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形势分析是备战4年一届的全运会(简称届运会)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备战工作的全局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阐述了形势分析在备战届运会工作中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了形势分析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积极促进形势转化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它对于分析、研究、实施届运会备战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十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江苏省体委和江苏体育代表团备战八运会的工作经验.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备战届运会的基本规律,以利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备战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行的全运会竞赛体制继续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备战届运会都是各省市体育行政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如何科学地组织、领导、指挥备战工作也成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江苏备战全运会的成功实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组织备战届运会必须把握好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诸多关键环节,并就如何加强备战第9届全运会的组织领导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它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的竞技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手球项目为抓手,通过几年的探索,根据专项特点、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运动实践,从身体机能监控、营养调控、运动损伤防治和心理监控四个维度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攻关与服务体系,初步探索了青少年运动队备战届运会“科医保障模式”,为提高运动队科学训练水平、届运会取得佳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女排从9运会至今,在技战术打法上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对手的现状、备战中的训练思路和队员的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10运会备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难忘智运会     
智运会已经过去一段日子了,报纸、网络对智运会的报道可谓是铺天盖地。可是这一期,我仍然想写一下智运会,从一名参赛者的角度,记录下那些难忘的日子。2008年9月1日,我来到了中国棋院报到,开始了智运会前的集训,对我来说,从这一天开始,真正拉开了智运会的序幕。同样,从这一天开始,我第一次真正做了40天的职业棋手。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能够获得这么长的备战时间是不可想象的,感  相似文献   

7.
《辽宁体育科技》2014,(4):F0003-F0003
正中心实验室隶属于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主要负责辽宁省运动员以及在辽宁省集训备战奥运会的国家队队员的赛前日常训练的科研服务与科技攻关工作,为备战奥运会、全运会提供科研保障;负责辽宁省运会赛内外药检工作以及辽宁省备战全运会部分运动员的药检工作。中心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人。祝英,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本科学历,药学专业;张蓝予,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杨晓迪,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王乐,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和生理学专业。  相似文献   

8.
<正>广体网讯: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学运会")将于2020年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为深入了解我省篮球、排球、乒乓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备战情况,做好统筹动员,7月18日,学运会备战情况集中调研会在广州体院召开。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邱克楠,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调研员董业权,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席郭鼎文,广东省学体联副主席、广州体育学院竞训处处长苏斌教授出席,学运会广东省代表团大学  相似文献   

9.
1913年由中国、日本、菲律宾协议举办远东运动会,每两年一届,由三国轮流举办,对兰个国家乃至远东地区的体育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甩,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日益扩张,并阴谋将“伪满洲国”挤进远运会,在中国体育界爱国志士的坚决反对下,远运会宣告解体。从1913年到1934年远运会共举办了10届,在这10届的激烈竞争中,广东健儿成绩可佳,第一届远运会上田径选手陈彦在跳远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力学手段分析黄潇潇参加第15届亚运会女子400m栏决赛的录像,得出其技术指标,并搜集黄潇潇参加雅典奥运会女子400m栏等国际比赛的数据,整理黄潇潇全程栏间节奏的特点,并与世界优秀选手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为其备战“两运会”的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使用Data Volley软件对十运会男排比赛前八名以及部分现役国家队队员的进攻结构和进攻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男排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的若干措施与建议:(1)增加专位训练的教练员班子;(2)建立对抗陪练部队;(3)发球的稳定性与攻击性融合;(4)提高远网快球能力;(5)战术组合的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观察、调查访问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全国第10届运动会男子体操全能、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目高起评分下的成功率将成为比赛的关键,全能比赛在6个项目均衡发展的前提下要求突出更多强项:单项比赛更加突出了"特长性".十运会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体操新秀,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人选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实地访谈法对《全运会信息专刊》为内蒙古备战第11届全运会进行了分析。从多个维度剖析《专刊》服务性的基本特征与作用。《专刊》服务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信息化、决策化、基础化、专业化、科学化。据此提出《专刊》"信息保驾护航"的重要服务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全运会赛制的历史功绩和时代局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运会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全运会要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全运会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根调控杠杆,其作用不可低估,但进入新世纪的全运会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时代需求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全运会要与时俱进,彻底告别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全运会赛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型赛制.是全运会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整理、历史回溯和逻辑比较等研究方法,以深化改革为出发点,纵向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全运会改革措施进行系统梳理,横向归纳这些改革措施的经验特征,继而展望全运会未来的改革方向。研究发现,自全运会诞生以来,改革不曾间断,全运会改革表现出围绕竞技体育为中心、伴随利益博弈与平衡、从封闭向开放与包容转变、推动多元价值与功能凸显等4个方面阶段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运会服务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未来的全运会改革需妥善处理全运与奥运之关系、积极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全运会的溢出效应、理性看待改革当中的负面问题、向常态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国体育大会是与全运会、城运会并列的全国性综合大型体育赛事,全运会是与奥运会接轨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最高组织形式,而全国体育大会则是把非奥运项目吸纳进来,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虽然二者都是全国性运动会,但它们之间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把握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为解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之间的矛盾,迈向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河南省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全运会这种全国最高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未来河南省竞技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往年的比赛调查状况,对其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调查访问法、临场统计法和研究筛选法,对往届全运会比赛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参加全运会的队员与其他省全运会前3名运动员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比较,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为河南省太极拳队备战十二届全运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结论:对前两届全运会比赛情况的分析,要求河南省要锁定下一届全运会的目标,全力以赴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从全运会对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性出发,见证、回顾并分析了全运会历程和近三届全运会竞赛规程总则,认为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全运会赛事,这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并且能有效整合优化体育资源.最后,阐述了完善全运会赛事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