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视角对当代“地域文化小说”的地域情结进行透视,既可发现小说与地域文化的不解之缘,更能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地域文化小说”的发展历程也镌刻出中国作家重新发现民族文化、重铸民族精魂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在中国现当代的作家中,创作量大并受地域文化影响最大的作家当首推老舍。他的作品,无论小说、戏剧,还是散文,都普遍地浸透着北京文化特质,老舍堪称京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言人。研究老舍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窥见老舍的地域心理特征。文章试图从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城、北京话、北京人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的北京情结。  相似文献   

4.
当代东北女性文学在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地域精神,显示出独具丰采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它以兼有女性自觉与地域品格双重性的文学视野,以母性情怀与民间视角相结合的创作意识,既书写着以黑土地为代表的东北文化,又从女性视角出发,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恒久关注。地域家园与母性温情成为当代东北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不尽资源与内在动力,也使得她们在人生情态、艺术追求、创作动因、情感观照以及创作视野等方面呈显出随性洒脱的自由精神、牵扯不断的恋土情结、温婉悲悯的女性情愫以及博大宽宥的民间情怀等共通的地域性品格。  相似文献   

5.
对「本土」一词,日本冲绳人在使用与理解上赋予了超出词义本身的含义。由于冲绳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地理位置,在冲绳人眼中的「本土」,不但是日本本土相对于冲绳的地理位置标示,也是冲绳形成不同于日本本土的独特日语特征,地域文化乃至冲绳人地域情结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广告中古典情结的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从表现形式到文化内涵无不包含难解难分的古典情结——传统文化。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更多的表现了中国丰富的观念形态的传统文化。亲情、怀旧、人文精神是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寓意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本土’一词,日本冲绳人在使用与理解上赋予了超出词义本身的含义。由于冲绳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殊地理位置,在冲绳人眼中的‘本土’,不但是日本本土相对于冲绳的地理位置标示,也是冲绳形成不同于日本本土的独特日语特征,地域文化乃至冲绳人地域情结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自新文学发现以来,一代代作家都把地域文化书写看做文学创作的重中之重。70后作家叶炜无疑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文章以叶炜的长篇新作《后土》为例,主要从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原型、文化象征符号、方言口语等展现苏北鲁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几个方面来阐释作品中流露出的地域文化情结,以及对这种地域文化书写的重要意义,进而透视70后作家的地域文化书写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旅游的主题化,其根植性来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圣化”情结,进而演变成地域社区文化的归一性根蔓缔结与形象主题泛化倾向的追求。文武圣人情结的归附与衍生,形成旅游主题文化理念整合的催生剂,渐成中国现代旅游主题文化开发的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大浪淘沙,经过历史选择与积淀的地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校管理者的目光。地域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习惯对于学校、教师、学生而言,像空气一样自然,地域文化以耳濡目染、无限往复的形式将本民族的核心精髓与丰富内涵传递给下一代。我校处于全国闻名的珍珠之乡——渭塘镇,浸润于"珍珠文化"这一地域优秀文化的珍珠湖小学师生有着浓郁的"珍珠情结",合理利用"珍珠文化",推进学校管理特色化,是我们迫切想要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地域文化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不少学校都开设有相关专门课程。地域文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家乡情结。分析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讲述法与引导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实物、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地域文化的宏观时空背景,掌握"度"的原则,不宜过于深奥,也不宜刻意突出某个地域文化的特征与贡献,而忽视、甚至贬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色与成就。  相似文献   

12.
季栋梁的散文集《人口手》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及乡土人生的悲欢离合,其乡土情结更多地表现在乡土文化与历史、人性的复杂结合上,它连接了乡土与文化,也沟通了精神与内心.  相似文献   

13.
莫友芝是贵州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其身心饱受黔文化的熏陶,在他的笔下,不仅描写了贵州的地理特征,而且展示了贵州的地域风情、表现了黔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其对生养他的这块土地的热爱,文中的乡邦情怀尤其厚重深沉.总之,莫友芝的散文中总是有一股难以化解的贵州情结,充满了贵州地域文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商州情结长安气象:贾平凹的文艺世界》从地域文化视角探讨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密码,力图呈现商州和西安在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是把握贾平凹文学个性的一个突破口。该书征引史料,追本溯源,具体分析了商州和西安的地域文化基因不仅是贾平凹"商州情结长安气象"创作风格的源头,也是贾平凹作品具有民族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女作家中 ,林海音最受人们尊敬。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 ,铸就了她的超越地域的思想情怀 ,表现为始终不渝的海峡两岸情结。在她的全部文学创作中 ,以一种中国大文化的理念选择题材 ,确定作品的主题和结构支架 ,从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描写等方面真实地显现我国社会的时代变迁。林海音是一位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四新文学优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研究林海音 ,要深入发现和拓展她的深厚的爱国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6.
梅培军  马国军 《广西教育》2014,(4):36-37,47
柳州是柳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土学者身体力行,为弘扬柳学精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掘地域文化宝藏等勤心劳力,终使柳州成为全国柳学研究的"实地考察中心和思想文化中心"。柳州市在高中阶段开展《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乡土情结为宗旨,以历史文化名人柳宗元为重点,以柳侯公园为课程实施平台,以柳宗元诗文诵读鉴赏活动、柳宗元在柳专题文化研究为手段,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等综合素质为目的,成功地填补了柳州市乃至全自治区地方性课程建设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例,着重从心理、认知、文化三个独特的视角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流行语。通过透析,其流行语表露了他们的考试情结、恋爱情结和网络情结;表现了类推性、隐喻性和对称性的认知属性;体现了同音词谐音的文化、新潮的时尚文化、微时代和云时代背景下的草根文化、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打上地理环境烙印的独特文化存在。从理论层面看,高中地域文化教学对于高中生厚植乡土文化情结、记住美丽乡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尊重适应异域文化、提升国际理解有着重要意义。从实践层面看,可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跨界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9.
陆机的交游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交游对象主要是以吴士为主的南人。这些吴士表现出三方面的群体特征:身份上,多为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吴地世家子弟;交往中,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具有相互提携和彼此保存的地域观念;心理上,具有普遍的吴地情结。在西晋南北地域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吴地文士的生存境况十分恶劣,但客观上来看,他们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只有了解地域文化才可能对地域文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新时期湖南小说而言,我们容易发现它承传着湘楚文化血液里的浪漫风韵,“经世致用”学风哺育下的广阔的政治视野。其实,湘楚文化长期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新时期湖南小说产生了或隐或显的非常深刻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更加自由与奔放的浪漫主义,一种恋乡怀旧的执拗情结,一股浓厚的“抱团”意识等特征,并由此也影响了新时期湖南小说在多元文化生存空间的生存原则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