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初,广州迷信之风盛行,这与广州历来的多神信仰习俗以及当时动荡的环境等关系甚大。算命、占卜等这类迷信活动,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扰乱社会秩序。针对迷信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即打出"改良风俗、破除迷信"的口号,积极引导各地开展废除封建迷信的活动。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  相似文献   

2.
巫觋文化在唐代政治与民间社会均占有一席之地。李唐王室一方面尊道教为国教,另一方面受胡族内亚性的影响,使得巫觋屡见于职官制中。唐前期以武则天、韦后为代表的宫廷女性利用巫术弥补参政劣势,国家政权中的巫风盛极一时。至后期,儒学的复兴致使巫术在中央层面的生存空间渐受挤压,日益堕入民间,成为唐宋之际思想变革的一大面相。巫觋在地方社会扮演着诸多角色,他们在努力开拓活动空间的同时,仍须面对世俗政权的不断干预。  相似文献   

3.
在江淮之间属于苏皖的许多地方,近年来,田野作业者发掘出大量的巫觋行傩时歌唱的"神书",且在这个区域内,不论在何地,神书的内容基本相似。这些神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文化、宗教的研究,亦具有极大的价值。笔者今就经眼的资料,作一报告。 "神书"的演唱我国古代巫风盛行,江淮之间的地区亦不例外。巫觋的宗教活动称为傩,行傩的目的是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在  相似文献   

4.
戏剧角色的舞蹈、唱歌、身段、宾白等都可以说起源于原始祭祀里被神灵凭依的巫觋之狂态中。但组成戏剧最为紧要的故事从哪里来的呢?巫觋代替神灵所说的祝词或嘏辞大致是太简单的,不能认作戏曲故事的前身。本文认为:作为戏曲主题的故事,在晚唐以后发达起来的孤魂祭祀之中,就可以找到其萌芽。尤其是当时水陆画里所描画的孤魂故事之中,可以看到其明证。山西戏台的分布,元杂剧作家原籍的分布都符合于这类水陆画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前媒体以星相为卖点的专栏、专版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广州地区报纸为例: <南方都市报>、 <信息时报>、 <羊城晚报>等几乎所有广州报媒都有开设诸如"天天星座"、"本周星座"、"星座预测"此类对不同星座的人运程预测的专栏.  相似文献   

6.
浪费时间,无疑谋财害命——鲁迅讲过的这句话,学生时代印象较深。参加研究工作后,投过几次稿,有的稿件寄到编辑部一等三个月,辗转几次,有的陆续刊出,有的时过境迁,不幸“夭折”。后来才明白采用与否往往耽搁在往返送审之中,原来“公文旅行”之风在编辑部亦颇为盛行。我国颁布专利法后,对科技发明申请登记十分重  相似文献   

7.
刘印民 《兰台世界》2012,(36):36-37
春秋时期,各大小诸侯国林立,尽管风俗各异,但也存在一定共性,习武之风便是其中之一。纵观春秋之世,习武之风首先表现在武德的发展与成熟上,然后盛行和表现于军事、礼仪、教育及官制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玲琽 《新闻实践》2011,(4):63-64
有资料显示,在网络盛行的时代,北京、上海等20多个重点城市,少年儿童平均一个月内听广播的总时间,从1.2个小时下降为1.1个小时,且在进一步下降,而每周上网的平均小时数从1.6小时上升到5.8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信息不畅、迷信盛行、辟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谣言特别是政治谣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古代政治谣言的产生一般是通过有意附会、刻意制造等方式,但同时也有大量具有神秘色彩的"无根之谣";它们一般是借助童谣民谣、谶纬迷信及游士说客进行传播;古人主要通过加强修养、规范言行、慎思明辨等方式提升谣言甄别能力;这些对于今天我们认识谣言、防范谣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0年,我国一些部门租用香港一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开创了国内计算机检索之先河。自此,机检事业便在我国发展起来,据统计,国内现有上百台国际终端与DIALOG、ESA等18个国外检索系统进行联机情报检索服务,全国终端遍布20个省市,并正向网络化发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科学和情报事业无疑是件好事。但伴随着机检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过热的倾向,这就是目前存在于科学界和情报界的对机检的盲目迷信之风。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与传统报道如何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江  袁韵 《新闻窗》2009,(5):98-99
在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史上,“孙志刚事件”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2003年3月,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随后,关于此案的新闻报道、各种消息在网上传开,激起了国内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在网络民意的巨大压力和推动下,一部实施了20多年的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一种实行了20多年的制度——收容制度被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2日,日本《创》、《星期五》等20种杂志总编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老总们群情激愤,坚决要求废除“个人情报保护法案”。 日本杂志界公开发表声明指出,目前提交国会议决的“个人情报保护法案”等制约媒体的3项法规(个人情报保护法案、人权拥护法案、青少年有害  相似文献   

13.
张晓峰 《图书情报工作》1994,38(4):49-49,59
1980年,我国一些部门租用香港一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开创了国内计算机检索之先河。自此,机检事业便在我国发展起来,据统计,国内现有上百台国际终端与DIALOG、ESA等18个国外检索系统进行联机情报检索服务,全国终端遍布20个省市,并正向网络化发展。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科学和情报事业无疑是件好事。但伴随着机检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过热的倾向,这就是目前存在于科学界和情报界的对机检的盲目迷信之风。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4.
詹弘 《兰台世界》2012,(18):38-39
梅花是宋代诗词中的花中盟主,咏梅文学在宋代到达了一种极致。本文首先介绍了宋代咏梅诗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盛况;其次论述了宋代咏梅之风盛行的原因:社会因素、审美因素、宗教因素、经济因素和领导作用对咏梅风盛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陕、甘两地连续出土长方窄片状玉人四批,学者多以为是"人牺"或"人殉"。然而分析此类玉人的性质,既不能脱离其祭祀性质的出土单位,也不要忽视器物选材的特殊性。"巫以玉通神",周公制礼作乐,更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从此玉、巫、神三者绑定,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礼仪制度。古人举行祭祀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仪式,如杀牺、燔烧、掩埋、唱歌、跳舞等,巫是必不能少的角色。本文根据出土遗迹单位的祭祀性质和玉人选材的特殊性,首先追溯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质人像或图案的宗教意义,而后列举了周、秦、汉祭祀属官的设置以及民间的巫觋活动,认为此类玉人代表的不是人殉和人牺,而与巫祝有关,取招引候神之意,是先秦时期暴巫、焚巫陋习的孑遗。  相似文献   

16.
张萍 《声屏世界》2011,(2):59-60
我国传媒业克隆之风盛行,电视的山寨节目层出不穷,选秀风、相亲风、户外体育风、情感访谈风纷纷刮起。面对同质化顽疾,媒体的创新能力究竟如何培育?本文虽以电视媒体为例,但有关媒体创新的基本规律也可为其他类型的媒介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核心阅读:同质化是新闻媒体内的毒瘤,是新闻传播中的瘟疫,其快速蔓延和扩散会直接导致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模仿、抄袭、克隆之风盛行,新思想、新观点、新创意不见踪影,媒体创新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受众流失、广告下降、人才出走,媒体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影响力和权威性不复存在,于是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扫黄打非”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全国上下“扫黄打非”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制黄”、“贩黄”、非法出版等却禁而不绝,我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利用“色情、暴力、迷信、反动”的非法音像制品和书刊大肆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宋代初期贪腐之风盛行,宋太祖、宋太宗为了维护期统治政权,实行了严刑峻法治理官吏犯罪,同时从经济、行政和监察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防控和治理,在当时起到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国力强盛,饮食文化高度发达,各种公私宴饮名目繁多,形成宴饮之风。物资的丰富与饮食业的繁荣、商业城市的涌现、奢侈性消费的刺激等因素是唐代宴会盛行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