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莱布尼茨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所谓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他严格区分了这两种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实际上,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真理作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标志着思想图象与现实图象的符合与一致。根据来源的不同,真理分为反映性真理与创造性真理。反映性真理意味着主观符合现实,创造性真理则意味着现实符合主观。真理标准包括理论要件和现实要件。检验真理的直接途径包括感觉——理性分析和实践——感觉——理性分析两种类型。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同意逻辑证明是检验现代敖学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讨论了逻辑证明是一种实践活动的问题.因而本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逻辑真理问题是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哲学和逻辑学界对其一直存有异议,尤其是在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划分上存有多种看法。本文试图立足于现代逻辑哲学角度,从考察“真”的定义和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入手,对有关逻辑真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都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真理是它们之间相符合的重要哲学范畴。但是,逻辑哲学的真理理论却是一种与经典哲学完全不同的真理理论,因此,了解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将它与经典哲学真理观区别开来,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价值及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简要介绍逻辑哲学真理理论与经典哲学真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做出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是必然的、绝对的吗?这是逻辑哲学的重大论题。文章首先从历史上对逻辑真理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入手,然后对逻辑真理的必然性与相对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对真理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本文将对其真理观进行追本溯源,从影响产生真理观的天赋观念出发,阐释莱布尼茨的真理观的产生、内容以及本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析了命题之真与假的逻辑意义,并通过n个合取与析取命题,分析了蕴涵命题的模态意义,由此,揭示出多种蕴涵命题的真值函项意义。基于此,讨论了诸多逻辑关系词的经验背境及其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并说明逻辑真理并非全是必然真理,可能真理也是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真理的分类出发 ,简析了不同种类的真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蒯因对分析性和必然性的责难 ,对逻辑真理、分析真理、必然真理问题的关系作了考察 ,认为三者的外延及应用范围依次增大 ,前者依次是后者的子集  相似文献   

10.
真理论有别于本体论,真理没有本体论意义,给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把真理定义为客观真理和具体真理的统一,存在许多逻辑问题。真理只能被定义为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1.
蒯因的真理观是蒯因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讨论有力地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和语言学的逻辑真理理论,此讨论在哲学界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以蒯因原著为依据,以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探讨为中心,以蒯因真理观的来龙去脉和逻辑联系为线索,对蒯因真理观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2.
蒯因的真理观是蒯因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讨论有力地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和语言学的逻辑真理理论,此讨论在哲学界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以蒯因原著为依据,以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探讨为中心,以蒯因真理观的来龙去脉和逻辑联系为线索,对蒯因真理观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3.
从莱布尼茨到胡塞尔,西方哲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坚持区分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他们所持的先验论立场使两种真理步入极端化的两极。但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无论有多大的差异,二者在根源上却是一致的,都具有其实践本质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14.
奎因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教条,分析了经验论者对真理进行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划分的做法,强调任何真理都必然联系于经验事实。奎因的真理理论强调真理的融贯性,肯定了逻辑真理的可修正性和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哲学立场和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其理论在真理的定义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两类命题,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并在这二元思维框架内认为行而上学是无意义的,所以一定要“拒斥”行而上学。奎因突破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二元思维范式,向逻辑实证主义发难,将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有机结合,提出了逻辑实用主义学说。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学说主要有知识整体论、本体论承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科学进步的逻辑合理性模式把真理或逼近真理看作科学的目标,寻求一种判别知识进步,进行理论比较和选择的不变的方法论规则,通过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比较不同理论趋向真理而进步的程度。这种逻辑合理性标准导致一种纯粹累积的科学进步观,它完全不符合科学史的实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拉卡托斯尝试重建科学史,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使之能最大限度地说明科学史。但是,这一努力仍然囿于传统的逻辑框架,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的说明仍然离不开某种方法论。奎因以一种整体论科学进步观对逻辑合理性模式提出尖锐批评,从而为科学进步的历史合理性学说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哲学诠释学对真理主体性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诠释学探讨了真理的属人性、价值性与无限丰富性,深刻揭示了主体认识真理的动力机制,包括一系列理性因素(逻辑、作品、本文、语言、对话等)和非理性因素(体验、移情、先见、传统、权威等)的协同参与,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真理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逻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逻辑或逻辑真理本身是否需要辩护等问题上存在着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观。逻辑的实在论观点能说明逻辑真理的客观性、普适性和认识论价值 ,但需要精致化  相似文献   

19.
在真理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客观真理说”与“主观真理说”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弊端,就要从真理属性的多样性出发来认识真理的本质属性问题。真理的科学性才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0.
蒯因的逻辑真理观既不同于密尔的观点,也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者的观点.根据他的整体主义经验论,逻辑真理由于处在科学文化的核心部位,因而是不可反驳的.另一方面,根据他的整体主义经验论,尽管逻辑真理与迄今为止的总体经验是协调的,但依旧要接受后继经验的进一步检验,因此我们在未来经验的引导下放弃现有的逻辑而发明出另一种逻辑以重新组织总体经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新旧逻辑之间是异质的,只有“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