尔身着深色休闲服,在阳光下开心地笑着。“丹尼尔是一个特别细心的男孩,他给我寄…  相似文献   

8.
姓名:丹尼尔·拉德克里夫(全名:丹尼尔·亚伦·拉德克里夫)英文名:Daniel·Alen·Radcliffe昵称:丹、丹尼出生地:英国伦敦市生日:1989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9.
本翔是祷祥公以成功做孩子人生的序曲·..····,.....……做一个有浪漫情怀的父母...........……,急功近利,为人父母者之大忌·,··,·,一天天吃饺子也会吐的..,...........…,.…种下的是袭苹,收获的不可能是牡丹…做孩子生活中的观众.......……,....……教育孩子要少说多做二,.......……责任心是成长的动力..........…,.…,.,二好心也害人..……,……,...........…有一种爱是真正的害、,....……,..‘.…,,孩子是善于模仿的.,................二 刘秀英/l一1 刘秀英/2 11 刘秀英/3·1 刘秀英/4·1 刘秀英/5·l 刘秀英/6·1刘秀英…  相似文献   

10.
高国春 《家庭教育》2009,(12):15-15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关爱孩子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作为父母。疼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天性,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1.
·身教重于言教。做个爱读书的父母,熏陶孩子更爱学习。·每当孩子被父母有趣的故事、渊博的知识所吸引而产生崇拜时,就及时地向孩子表明一个观点:书是知识的源泉,开卷有益。·不要只给孩子买学习参考书,博览群书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视野,而且有助于促进孩子语言的丰富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这些都与学习的提高相辅相成。·适合孩子读的好书有很多种。世界名著(儿童读本)是好书,内容积极、健康有趣的漫画与卡通也是好书。还可以订一些适合孩子的报纸、杂志。·主动和孩子商量并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书,孩子的参与有…  相似文献   

12.
孙老师话题阅读,儿童的娱乐活动 策划·刘秀英 主持·弓立新/1-2·4父母和孩子一起上网好处多 策划·主持 张纯颖/3·4建立有效的父母联盟 策划·刘秀荚 主持·孙宏艳/5·4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犬 策划·孙云晓 主持·孙宏艳/7-8·4习惯即命运 策划·孙云晓 主特·张纯颖/9·4借个孩子去旅行 策划·孙云晓 主持·孙宏艳/10·18孩子学琴 三思后行 策划 弓立新主持·弓立新 张纯颖/11·410元钱的午餐 策划·孙云晓主持·张纯颖/12·4本刊特稿我怎么成了没有规矩的人孙冉/4·4培养孩子想像力的五个重要途…  相似文献   

13.
张文娟 《山东教育》2004,(15):44-4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孩子最早阅读的“书”,而且是阅读时间最长、对孩子影响最大、最深的“书”,所以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列·尼·托尔斯泰指出: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只有能够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的父母,才能成为供孩子阅读的有益的“书”,才是合格的父母。在我们谈论和研究父母对子女的“作用力”的同时,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子女对父母的“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同物理学原理中的力一样,也是相互联系、相互…  相似文献   

14.
索尔·贝娄     
当索尔·贝娄获得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金时,奖状上是这样说:“在他的作品中,对人类的了解和对当代文化精妙的分析结合在一起。”评论界确认,贝娄和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具有这些优点的最佳代表。 贝娄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生于加拿大东部一个村庄里。正是在他的父母从俄国迁来两年之后生下这个孩子。他在蒙  相似文献   

15.
远距离教育的技术发展与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距离教育的技术发展与教学法[英]约翰·S·丹尼尔著丁新译[译者按]本文译自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约翰·丹尼尔(John·S·Daniel)1995年底的新作《巨型大学和知识媒体──新技术对大型远距离教学大学的影响》(TheMega—Universiti...  相似文献   

16.
◎姓名:DanielRadcliffe◎昵称:Dan,Danny◎出生日期:1989年7月23日◎国籍:英国◎星座:狮子座◎发色:深褐色◎眼睛:蓝色◎宠物:两只牧羊犬—Binka和Nugget◎兴趣:音乐、写作、表演、摄影、运动◎爱好:听音乐、踢球、看WWF锦标赛、跑步、做体操◎最喜欢的课程:现在是理科类◎最喜欢的电影:《阿波罗13号》、《红磨坊》◎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宠物小精灵说到鼎鼎大名的哈利·波特,可能没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吧。那么,对这个小巫师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弗,你又了解吗?丹尼尔出生于英格兰,父亲是个书籍代理商,母亲是个铸造主管。他本是个普通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1-1
<正>2009年10月应刘臣社长的邀请,约翰·丹尼尔爵士访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臣社长向约翰·丹尼尔爵士赠送礼品和"开放与远程教育研修丛书"。这套丛书共6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首批出版的国外开放远程教育翻译选题。  相似文献   

18.
杨连 《宁夏教育》2009,(7):151-152
“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持久的教育场所,父母具有爱护孩子的天性与职责。”然而如何教育、如何爱护却大有文章。大有讲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先要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很疼爱孩子的,但疼爱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往往是深沉严格,母亲往往是温柔细腻。无论父母心里有多疼爱孩子,都不要不加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感恩尴尬     
《好同学》2005,(12)
没想到感恩不成,反倒搅了父母一夜好觉。 17岁的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连夜赶回家, 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和他想象的一样,母亲打开门,他虔诚地说:“妈,今天是感恩节,我特地赶回来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杰克·罗伯特还没说完,母亲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因语言使用、批评方法的不当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不少父母感到困惑难解:自己尽心尽责的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他(她)好,他(她)为什么就不好好接受,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