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同学接受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速度较好,能力较强。他(她)们可以在一瞬间辨别词语、句子的含义、正误和在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语感的奧秘所在。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同学的语感好。什么是语感呢? 在一般的教科书和论著中,语感常被定义为:“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这句话实际上只是对语感的一种解释,作为定义失之过宽。任何人只要识字都会对语言文字有感受(不识字的人对口语也有感受),但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要想娴熟地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领会,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感能力.  相似文献   

3.
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能影响人对语言文字的内涵和情感的理会能力。在阅读中进行语感培养,是课外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具有良好语感的人能感受语言文字之精妙,洞见语言文字之精髓,把握语言文字之理趣,步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  相似文献   

5.
李国华 《学周刊C版》2011,(3):113-113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和感觉.  相似文献   

6.
第一,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阅读教学内容摘要:在语言能力系统中,语感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感是人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有语言文字而弓『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感,需要切实弄清楚它的构成要素。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对于学习语文、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是人们对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学的一种心理反映。它侧重于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敏锐的人能从所读的语言文字中产生深切的感受。这种感受表现为形象的浮现,感情的反响,思维的活跃。一、敏锐的语感有助于准确把握教材。要上好语文课,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功在课前,才能利在课上。敏锐的语感有助于教师准确又迅速地在备课过程中,唤起自己一系列记忆表象和  相似文献   

9.
假设导读法研究(五)——“假设”与语感训练○黄桂林朱鸣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综合反映。叶老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10.
语感,即语言的感受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感,即语言的感受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感培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活是源,实践是本,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生活体验、言语实践.语感就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就是作为感受主体的人,对感受的对象--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产生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就是语感素质、语感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文素养,就必然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加以培养,并且是一种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有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和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指的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那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5.
<正>何谓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综合  相似文献   

16.
何谓语感?“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它是一种直觉地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堪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志。”“语感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人们在长期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是一种凭借言语经验.直觉地对言语做出敏锐的感受,瞬时性地感知和领悟语言。”所以语感培养重在培养“学道学诗.非悟不进”的直觉体悟。一种对语言认知的积累。由于没有固定的定性或定量的教学模式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感受、感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李宝发所谓语感指的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是朗读。因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而朗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语感呢?简言之,语感就是感悟和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老师所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敏锐和有较高品位的语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是新课标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感,就是语言素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文本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中养成的带有一种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领会、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训练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感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