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论方言剧     
方言的正确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必要的.方言剧创作的成功由戏剧艺术的成功与出色运用方言塑造人物、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两方面构成.方言剧创作不应一哄而上,也不可无端扼杀.剧作家应该从题材需要出发,通过恰当的方言形式,努力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品位的方言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2.
方言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方言资源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使语文的课程文化受到了局限。实际上,方言与普通话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而应当是互补双赢的关系。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方言表达了一种多元文化的诉求。方言资源的适当运用,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领域、口语交际领域、写作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佳倩 《文教资料》2013,(27):19-20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对方言和文化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概略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与文学、方言与普通话流行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郑伟芬 《文教资料》2014,(27):61-62
推广普通话作为一项国策,其必要性和成效已经得到认同。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理应受到保护。本文阐述了方言存在的价值,从政府倡导,保护方言;加强宣传,转变人们对方言的排斥态度;方言与普通话并重,创造方言和普通话共生共荣的局面;弘扬地方文艺作品,彰显方言的艺术魅力等方面保护方言,传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口流动的加剧、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普通话已经越来越强势,使得方言越来越处于弱势地位,不少地方方言已濒临消失。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以及在此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和研究已经相当迫切。因此,确立方言与普通话的平等地位、让普通群众认识到方言的作用、加强方言的记录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加强基于方言的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是保护方言并促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中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并存,一方面使用普通话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方言作为每个人的母语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文章以多层面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方言存在的维度为表征,研究了常州市区的语言使用状况,探讨了方言在人们观念中的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方言文化既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又是汉语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分支,有着重要的社会交际意义。人们的社会日常交际仍以方言或地方式普通话为主,在不少地区,包括一些官话地区,普通话仍然很不普及,方言依旧是平时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而对外汉语教学也势必会处在这种影响的包围之中。该文试图讨论方言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造成的冲击以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汉语方言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方言研究不但可以为推广普通话提供可资比较的语言材料和为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充分的语料依据,而且因为方言是语言与文化互动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与扩散,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关系史、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着重要的论证价值.因此,方言研究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学视角看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角度来看,方言电视节目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能调动民众自觉保护和发展本地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方言电视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质量、避免低俗。  相似文献   

10.
方言与普通话同为汉民族的交际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所以它增加了留学生的交际难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讲解方言知识,尽量克服因方言带来的误解或用语失误。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在声母、韵母、声调上存在相异性,在相异性中也体现相关对应性.应加强闽南方言应用研究,建立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迁移参照系.以音位本位进行教学,编写学生的语音档案,以多样的口语艺术形式提高发音训练的能动性和效果.让学生树立"研究语音"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方音矫正问题的能动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既有它的民族共同语,同时又有它的方言.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而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变体,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金昌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形成了代表特定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的方言.就目前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看,金昌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域的西北次方言,具体来说,它又属于兰银官话区河西片.由于人们缺乏对金昌方言特点的认识和了解,难以达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目的.因此,明确金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已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普通话作为参照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三个方面对金昌方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全面总结归纳了金昌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以供大家在教育教学中参阅.  相似文献   

13.
李珉知 《文教资料》2008,(33):212-214
方言和普通话都既作为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又是汉民族的重要的文化财产.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当中,因为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所以增加了留学生的交际难度.但是,如果留学生掌握汉语方言的词汇、文化等的知识的话,就能够扩大交际范围.本文要探讨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种种内容.  相似文献   

14.
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在天津学习普通话时经常会受到地区方言的影响.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在津留学生有了解、学习天津方言的愿望.本文结合天津方言的特点,指出在引进天津方言教学时应该加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分清学生学习阶段与需求,并结合天津文化,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是中国有史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次关于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专门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汉语方言问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这次调查工作使用的汉语方言操作平台、如何确定方言代码与抽样域、区分方言与普通话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式、如何利用"汉语方言代码速查表"来区分汉语方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除少数极为闭塞的区域外,我国多数地区都形成了汉语方言与汉语普通话并存的语言格局。这种多语环境,给儿童的语言习得和家庭语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许多家长因为担心方言会影响孩子对普通话的习得,便只让孩子学习普通话,这也间接导致许多方言和地方文化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习方言呢?如果学,应该怎样学?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探讨了大学校园内普通话与方言这一双言现象。从中了解大学生对普通话与方言的掌握、认识、态度及方言的使用现状等情况。大学校园内普通话是主流语言这不足为奇,但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以消灭方言,或禁止说方言为代价。方言是我国重要的语言资源,其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对普通话和潍坊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从而得出两个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的一些异同之处.并通过对潍坊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分析,揭示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将四川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四川方言词汇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鲜明的形象色彩、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亲切自然的口语色彩.四川方言词汇的色彩义赋予了四川方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