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然而,时下在目标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有所忽视。而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课型——试卷评讲课,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视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那么,在语文试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提出,教学不仅是学生感知、思维、记忆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兴趣、动机、情绪等情感升华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是对传统教学重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在进行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通常围绕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通过多年的自身执教或耳闻目睹其他教师的执教后,发现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知识与技能没有按既定目标落实,或表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二是过程与方法偏离确立的目标,甚至为求结果而不重过程、不讲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作法,要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在三维目标的落实当中,搞好“情感”引导教学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要如何才能恰当地体现和落实“情感”因素呢?  相似文献   

5.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  相似文献   

6.
张莹 《文教资料》2005,(26):181-182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三维目标,理清三维目标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达到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新课改.  相似文献   

7.
杨军 《四川教育》2020,(6):61-61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顾淑云 《语文天地》2012,(22):16-17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成了教学模式的三维目标。这三种目标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一味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忽视了情感的陶冶。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三维目标”明确规定,既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确,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的统一,可这种有机的统一却被不少语文教师误解为——每篇课文都得落实“三维目标”,甚至误认为每一篇课文思想教育的熏陶重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师牺牲了文本的“庐山真面目”,人为地给许多课文都贴上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于是,就有人感叹:“语文课堂教学肥了政治科的地,荒了语文科的田。”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是读背+抄写+课辅练习,有数据显示:80%以上的学生厌恶这种抄抄写写的重复式作业。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作业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效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续,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构成了有效教学的完整体系。所谓多维作业,就是依托小语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入手,革新传统的作业  相似文献   

11.
梁锦贞 《教育导刊》2005,(10):39-40
语文教学的整合非常重要。只有经过整合,才能使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感情、萌生兴趣。职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此,笔者在平时实践中,作了如下探讨。一、教学目标的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知识单元的教学,都应当体现三维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而融为一体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有一个更需要突出什么目标的问题,因为三维目标在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发现,教师们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上或顾此失彼,或相互割裂。有的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或脱离文本语言空谈阅读感受,或过度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3.
时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绞尽脑汁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教学目标中既有"知识与能力",又有"过程与方法",同时还不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不但有听、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本质的东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践认识等等都关系着课堂的有效性。广大教师应该关注语文知识、方法、技能,以本体性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并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一)“三维”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实质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别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个别课堂存在的问题,而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的表述上,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课程标准里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但它不像数学教材那样有例题,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三大课程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孩子与书中人物、教师、同学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投入语文学习、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了解朝夕相处的同学的思想。这是顺利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基础与前提,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跨世纪人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9.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