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是否归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这一质疑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视角下,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的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以便有效地传承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纳西族东巴文历史档案进行理论梳理,根据走访与调研对其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对纳西族东巴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4.
胡莹 《兰台世界》2010,(8):30-31
本文对纳西族东巴文历史档案进行理论梳理,根据走访与调研对其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对纳西族东巴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档案资源的优化建设,可以达到丰富馆藏、保护和传承纳西族记忆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纳西族档案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剖析了其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通过采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丰富馆藏资源,加强集中化建设,做好规范化建设和有序化管理工作以及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等方式,以期为纳西族档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并为其他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和个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活动、问题的历史记录.傣文历史档案、纳西族东巴文档案、彝文档案的内容宏富,载体多样.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史料作一简要概述,同时揭示其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遗存至今的珍贵的民族档案.  相似文献   

7.
论文研究纳西族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档案文献与古籍、文物的关系,从多视角探讨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保护抢救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直至20世纪中叶还在民间流传使用,在当今世界实为罕见。这就是居住在云南丽江、维西、中甸、宁浪等地的纳西族的东巴文。 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年代久远,主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权保护面临的难题,试图探讨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有效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东巴文应用性文献是纳西族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比较零散,以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收集、整理、刊布、研究都做得很不够.本文介绍了在丽江塔城田野调查中新发现的两本民国时期的东巴文人情账簿,并进行了翻译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目前生物保护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不利于档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从生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并着重分析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对生物保护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纳西族民族档案的几种样态及已有的编研成果,其次从孕育和影响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纳西族文化谈起,分别阐述了历史因素中的东巴文化、地理因素中的藏汉文化及木氏土司时期的政治文化对纳西族档案编研的影响,最后对纳西族民族档案的编研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内涵、数字化档案的形成及运行环境、数字化档案面临的挑战与保护等方面论述了档案数字化与数字化档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高红英 《大观周刊》2012,(41):42-43
在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趋同的潮流势不可挡,因此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对云南省丽江市大研镇的调查,了解到纳西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和丽江市政府对保护纳西族语言文化所采取的措施。希望纳西语言文化永远灿烂。  相似文献   

15.
纪玮 《山东档案》2020,(1):46-47
据有关统计,我国保存至今的古籍约23万卷,古籍藏量约5000万册,可谓卷帙浩繁,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原始材料[1].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籍档案正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了文化遗产的损失,因此在信息时代必须对古籍档案加以数字化保护.古籍档案数字化就是从保护和开发古籍档案的目的出发, 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 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画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读取的数字符号, 从而制成古籍档案目录数据库或古籍档案全文数据库, 用以系统展示古籍档案信息资源的一项工作.古籍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有助于古籍档案的保护工作,还可有效提高古籍档案的利用率,让古籍发挥科研、史料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的必要性及现在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高校党校数字化档案安全等级保护策略及其带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正> 世代繁衍生息在滇西北高原上的纳西族,人口虽说只有28万,却在中外享有盛誉.原因除了纳西族聚居地——丽江风景秀丽,玉龙雪山、虎跳峡、云杉坪、沪沽湖等风景名胜闻名暇尔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纳西族创造了神奇灿烂的东巴文化,而东巴经,则正是东巴文化精髓的具体承载物.东巴文创于一千多年前,是目前世界上还流传在民间的、少有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对于研究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  相似文献   

18.
宋美霞 《兰台世界》2012,(26):42-43
云南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是在长时间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最近,云南丽江地方相关部门强化了纳西族档案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应用,对深入研究纳西族文化之精髓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林 《档案学研究》2006,20(2):21-24
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数量丰富、价值珍贵,阐述档案文献的构成、现状,提出档案数字化技术保护的对策与方法,可更好地保护与抢救这一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档案已从传统管理向数字化治理转变,要主动融入并服务于数字中国战略,要积极做好档案数字化治理下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本文从保护、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档案数字化治理背景下档案管理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