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项目以青海省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寒草地健康定量评价及生产—生态功能提升的科学问题及技术需求,统筹考虑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从人—草—畜—环境的综合系统出发,以草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为抓手,结合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三江源区二期工程建设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开展了高寒草地健康评价及生产—生态功能衰退与结构失调的整合提升研究。通过机制揭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在实验点、示范区和区域3个层面上结合高寒草地健康评价与退化草地治理工程,可视化诊断了高寒草地健康状态,定量分析了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因子贡献率,揭示了退化演替的生态过程及其特征,阐明了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生理生态学及繁殖生态学机理,驯化选育出适宜高寒草地恢复治理的牧草新品种,研发出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技术、高寒人工草地生产—生态群落稳定性调控技术,创建了人工草地分类经营与管理技术模式,对退化草地修复治理进行信息化管理,量化了不同恢复措施的生产、生态效益,系统开展了技术体系的示范与推广,兼顾基础理论探析、健康诊断评价、信息技术管理、关键技术突破及创新模式集成,形成适宜该地区的生产—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体系,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畜牧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地“石漠化”是指植被、土壤覆盖的草地转变为岩石裸露和砾石覆盖、土壤严重侵蚀、草地生产力下降的一种草地退化过程,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文章在滇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分类和程度分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石漠化”现状与景观特征实地调查,选取基岩裸露、植被覆盖、小生境组合、砾石含量、土层厚度和坡度6个因子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划分草地石漠化类型,将高寒草地“石漠化”划分为草地喀斯特和草地砾石化,通过构建石漠化程度指数模型RDI(Rocky desertification index),初步提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和图斑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层次分析法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和暖干化气候是导致高寒草甸退化的主导因子,贡献率为65.99%;伴随草地初始退化出现的鼠虫和毒杂草泛滥危害是加速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因子,贡献率为15.03%;人类不合理干扰造成的高寒草甸退化也不应忽视,贡献率为9.64%.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的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其中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E2)与控制放牧强度(E1),效益较好,组合权重达0.3007.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国土空间规划是用途管制的基础,用途管制是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的保证.青海省天峻县高寒草地占区域面积78%,分别坐落在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在青海省天峻县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对高寒草地进行了差异性用途管制研究,认为生态空间红线内的草地按禁止...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期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红 《情报科学》2003,21(7):730-734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常用的专家评定法以及模糊数学法相比,主观因素小,用之综合评价期刊,客观公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综合评价期刊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天祝草原景观格局分析及景观利用格局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军  魏伟  冯翠芹 《资源科学》2008,30(2):281-287
运用遥感、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天祝草原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ETM+影像为基本信息源,通过计算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分维数等指标,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形状及景观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草地与林地构成了研究区景观的主体,草地是整个景观的基质;研究区号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山谷到山顶依次按照城乡居民及工矿地~耕地一草地一林地一未利用地的分布顺序.据此分析,以物种保护为目标种,利用最小阻力表面(MCR)和耗费表面模型,借助表面扩散技术,构建了生态上较为安全的格局优化途径。格局优化法在水平关联的方向上为景观规划指出了一条生态学途径,是对传统的以适宜性评价为主导的生态规划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2000年综合类学术期刊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所采用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常用的专家评定法以及模糊数学法相比,主观因素少,相对要客观,也比较公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综合评价期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草牧业生产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对源区草牧业生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但草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寒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区域适宜的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技术体系,基于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区域功能耦合发展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源区退化草地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上述工作对推动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模糊综合评价的科学性,针对主观或者客观及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组合模型的赋权方法。该方法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分别确定的主客观权重为依据,以组合权重与得到的主客观权重之间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进而确定最优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城市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的城市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某市配电网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法是合理的,同时还验证了城市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配电网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实施了林草保护与修复、沙化治理和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生态工程区之一。其中,退牧还草简单有效且成本较低,在近20年的高寒草地生态恢复中广泛应用。长时间、大规模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工程极大地改变了下垫面状态,并影响着碳水热交换过程。团队通过典型生态工程对比监测和数据资源整合,系统研究了退牧还草工程地气间的碳水热效应,取得系列科学发现。(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重要的净CO2汇,生态恢复工程能够显著提升CO2汇40%~60%,水分多寡影响生态恢复的碳汇强度。(2)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是可观的CH4汇,草地恢复通过提升土壤通透性和阻断速效氮返还促进CH4吸收,恢复区总体提升约20%.高寒湿地整体是CH4的弱源,草地恢复通过增加维管植物传输氧化减少CH4排放高达50%以上。(3)草地恢复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并提升了土壤水分含量,退牧还草提升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湿地土壤水分幅度为1%~4%,土壤温度下降幅度为0.3℃~2℃。综上,青藏高原退牧还草典型生态工程具有显著的碳水热效应,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不容忽视。未来应进一步整合建立重大生态工程碳汇监测网络,依据水热组合对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客观评价珲春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采集310组土壤样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等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研究区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研究区各乡镇综合污染指数在清洁和警戒级别,污染水平较轻,但哈达门乡的Cr、英安镇的Cr和Cd超标率较高,达到10%以上。地质累积指数以吉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评标准,Hg的超标相对突出,在马川子乡地质累积指数较高,超标率达到32.4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小为轻微等级,只有马川子乡均值超150,达到中度危害等级,其余乡镇均为轻微等级。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11):130-134
针对以往研究中忽略评价指标之间复杂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其方法既能充分考虑受访专家主观认知,又能反映出统计数据所隐含的客观信息;采用最小偏差组合权重方法最大限度兼顾两方面结果,比使用单一权重确定方法更加合理,并为关联指标权重计算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以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韦少凡  华璀 《大众科技》2012,14(3):106-108
以南宁市隆安县为研究区,运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耕地的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选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因子权重值,并采用DEM分析确定研究区坡度、坡向等值,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叠加分析,得出耕地适宜性等级图,进而为确定最佳耕地利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理论的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对生态工业园进行多目标的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信息的不确切和不完全性,决定了评价系统的灰色性。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灰色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根据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多层次灰色理论设计了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实际问题,将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集成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以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通过设置协调性、效益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健康性、稳定性等7大类30个指标,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计算,该组合评价方法应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丁宁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资源科学》2010,32(12):2349-2355
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难度大、复垦效果不好及传统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权重确定主观性等问题,尝试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方法,应用生态位基本原理,计算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非均衡评价因素的优劣性,对其中劣性因素进行变权处理,用以突出限制性评价因素的制约作用,并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农用地方向复垦因其破坏严重而适宜性较低,主要限制因素表现为桩基础密度、保存耕作层厚度、平均挖损深度等;建设用地方向的复垦适宜性较高,综合适宜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此,建议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使用过程中加强土地破坏防控,调整现行政策中模糊之处,允许临时用地后续利用方式多样化,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企业信息化AHP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科舫  王章红 《情报科学》2008,26(4):485-490
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形成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弥补层次分析法中的一些主观缺陷,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可靠性;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的综合评价算法,能够有效应用于企业信息化评价中,评价结果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18.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资源科学》2009,31(5):884-895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斑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下垫面起伏较低则以草地覆盖度的轻度下降退化为主。草地退化时间过程特征的总体趋势是持续退化、后期加剧,前后两个时段对比可以看出草地退化比重和程度皆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退化面积比重净增9.86%。地形因素的影响分析亦发现,研究区高寒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500~4900m、坡度5~15°范围内的阴坡。研究区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而研究区人口和家畜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发生的最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将综合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癍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下垫面起伏较低则以草地覆盖度的轻度下降退化为主.草地退化时间过程特征的总体趋势是持续退化、后期加剧,前后两个时段对比可以看出草地退化比重和程度皆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退化面积比重净增9.86%.地形因素的影响分析亦发现,研究区高寒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500~4900m、坡度5~15°范围内的阴坡.研究区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而研究区人口和家畜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发生的最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