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语文教材的编辑专家。在他七十多年的“教学——创作——著述——编辑”生涯中,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实践工作和理论阐述,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语文教材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语文教材理论探析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王松泉叶圣陶先生对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先生对语文教材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一些探索。众所周知,叶圣陶对如何编写语文教材提出过许多精辟的意见,同时,他又身体力行,倾注莫大心力,编写了多种中小学语...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材建设的思想有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包括他的编写实践活动在内,可以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时期。一、解放前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 1912年——1929年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11年冬,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因家境清寒,1912年开始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庙小学任教。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1915年秋,叶圣陶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办的尚公小学任教。同时,他应邀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小学语文课本。这是他编写教材生涯的开始。1917年春,叶圣陶应邀到吴县县立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和教材建设·刘国正·叶圣陶先生是“五四”以来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无愧于“一代宗师”的美誉。叶老自从走上教坛,即开始探索教育的革新,终生不懈。他的教育实践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从事教材建设。本世纪初,我国废科举办...  相似文献   

5.
在叶圣陶先生七十多年的“教学—著述—编辑”生涯中,语文教材编写方面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工作,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编写(或合编,或主编)过十多套在当时具有特色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语文课本,而且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作出了理论上的贡献。笔者从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曾参加江苏省农业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工作。在此期间,我有幸在跟叶老通信的过程中,得到他对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若干指导。现在重温叶老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的许多见解和建议,觉得对今天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材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仍然有着现实的  相似文献   

6.
“大工具论”是叶圣陶的语文学科性质观,同时也体现在他关于语文教材编写的相关阐述之中。通过对叶圣陶有关语文教材编写观点的梳理,结合《开明国语课本》,分析思考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其成因: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乱象,一者源于编写者综合学养的不足;二者也和社会商品经济大潮下人们日益膨胀的逐利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这一教材内容的重大调整,既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结果,也是各书局市场竞争的结果。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在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小学国语读本》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与叶圣陶身兼语文教育家和儿童文学家两种身份分不开。“儿童文学化”的教材特征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周绍斌 《学子》2004,(8):46-46
“语文”一词是解放后才有的。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我国开始兴办“新学”。当时的课程、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只有语文一科所授的仍是古文,当时称“国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文化界大力提倡白话文,“国文”课受到冲击,于是小学开始改设“国语”课,所用的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文章都是白话短文、儿歌、故事等。中学仍开设“国文”课,但白话文的比重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白话作品。30年代后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等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教材,后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中止。1949…  相似文献   

9.
我1949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编写与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在语文人生中,我向叶圣陶、吕叔湘诸先生和当代诸贤士学习,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教育观点: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要重视文言文教学,语文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教育教学要立足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0.
我想,任何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人要想绕过叶圣陶先生而说开去是不大可能的。从1912年起,叶圣陶先生就开始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实践,教材编辑,教材出版和教育指导工作,前后历经六十多年。他对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了解得深切详明,对语  相似文献   

11.
徐龙年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97-99,123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极其重视语文教材建设,他编写的语文教材数量多、质量高,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他主张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凭借和例子,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并经过科学合理的安排,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健全的、善于处理工作和生活的普通公民。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承和发展了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使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2.
尹静  齐军 《现代语文》2008,(2):103-104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文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奠基人,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界的地位堪称泰山北斗。因此,深入做好对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材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语文教育思想,同时,对指导我们当今的语文教材建设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在语文教材练习设计方面的观点包括练习的性质与功能、编排与设计、内容的创设、使用与开发等四个方面。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一系列探索均以学生为主体,以形成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语文习惯为目标,对当今语文教材建设,尤其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与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70年,当过教员,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当过编辑,编过十多种语文教材。全国解放后一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主持全国教材编写工作。他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特别为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吴秀珍 《现代语文》2011,(11):154-155
选文是语文教材编写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的好坏。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编写专家黄光硕先生在其专著《语文教材论》中指出:“课文的选定是编写语文教材的关键。课文选好了,教材编写工作也就完成了大半。”  相似文献   

16.
张昆 《文教资料》2013,(14):27-28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观涉及语文教材的性质与功能,语文教材的编选和使用等各个方面。他在语文教材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为当今语文教材建设,特别是教材选文的编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深入研究叶圣陶的教材观,以此指导教材选文系统建设,可以确保选文文质兼美,同时又便于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习得与训练,也便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一生在语文教育领域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从事过从幼稚园到大专院校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文科教学工作,并亲自编纂过10多种中小学语文课本,特别是建国以后,在语文教材教法的改革试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财...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论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该文从“创新教育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比较阅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说”、“大语文教学观”等现代教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洪宗礼先生不仅是语文教师、语文教材的编制者,更是语文教育的研究者。他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又指向实践。正是这种不辞辛苦、不断求索,他的研究才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其教材编写的理念与形式也才体现出创新性与前瞻性。2023年第9期,黄厚江与孙国萍两位老师在“上篇”中整体回顾了洪宗礼先生主持编写语文教材的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多个版本教材的特点,全方位体现了洪先生在编写教材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自我革新、勇于探索的精神。本期专栏,两位作者着重阐述“洪氏”教材对母语教材的发展、对后来教材编写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洪宗礼语文教材实践,是对叶圣陶教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语文教材是交际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课文应依据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洪老师的语文教材创新观事实上也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