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清代词人纳兰容若词作的评价,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我们从王国维评价纳兰词的一段著名论断入手,以其中“未染汉人风气”为切入视角,能够看出汉文化对纳兰容若的影响及纳兰词未染当时词坛流弊及其词风“真切自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词始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时期,词渐衰微,平庸者多。至清代,词学重受文人关注。然而词家往往循规蹈矩,鲜有突破,故产生浮艳颓靡之风。而纳兰词的出现,就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纳兰词",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情真"。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词有一种"真切自然"的内美特质.这是纳兰天生至性的赤子词心的直接外化,是其政治上的壮志难酬和个人情感生活中不幸与痛苦的如实抒写,同时又和纳兰的文艺思想、创作态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香艳”是纳兰词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人们所忽视。纳兰词的“香艳”之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象、情境、色调的温软香艳和对前代艳体诗人情思语汇的借鉴吸纳。这种风格虽然为诸多因素所削弱,却对提高纳兰词的艺术品位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蚋兰性德的思想研究以及纳兰词的题材类型、创作特色、"哀感顽艳"词风的成因、纳兰性德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都有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和新颖而不凡的发现,总结过去二十五年纳兰词研究的成绩有助于深化新世纪的纳兰词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兰词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写景咏物自然流丽,直抒胸臆,天然去雕饰。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对纳兰词做出了极其精辟的论断: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第52条  相似文献   

7.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 ,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 ,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8.
纳兰性德词有一种“真切自然”的内美特质。这是纳兰天生至性的赤子词心的直接外化,是其政治上的壮志难酬和个人情感生活中不幸与痛苦的如实抒写,同时又和纳兰的文艺思想、创作态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饮水词》收录的近350首词作,属于婉约风格的约有300首。因此历来多数评家认为纳兰词的总体风格是清丽哀婉,应属婉约派。这个观点按历来词家分类的标准看,是有其根据的。但是知人论事要看全面,纳兰的占其词作总数十分之一强的豪放词,成就很高,也很具特色。这些词抒写了自己的壮志,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表现了纳兰对于现实政治的抱负,对于功名事业的雄心,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于友朋的深厚情谊。纳兰继承了我国七百年来的豪放词风,并为这个有影响有特色的流派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仅仅说纳兰是婉约派而极力推崇他的婉约词似乎不够全面,应开拓研究领域,认真研究纳兰的豪放词,认识他风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认识他艺术的造诣和成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纳兰。按历来词家的分类,苏轼是豪放  相似文献   

11.
北宋文人延续了花间词人“诗庄词媚”的词学观念,以婉约为正宗的主流创作思想在词学批评领域的集中反映便是诗词分体意识的逐步加强,和对传统词风的维护与坚守。虽然一代文豪苏轼力主词之诗化,开创豪放向上一派。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理论认可。  相似文献   

12.
朱彝尊诗学和词学的核心观点虽然都是醇雅,但在诗学和词学里的体现各不相同。诗学里的醇雅包括功能论上的言志抒情,风格论上的温柔敦厚而不愚,创作论上的以学问入诗。而词学里的醇雅在功能论上前后有变,前期和诗相同,后期则只是思想上的不淫邪而已;风格论上则强调统一的雅的风格;创作论上则尊重词的音乐性,固守词的音律。其中,功能论上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14.
韦庄和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人的词风有异有同:在产生背景及抒发感情的方式上,韦庄的思乡词异于李煜的怀国词;而在塑造典型抒情主人公形象及表达强烈主观感情色彩方面,二者又颇为相似。将韦庄与李煜的词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二人词风的异同,窥出词的发展传承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良信教授的诗词集《老骥长鸣》收录了作者近年所作诗词400余首。全书分13个部分,内容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令人目不暇接;体式有近体诗、古风、词曲、对联等,可谓诸体皆备,异彩纷呈;风格则质朴清新,充满生活情趣,极富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6.
宋季词史作品数量虽远不如诗史,但也卓然可观,别具一格。主要词史作品有:文天祥后期词、汪元量北行词、刘辰翁入元词和《乐府补题》等。词史之作同诗史之作比较,差异在于:一是诗史完整,词史零散;二是诗史具体,词史概括;三是诗史侧重在史,词史侧重在词。  相似文献   

17.
苏轼“以诗为词”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他们词论最大的共通性在于,都在努力地推尊词体,维护词体高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18.
清真词向以精工富丽著称有关.其实,清真词也善于白描,表现在言情体物之真切自然、情景交融,有的还在写实中兼有比兴象征的意味,有的则在叙事中运用白描为人物作传神的描摹.这些白描不仅出现在那些通体白描的词中,也出现于诸多精工富丽的作品.总的来说,北宋词更重白描,南宋词更多精工锻炼,在宋词由白描向精工的转变过程中,清真词起到了由北开南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色论”是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它萌芽于晚唐五代时期,“词为艳料”是这一时期“本色论”的重要内涵,北宋后期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是一家的“论点,阐述了词的特性,从而使”本色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色彩,“别是一家”标准志着这一论题的正形式,南宋时期的“本色论”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其主要倾向表现为推崇“雅正”。  相似文献   

20.
"尊体"是历代词史的核心讨论话题。唐代词有别于诗主要表现在配合燕乐而歌,五代时以《花间集》为代表,奠定了传统词学柔媚婉约的本色基调,北宋词人主要在内容上对词作新的突破,南宋词人则主要在词乐、词律上将词体与诗体区别开。清代是词学的总结期,集成式词学文献总集的汇纂、词韵词律的考订、杂体词的大量涌现,都表明词这一诗歌体裁最终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本文对历代词学家的尊体观念进行了概览式考查,给"尊体"说以一个比较明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