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单敏 《职教论坛》2007,(6X):55-57
伴随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体系的提出,高职“专升本”考试制度应运而生。在实施中,高职“专升本”具有明显的二次高考偏向。这影响到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质的稳定性以及社会人才结构的完善。笔者以为引导学生理智对待专升本,改革现行的专升本招考办法及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纠正“二次高考”偏向值得尝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升本"制度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高职“专升本”制度实施的积极因素,分析了近年来高职“专升本”热潮形成的原因,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以及引发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导胜于堵,应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建立“专升本”疏导机制,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发挥有利的导向作用,适度发展本、研高职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高职“专升本”制度实施的积极因素,分析了近年来高职“专升本”热潮形成的原因,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以及引发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导胜于堵,应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建立“专升本”疏导机制,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发挥有利的导向作用,适度发展本、研高职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专升本”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形成层次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笔者研究了高职“专升本”教育的科学合理定位,分析、论证了我国目前实施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各自利弊与优劣,并就相关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实施以来,为高职学院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晋升本科院校的机会,建立了专本沟通的立交桥.但在实践中,高职专升本教育如何定位,专升本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高职专升本教育应定位于职业性,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遴选合适的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型学位、改革高职专升本招生入学方式;从高校来说,要根据职业教育定位,改革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在中高职衔接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中.中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处于关键地位。通过扩大中职学生升入高职比例、完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改革现有“专升本”制度、推行本科招生专本共同培养招生考试制度,可以有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带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中高职衔接工作,有力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衔接的立交桥,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在分析高职专升本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高职专升本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衔接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北京联合大学从构建高职、高职"专升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入手,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依靠学校整体优势,产学研相互促进,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之一,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专升本”教育是近几年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形势的转变,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专升本”教育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广大专科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普通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大力发展成人“专升本”教育。经过多年对成人“专升本”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对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设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章依据政策层面,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四个维度探索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职教高考"是山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型探索。其政策逻辑是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服务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通过构建"职教高考"政策框架体系、实施多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订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更新,也是唐山市教育制度发展的一个突破.文章分析了唐山市高职教育体系现状,阐述了高职教育立交桥体系构建的基本需求,提出构建唐山市高职教育立交桥的思路:加大政府主导作用;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重视区域产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提出的两种高考模式“双轨制”改革,表现出对高职教育的特别关注,展现出较强的时代意义,在对高职教育社会形象的进一步提升、高职人才有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轨制”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应从多层面寻找应对之策,确保高职教育在高考改革中获得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高职“专升本”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文献内容及相关研究理念,对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当前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为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职业教育的高考,承担着为“高等职业教育选拔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以职业技能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招生办法”。技术技能的培养要求始终处于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首要、主体地位。然而,一些中职学校只重视纳入考试的个别专业基础课或技能操作内容,各专业类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教学被弱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正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宋冰冰 《职教通讯》2022,(9):106-111
“职教高考”制度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过程与评价、改善职业院校生源结构的重要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然而,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尚在探索起步阶段,面临影响力不足、标准不统一、内容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职教高考”制度的推广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和政策支持以提升“职教高考”社会影响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增加“职教高考”对目标生源的吸引力,明确中职和高职院校定位以提高“职教高考”的权威性,切实发挥“职教高考”制度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其与高职"专升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目前,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高职本科专业是推进高职层次上移的两种主要探新模式。反思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面临学位体系的断层、专业设置的隔离、门第思维的羁绊等障碍。面对客观的阻力,在已有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中举办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学术型学士学位平行的"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袁娇娇 《教师》2014,(2):29-2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行的“专升本”制度与教育界多年来呼吁建立的职业教育“立交桥”相关。也是我国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现。“专升本”维护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有效地贴合了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实行“专升本”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专升本”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改革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职教人才成长渠道;建立健全课程的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