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雪梅 《初中生》2007,(23):32-34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名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性情,砥砺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想象,还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下面就是2006年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2.
陆华 《考试周刊》2014,(61):28-28
本文分析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和成因,探索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指导策略和有效方法,以引导初中生增加课外名著阅读量,推动和促进名著阅读的有效开展,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诠释了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做人的总体品位。审视农村初中课外1小时名著阅读现状,正确认识课外1小时名著阅读的意义。合理采用有效的指导方法,提高课外1小时名著阅读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受到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培养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以下就是2005年部分省市和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试题:【例1】(安徽)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例2】(河北)②请你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明确而具体地指定了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读书中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呢?笔者想谈点做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该板块在"编""导""读"上分别存在着名著选篇不全面不合理,教师指导不科学不有效,学生阅读的时间没得到保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导读"的教学任务,推动新课改的开展,高中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导"的时机,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计划、阅读方法、课外辅读活动等方面加以指导;高中生应积极、有效地完成名著阅读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新课标规定,7—9年级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阅读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确定阅读计划,并且拥有260万字以上的课外书籍阅读量,要在每个学年内阅读2—3部中外名著。因此,文本量较大且阅读价值高的名著被初中教师们认为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在2017年"统编版"小学、初中语文教材的统一使用之后,对名著的阅读方法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指导,在每一册教材后附加了引导阅读名著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发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综合功能,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笔者对高中语文名著选文进行了简单分析,有助于名著导读教学的合理进行。同时,通过课内联系课外的拓展性阅读,从而实现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接手初三毕业班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学生的语文积累极度贫乏,另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根本没时间阅读课外书。由此,我深感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大力开展课外名著阅读迫在眉睫。然而课外阅读材料内容繁杂,深浅不一,所以,开展课外名著阅读需要统筹安排,系统规划。下面谈谈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语文课标中对课外读物的要求是:"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图书方面,课标给出了五大类图书,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和长篇文学名著。其中,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日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一、初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实施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课外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名著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艺术瑰宝,中学语文课程承载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九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虽然规定课外阅读量,但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不浓、方法欠妥当、习惯难于形成。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显示了高中生缺乏阅读名著的动力。本文对高中生的名著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崔爽 《文教资料》2013,(33):37-38
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要达到400万字的课外书籍阅读量。[1]小学高年级学生要熟练背诵60篇(段)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书籍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小学语文教学中已把名著阅读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文章主要以小学语文名著导读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实践探索”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小学名著导读的价值,探索出了小学名著导读的具体指导策略,力争通过研究名著导读,提高小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名著阅读方法,让学生从经典名著中汲取养分,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文学名著对青少年的心灵、人格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功效,它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品质、人格形成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不得浅尝辄止,容不得半途而废,容不得一曝十寒。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格外留心学生的阅读体验。一、名著阅读的路径1.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应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只有在充分保证阅读的基  相似文献   

16.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下,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其中初中部分必读10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拟从课内外相结合、读写结合、合理应用多媒体、多种活动促读等方面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教师课外名著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之下,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碎片化倾向日益明显,在快捷浏览、广博汲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出现了急促浮躁之风,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其不利。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生课外名著碎片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其优劣的解读,以构建中学生课外名著碎片化阅读的应对之策,着力于以学习力与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寻求重构我国学生的学习生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徐岩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99-101
高职语文教育应重视名著阅读,因为名著阅读能够滋养人的心灵,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通过阐述语文教育中名著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名著阅读实施途径,即应主要采取课堂有效激活、课外有机拓展、交流阅读感受、改革评价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他提到:我们这一代人读过很多俄罗斯文学经典,我就曾读过普希金、屠格涅夫、契科夫、托尔斯泰、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作品。阅读经典著作之重要不言而喻,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笔者以为给学生种植经典阅读"慧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