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电视(MTV)是一种较常见的艺术形式。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1993年,央视连续几届举办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极大地推动了它在中国的发展。如今,音乐电视已经成为一门成熟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不再是音乐与画面的简单组合,而是真正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现代音乐电视是将歌词的内涵与思想、音乐的主题与情感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复合性艺术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双重结构特征:音乐与画面相互贯通,相互交融,形成音画合一的整体。而音乐电视追求的最高境界亦在于应用电视手法构成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电视画面,呈现独特的艺术美感。一、以“音”传情:音乐电视的听觉想象有人说,歌曲是  相似文献   

2.
杜义民 《视听界》2004,(5):70-71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类型中,MTV是一种新的音乐艺术体裁,它嫁接了音乐和电视,在视听领域把歌曲和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电视节目的出现,显示了观众对视听节目娱乐功能和综合需求。其实歌曲和画面的嫁接,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优秀的电影孕育了优美的电影歌曲,优秀的电影歌曲又升华了电影的主题。电影歌曲介入电影的创作,形成了一部电影表达内容不可忽视的艺术手段。电影歌曲一经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与其他种类音乐不同的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这种  相似文献   

3.
MTV电视歌曲一出现,便以崭新的风采吸引了人们,唤起人们的兴趣。这一形式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伴随一首歌曲,屏幕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有的多达三百余幅,远超出以往为歌曲所配的简易图像。二是活泼多姿,歌的时间短,画面的数量大,必然加快画面转换的频率。“短平快”的节奏,让人目不暇接。在拍摄技巧上极尽变化之所能:色彩、构图、频闪、叠印、慢镜头、变形特写……几欲穷尽摄像之功用。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不同于其它传播媒介如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其最大区别在于,电视新闻是画面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广播新闻以声音进行传播,报纸新闻以文字形式做报道,电视新闻则以画面和文字(转化成声音)的形式诉诸于观众。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画面与文字二者的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对新闻制作很重要。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在电视新闻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时,画面起到表现新闻的主要作用,而文字则仅仅起到补充说明画面的作用;有时文字又起到主导作用,画面辅之;在一些新闻当中,画面与文字又占有同等的份量。可见,  相似文献   

5.
电视声画的形态、关系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如体育转播可以算是以画面为主,声音的解说、评论作辅助;谈话类节目是以声音为主,画面同步记录及传递谈话者所处的环境,谈话者的眼神、表情、手势、体态、服饰、举止及话者相互的距离等信息;纪录片由于创作者不少是以“电影眼睛”为宗旨,虽以画面为主,却是“非常注意在再现真实生活场面时进行艺术加工”(《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12页),  相似文献   

6.
“我们手牵手,互帮互助,决不认输……”这是泰国多家电视台当下反复播放的一首“洪水歌”,与此伴随的是泰国灾区民众相互救助,政府人员奔赴一线的救灾画面。这样的歌曲,Youtobe上可以搜索到上百首。大城府、巴吞他尼,一个个泰国的旅游圣地或工业地带,先后被洪水淹没。三个月来,泰国77府中洪水肆虐的地方上升到28个,截至10月25日,已有356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用镜头语言表达思想的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画面在这个综合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不同的新闻题材在画面与解说词关系上所呈现的状态不同,但是归根结底应该说画面毕竟是电视的新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从一般意义上说.掌握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题,更好的展现电视媒体的画面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画面的构图可以以一种无声的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旁白,是一种具有独特叙事功能和表达效果的电视语言,在电视剧中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旁白与电视剧的关系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三大类。旁白属于人声的一种。旁白是指由画面时空以外的人所发出的声音。它通常是一种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或抒情方式,也可用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方式。旁  相似文献   

9.
广告摄影用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欣欣 《新闻界》2008,(5):164-166
广告摄影画面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表现与刻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光。明晰人工照明光源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合理、正确的调度与控制照明光源,以达最终控制与明确把握形象、质感、色彩、画面气氛与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法东 《记者摇篮》2009,(7):75-75
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一个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虽然国内外理论界对电视中谁是“老大”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但是我个人认为,声音和画面在电视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不分伯仲,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景物写生,在表达自己情感、感受的同时,致力于对画面构成的研究,使画面色彩相互结合成一个有力的整体,并传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并注重内心体验的艺术情绪。冯巍油画作品@冯巍$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72-72
布兰妮不久前为新歌《Somedy》(《总有一天》)拍摄黑白MV。画面中,已怀孕6个月的她一改以往尖锐叛逆的形象,身着睡衣唱歌,并不断抚摸隆起的腹部,歌词和唱腔中处处流露将为人母的心情。这是布兰妮专门献给腹中胎儿的“爱之歌”,歌曲的内容非常简单。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上半年,杭州不少娱乐场所播放的卡拉OK碟片出现了画面与歌曲内容不相符合,甚至画面内容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4月初,《钱江晚报》通过一系列报道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抨击。 报社记者深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专题解说词与画面的“加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视觉艺术。作为重要艺术表现手段的解说词和画面构成了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有机统一体。解说词和画面由于功能不同而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解说词与画面的统一。就是发挥各自的传播功能和优势,并在两者有机结合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电视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6.
赵莉  丁海宴 《现代传播》2001,(2):132-135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响。统称为“配音”。从这一点上说,“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依附于画面。不然怎么叫“拍画面”“配声音”呢? 声画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反映在电影胶片上,就是一条声音磁迹,一条画面轨迹,不同的画面对应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伴随着不同的画面,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一张啜泣的面孔时,就同时能够听到低泣的声音;当一片苍茫群山浮现在人们眼前,一段宏伟辽阔的音…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两张皮”现象,指的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相互脱节,从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这两种语言在性质上的较大反差造成的,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内在固有矛盾.另一种是编辑记者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失误造成的,比如忽视新闻价值和特性、放弃电视手段优势、投机取巧拼凑镜头画面等。其中第一种原因是造成“两张皮”的第一位和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语言这种构成新闻作品的物质手段的分析,找出电视新闻作品形式的原理,从深层次上解决其“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没有声音的画面是死的画面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活的声音──题记在影视创作的历史上,有一桩怪事,几乎众人皆知,这就是声形既和谐又对立的关系。从现实角度看,声音与形象是一对最要好的朋友。二者形影不离,少了哪一方都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谐调,不真实。然而,从创作角度看,声音与画面又像是一对情不投意不合的冤家,二者常常相互抵触,似乎谁都想以主人自居,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大概是论资排辈的原因吧,从最早的无声片开始,声音就一直屈居画面之下,甚至常常沦为配角的位置。影视圈不是有句行话叫编画面配声音吗?言外之意,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画外音,原为影视艺术中的术语,指声源不在银幕或荧屏画框可视空间之内的声音,由于它可以发挥声音作为独立艺术元素的表现作用,与画面内的形象和声音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映衬,造成蒙太奇的效果,既扩大了观众的想象力,又拓展了形象的表现空间。新闻摄影的“画外音”,通俗地说,就是新闻摄影画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是新闻六要素以外的信息,实际上是新闻摄影画面内涵的自然延伸,情感的含蓄表达,形象价值的升值。它不但是内容的补充,更是主题思想的深化和升华。新闻摄影界的老前辈蒋齐生曾提出,新闻摄影的形象之信息量如…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主要品种之一,是一种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性鲜明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中,如何处理好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历来是个重要的问题。一部好的电视作品势必要动用电视的多种表达方式,形成一个完美的综合视听休。 一、在电视这个视听综合艺术里,声音和画面同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对于一般电视节目,人们习惯上将各种构成因素归结为两大类语言: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包括画面的色彩、构图、影调、光效以及字幕信息等;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音效、音乐等可听手段。电视语言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