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游友基的《九叶诗派研究》是迄今最完整地研究九叶诗派的学术专著,也是在诗歌研究领域达到难得的理论深度的著作之一。九叶诗派是个人数众多的诗人群体。这个群体除了九位代表者外,还包容了哪些诗人?究竟如何为其划出确定的边界?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研究》就从这个难题入手,在逐一分析《诗创造》、《中国新诗》诗人群,“创造诗丛”、“森林诗丛”诗人群,西南联大校园诗人群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对九叶诗派的具体构成作了清理,从而较以往研究者更清晰也更有说服力地界定了九叶诗派诗人群。九叶诗派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处身矛盾的夹缝而显得…  相似文献   

2.
<正>郑敏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她的诗总是由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赋予画以诗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使得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获得了"九叶诗派"的称呼.但通过还原历史,可以发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诗坛并没有存在过这样一个诗歌团体.它是一个想像与建构的产物,它是诗人、研究者、文学史家的合力的结果.正确认识这一点,是对这些诗人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4.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九叶"诗派是隔了40年后被命名的诗歌流派。在新诗现代化的道路上,他们基于对现代主义的共同倾慕,在诗与诗论两方面渐渐接近、合流,从而形成流派色彩。然而这九位诗人却都有着更深的自我独立意识和个性化主张,因此在总的流派基调外,还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6.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点睛之笔,表达的是诗人对好友孟浩然的依恋、眷恋之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足盛唐另一诗派--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结尾之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武判官离别后的无限依恋、怅惘之情.  相似文献   

7.
九叶诗派的重要贡献在于建构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主义诗学理念.他们把握"现实"又强调超越"现实",突出从"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学经验"("诗的经验")这一关键环节.这既强调诗人自身内心对现实生活和经验的体验和传达,同时也提醒诗人不忘关注社会现实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路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独特的校园诗人群体,"西南联大诗人群"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和充分的研究。目前,关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研究是零碎而不完整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被忽视,与诗歌领域的"流派研究"范式密切相关。"九叶诗派"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存在。另外,资料的难以收集和缺乏也是"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诗词包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诗人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彦周诗话>).  相似文献   

11.
《田氏一家言》为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的大型诗文集,它的出现在少数民族文学史上是一枝独秀,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然而对其研究却很不够。文章从其对巴文化的继承角度,从容美土司与巴人及巴文化——文化传承之基础、《田氏一家言》对巴文化的隐性继承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对《田氏一家言》的民族文化特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非常推重唐诗,他组织力量编纂刊印了《全唐诗》,称唐诗为"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于唐代诗人中,他特别欣赏唐太宗李世民、王维、李白、杜甫,但对其他诗人也注意学习。其诗歌创作,对唐诗名篇佳句吸纳颇多。好以唐诗名句作"赋得"诗,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康熙对唐诗的喜好。  相似文献   

13.
周紫芝的《竹坡诗话》是“论诗及事”诗话体制的著作之一。内容上侧重格律字句和用事考据的述说,其中夹杂诗人的轶闻轶事,诗学见解穿插于闲谈间,有浑然天成之工。通过分析诗歌创作、诗歌鉴赏揭示其丰富的内在涵义,从对诗话风格的探讨中进一步探索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4.
九叶诗派以艾略特的诗歌主张为参照系,推崇“新诗现代化”的诗学理论,探寻并确立了“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这一新的诗美原则,在特定的战争年代建构了中国式现代主义的诗歌与诗论,他们是“新诗现代化”自觉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有力地推动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山水诗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的概念,可分广狭二义。狭义的山水诗,乃诗人在描写山水景物中,集中体现其对山水自然景物之美的赞叹欣赏情感的诗,这类诗作甚少。大量的山水诗属广义的山水诗,即诗人在新临山水的过程中,将自然山水景物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体现诗人思想情感且山水景物描写应占诗的篇幅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6.
意象往往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寻找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形象 ;诗以曲为美 ,那么 ,意象就显得举足轻重。本文作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以意象为主题现身说法 ,意象之于诗歌的作用就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7.
谈英国诗歌对朗费罗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利.沃兹沃斯.朗费罗在19世纪的美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朗费罗的诗歌总体特征是对英国诗歌传统的模拟。在诗歌体裁、题材、句法上,朗费罗都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谈及杜甫,人们多以诗圣冠之,以描写诗史擅之。而杜甫作为唐代诗歌高度发达时期的一个诗人,历代诗人所累积起来的那种诗人特有的气质,在他身上也很明显。诗人情性是其诗歌创作中诗史以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程千帆、孙望的《日本汉诗选评》选诗413首,大致反映了日本汉诗的写作状况。汉诗对某些日本诗人的影响,可谓融化在血液中,渗透到骨髓里。他们对汉诗,特别对唐诗熟悉的程度非常惊人,虽然在语言、体裁、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模仿了汉诗,但能够炼意,随手拈来汉诗中的一些词语、典故,不断创新,内容上以歌颂中日交流与中日友谊为主旋律,兼有爱情、亲情、友情等题材,形式上则采用象征手法、寓哲理于形象等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代宫怨诗以作者身份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女诗人的自我抒发与男诗人的代言之作。男诗人的代言之作构成了唐代宫怨诗的主要部分。这些男诗人的宫怨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宫人之怨、政治失意之怨、外嫁之怨等三类,多采用代言体的形式,其双重的心理机制使他们的宫怨诗并未与女诗人的宫怨诗有阻隔之感,反而深化了女性的话语特征,促使了女性主体的确立,强化了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是唐代宫怨诗中最有文化价值与文学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