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同时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培养分配即“统包统分”模式向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转变。这种转变促进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大学生档案:一是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是使  相似文献   

2.
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大连轻工业学院曹秀平商建华梁旭光关键词:就业制度改革就业指导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传统的以“统包统分”为特征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并已取得了积极而稳定的进展。作为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施单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代替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认真研究新的就业制度下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总的模式是“统包统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国防、能源、交通、教育等系统对人才的急需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这种分配办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最了解毕业生情况和专业使用方向的学校在毕业生分配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没有发言权,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毕业生的权力,毕业生没有表述自己分配志愿的机会。培养与分配脱节,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缺乏动力和压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制度、企业法等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这种“统包统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诚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市场导向呼唤建立诚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政府调控应从宏观上制订有关政策,完善有关制度,建立诚信机制,用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体系各个环节的诚信。毕业生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用人单位的诚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公平公正的保证。只有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处在人生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重视和抓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正在由国家“统包统分”和“包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双向选择”,是突破高校毕业生单一计划分配体制,全面改革的客观要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都是由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这种就业制度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就显得越来越不协调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办法是“统包统分”:所有的学校,都要等候主管部门下达的统一计划,所有的用人单位要得到毕业生也得由上而统一调拨。这种分配办法,虽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存在着计划不合理、优才不能优用、重点单位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素质及社会适应性竞争性的思考李能武(重庆师范学院教务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正在向学生“自主择业”为主的制度过渡。学校推荐、学生自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作法,使“皇帝的女儿不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逐渐把大学毕业生推向了人才市场。原来那种“统包统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已经淡出了大学生的头脑,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普遍的“危机”意识。据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最大的压力之一就是就业。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提高工作水平,这已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措施,也是当前高校主管…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初探李光敏重庆交通学院1进行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原来实行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正在被“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所取代,且终将实行“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渐由“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要通过就业市场就业的模式转变。为此,各地区和高校相继开办了“供需见面会”、“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于是,求职便成为现代大学生的热门话题。择职就业,是为了个人的生存,更是为了集体事业的发展。作为天之骄子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择业指导的观念更新王彪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大学毕业生就业亦正从“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换。在这新旧交替的重要时期,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级职能部门必须转变职能,既不能守着过去的“包...  相似文献   

14.
中日大学就业指导制度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转变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的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对此,学习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很有必要。本文仅拟对中日两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就业指导、就业择职观念作些比较、分析和思考。一、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部门主要是高校学生处、学工部或人事处。毕业生分配制度原为国家统包统分,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向学校与用人单位实行“供需见面”、“双向  相似文献   

15.
浅析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此相应,毕业生体制也逐步由“计划”走入“市场”。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带动了人们就业观念方方面面的转变,也引发了长期居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导地位的“政府”职责的微妙变化。于是,围绕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自从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们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个人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的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我们该如何适从?  相似文献   

17.
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都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技巧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大量需求信息浪费,严重地影响并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本文仅从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由原来的“统包统分”,逐渐向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方面发展,即高校毕业生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逐步进入市场。尽管目前国家对师范生的就业仍采用包分配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毕业生还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形势的发展.这种状况已在逐步改变.高师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已日趋激烈.潜在的危机也正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已成必然趋势。它标志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的流动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迈进。了解毕业生择业时的心态,研究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对于搞好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