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完成西藏自治区境内的考察工作后,根据《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草案)》要求,从1981年起将要把考察研究的重点转向横断山地区。 横断山地区地处我国西南的藏东、川西和滇西一带,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本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峡谷区。境内最高的贡嘎山海拔可达7590米,最低的河谷仅几百米,二者相差达7000米之多。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1980年完成西藏自治区的考察工作后,于1981年起,开展了高原东部横断山区的综合科学考察。目前野外考察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室内的全面总结工作。横断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南北走向山系,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在前一阶段工作中,各直接服务于近、远期地区开发和生产建设的课题,以及地学、生物  相似文献   

3.
陈庆芝 《西藏科技》2005,(11):F0003-F0003
(本刊讯)11月11日下午,西藏自治区保护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自治区利技厅召开。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我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情况,探讨了今后我区进一步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任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的郑度1989年底被中国科学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但这并不是第一次走上领奖台。他还曾于1963年和1977年分别被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又在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首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奖。他长期奋战在沙漠、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道路艰险的横断山区和渺无人烟的喀喇昆仑和昆仑山脉,为我国自然地理学,特别是高原和山地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我国中青年地理学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农林科技     
《科学中国人》2022,(23):14-15
近十年来青藏高原的古植物进展评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周浙昆、苏涛等人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青藏高原古植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文章指出植物化石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植物系统演化和高原生物多样性格局演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于1997年4月经院批准正式对国内外开放。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全球变化研究”,以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重点地区为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高山区)和南北极冰盖(帽)的冰芯及其它寒区介质为研究对象,监测、研究多种环境信息在雪冰中储存的过程和机理,揭示冰川过程与气候变迁的规律,重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预测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冰川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例如研究冰川质、能平衡过程和冰川变…  相似文献   

7.
《西藏科技》2009,(8):F0003-F0003
(据科技部网站报道)2009年8月6日,科技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市举行了第一次部区工作会商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吴英杰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4,(10):36-37
国内科学考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 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 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黄文秀 《资源科学》1980,2(1):47-57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境内水草丰美,家畜数量众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1974~1976年在西藏考察期间,畜牧业生产和家畜品种资源是重要考察内容之一,现将有关家畜品种的资料做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9):988-989
正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所针对西藏高原脆弱环境下生态保护与建设难题,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变化规律与驱动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支撑保障统筹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新模式,系统解决环境与发展协调、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等重大问题,编制专项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研发了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观测和理论研究(TIPEX)”和中日合作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试验(GAME/Tibet),是继1979年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试验(QXPMEX)之后,在我国青藏高原上进行的又一次综合性气象科学联合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采用的观测手段及其产生的影响都将是前所未有的,必将提高我国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将为我国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1/4,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相似文献   

12.
王庆林 《青海科技》2001,8(4):47-47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属高海拔冻土区,多年冻土连续分布范围大约550公里,冻土稳定或基本稳定,20世纪60和70年代对青藏公路桥涵调查观测表明:永久性桥涵冻害严重的不超过5%。其桥涵冻害现象主要为融沉、冻胀、破坏、桥墩台及涵洞混凝土冻融剥蚀。 多年冻土地区气候严寒,冻结期长达7-8个月,正常施工期每年只有5-7个月。大部分地区属新开发区,交通条件较差,材料物资供应困难。由于高原冻土地区一般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严重缺氧(海拔5000米时含氧量为海平面的57%),气候恶劣,每年大风天达90天,年平均…  相似文献   

13.
青海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1.1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是蝙蝠蛾多毛孢(Hirsutellahapial:chenetShen,SP.nov)侵染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ar-moricanusOberthlür)幼虫之后,发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5,(3):54-55
近日,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驻加查县扶贫工作组组长、加查县领导代表区科技厅、区农科院、加查县人民政府,向加查县第一批农牧民科技明白人颁发了证书和补助。  相似文献   

15.
陈莎莎 《西藏科技》2006,(5):F0003-F0003
2005年12月,西藏自治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被派往全区34个市(县),试点工作实施一年来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珠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珠峰站以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为主线,开展了针对地表、大气、环境、冰川、生态和地球物理等过程的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科学观测试验;构建了珠峰地区多时空、多手段、高精度、多要素一体化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平台,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特别是珠峰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珠峰站是喜马拉雅山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深入系统地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认识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7.
重要报道携手共创新世纪(1<期号>-1<页码>,下同)2000年我国和世界十大科技新闻(2-1)人类基因有了新发现(3-1)推进科技创新造就杰出人才———朱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4-1)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5-1)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将于9月在昆明举行(6-1)温家宝副总理就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发表讲话(7-1)江泽民主席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8-1)青少年应起步来做发明家(9-1)展示科技发明促进西…  相似文献   

18.
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第一届亚洲会议(1stAsianSECOTOX’98)于1998年9月21-26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朱作言教授及本届SECOTOX国际学会主席、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GSF)生态化学研究所所长AntoniusKettrup教授共同担任。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际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会及GSF生态化学所具体承办,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湖北省科协协办。会议代表共提交论文摘要80篇,其中口头…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新组建的研究所之一,于2003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成立。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图及其编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延林 《青海科技》2000,7(4):14-18
在介绍板块构造制图进展基础上,探讨了编制区域性板块构造图的构造单元划分等6个问题,试编出国内外第一份1:300万“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图”。该图将青藏高原及邻区划分为2个构造域(特级单元)、5个古板块(一级单元)和4条缝合带、9个板段(二级单元)及9条深大壳幔断裂(含缝合带),45个板块构造特征明显、成因联系密切的构造沉积环境(三级单元),为区域板块构造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