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组史料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以后,于1919年巴黎分赃会议期间,中国处于被宰割地位的时机,在我东北延吉等地非法暗地增加警兵,侵我主权的罪恶行径,以及当时的中国政府据理交涉的经过。对研究日本侵华史和编写吉林地方史志,均有参考价值,特予选辑发表。  相似文献   

2.
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在"二十一条"签订中,虽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直接参与谈判,但时任外交部参事的他,始终作为参谋人员身历其中,并起草过许多重要文件,深知其中内情。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进行第三次革命。日本政府为了讨好袁世凯,控制和监视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使讨袁革命难以实现。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命驻华公使日登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阴谋灭亡中国,引起全国人民掀起强烈的反日运动。在二十一条中日交涉过程中,在日本出现1915年2月5日孙中山签署“中日盟约”、“日中盟约”,及3月14日孙中山给小地造信、“盟约案”十一条。这些文件的性质与二十一条极其相似。但这些文件当时日本并没有公布,亦不为外界所知。其真伪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有…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日本制造奉天挤兑风潮档案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我东北地方财政窘困、金融紊乱,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挤兑风潮,对奉天地方当局进行要挟。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其大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迫使袁世凯与其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并在袁世凯败死之际,通过奉天当局与朝鲜银行的借款合同,扩张了其在东北的特殊权利。现选辑一组有关这一时期日本在奉天制造挤兑风潮的史料,供研究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史和东北地方史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于8月20日三版右上角刊载了一条近四百字的短讯,报道一位沉睡长达十一年之久的“植物人”,在人民解放军空军石家庄医院脑外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于七月二十一日苏醒获得了新生。许多读者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消息,可惜  相似文献   

6.
●端纳最早披露21条密约提起英籍澳大利亚人端纳,不少中国人都知道他曾先后提任过岑春煊、孙中山、张作霖、张学良等人的顾问,担任蒋介石的顾问时间尤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曾发挥过一定作用,是一个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通”、“中国第一顾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端纳早年曾经当过新闻记者,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密约”就是他最早披露报端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2008,(9):86-86
针对有外国记者提到的“二十一条新闻审查计划”,北京奥组委8月13日澄清,并没有所谓的对外国媒体报道奥运进行限制.外国的新闻记者可以自由地对比赛进行报道。据悉,北京奥组委还推出了24小时受理采访申请机制。对境外媒体采访采用“零拒绝”标准。  相似文献   

8.
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学校的3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三人免职。  相似文献   

9.
再论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耿雄 《历史档案》2000,6(4):116-125
《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刊载《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一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日本的美军总部官员在东京霞关外务省绝密外交文书中,发现了一封大正四年(1915年)三月十四日孙中山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的密函(日文),附有“盟约案”十一条,并有“孙文”签名。该密函记载着与“二十一条”极为相似的内容,丧权辱国。但这封密函前面“孙文”签名(见图一),经国内外研究专家考证其笔迹是伪造的,否定了这封“密函”和“盟约案”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于8月20日三版右上角刊载了一条近四百字的短讯,报道一位沉睡长达十一年之久的“植物人”,在人民解放军空军石家庄医院脑外科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于七月二十一日苏醒获得了新生。许多读者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消息,可惜放在第三版,而且标题和编排也不够突出。但  相似文献   

11.
一条连接北京与莫斯科的军事热线3月14日开通:中国国防部和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建立直通电话。 此前备受瞩目的是中美军事热线,两国国防部刚刚在上海签订了相关协议。当时舆论预测,这可能成为中国军方与外军建立的第一条军事热线。而今,“第一”却被中俄热线取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报纸是有宣传爱国主义传统的。民国初期著名记者邵飘萍,利用报纸披露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秘密协定,有力地推动了反日倒袁爱国运动的开展;后又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卖国罪行。虽然多次遭到通缉、被捕,但爱国之心不改,最后惨遭杀害。冯玉祥称其为“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相似文献   

13.
海飞 《出版参考》2011,(24):8-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阅读推广风生水起.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文化强国建设中,在推进“书香中国”的阅读大国建设中,我国儿童阅读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儿童阅读“不差书” 读书读书,有书才有阅读,有好书才有好的阅读.有书,有好书,是开展阅读推广的先决条件.和新中国建立初期“12个儿童只有一本课外读物”的严重“书荒”状况有着天壤之别,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经过世纪之变的风云,中国童书出版“大国崛起”,正在向世界童书出版强国迈进,中国童书出版正处于历史最好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4.
1915年,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历史上,又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要求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称帝的舆论甚嚣尘上,先有"筹安会"公开鼓吹帝制,后有"全国请愿联合会"炮制虚假民意,甚至还出现了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复辟帝制的闹剧愈演愈烈.这场闹剧的主角袁世凯对内加紧实行独裁统治,对外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主权.中华大地上刚刚萌芽的共和体制眼看就要被这股历史的逆流所冲垮.  相似文献   

15.
期刊社对期刊是否拥有著作权?我国于1991年6月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14条是明确规定了“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在第32条有关“法定许可”的规定中又否定了期刊所发表作品编辑人的著作权。在1992年9月颁布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国外期刊采用了“超国民待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2条对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又作了有别于书籍出版的规定。为此,呼吁国家版权局与广大科技编辑们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要求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修改相应的著作权立法。  相似文献   

16.
4月24日北京一家报纸第九版有一条消息,题为《利用合同诈骗,定襄农民落网》,大体内容是犯罪嫌疑人王某假冒“山西晋东华煤焦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与浙江陈某签订了煤炭买卖合同及合作协议书。先后骗取陈某33万元。4月6日,王某被忻州市警方抓获。这条消息的内容是准确的,但标题中的“定襄农民落网”表述十分不准确。从这条消息中得知,王某出生在定襄县蒋村,早已不务农,而是开煤矿,捕前居住在忻州。这条标题首先是混淆了群体和个体两个概念,即使王某是定襄农民,也只能说“定襄农民王某落网”。其二,王某只是出生在定襄,早已不务农了,还说他是…  相似文献   

17.
浙江电视台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之时,经过3个多月的准备和思考,推出了个栏目:《ZTV 晚点名》。这个栏目着眼于访谈全国的“热点事件中的焦点人物”,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观众的收视心理。关注名人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古往今来,皆是如  相似文献   

18.
产业动态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日前,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2004年度项目任务书的签订工作顺利完成。2004年度“自然科技资源整合共享试点”和“微生物资源库整合共享”项目共接到申报材料73份,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择优支持30个项目,其中“自然科技资源整合共享试点”项目21项,“微生物资源库整合共享”项目9项。2004年度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实施后,将为E-平台提供224万份共享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19.
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浙江绍兴人,1897年出生于江西进贤。民国初年在上海复旦公学肄业,1917年考入北大文科。他与傅斯年等同学追随新文化运动先躯陈独秀、李大钊参加“五四”运动。他激情如火,冲锋陷阵,一马当先,在反对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的斗争中当选北京学生界代表,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的行动,以敢作敢为、富有时代使命感著称。毛泽东在抗战时期曾对罗家伦、傅斯年二位“五四”运动前锋人物作过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一、签订密约问题的提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及盼录,即通称的《汪日密约》,是汪精卫汉奸集团在成立伪国民政府之前,应日本的要求,与日本“海机关”经过谈判,于1939年12月30日在上海签订的一项出卖国家民族的秘密条约。因为它是非“官方”性质的条约,因此亦称“内约”。1939年5月,汪精卫在日本特务影佐份昭等人的保护下,由河内逃抵上海后,于28日向日本提出了《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①提出了成立以汪精卫为首的所谓“新中央政府”的具体步骤。其实质是将汪于该年2月间通过高宗武向日本提出的有关结束中日战争,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