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响 《湖北档案》2010,(3):9-12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 谱牒,又有族谱、家谱、宗谱、房谱、家乘、世谱、会谱、统谱等不同名称。是一种以图表书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式。它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述其来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  相似文献   

2.
本溪地区的满族十分重视家谱,无论是官宦望族,还是庶民百姓,凡有族必修纂谱书,分家必抄录.望族富户修的谱书,规模较大,包括谱序、族源、谱系、祭祀、家训、典型、恩赐、命名定式等,寒门小户则用一张纸或一幅白布,按辈份依次填写祖先的名字,称谱单.过去,满族修谱书极为讲究,一般选在龙虎之年,每修一次,杀猪3口,由族中能文者撰书,印刷成书.后来续修家谱,仪式则日趋简单.近数十年来,虽因种种原因致使大部分家谱被毁,但幸存的家谱数量仍然很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为数浩繁的一种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其中蕴藏着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法制度以及地方史等方面的丰富资料,并含有大量可供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徽州目前存世家谱有2000余部之多,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二十几家馆藏机构,是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历史变迁的珍贵资料。《绩溪城西周氏宗谱》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其编修秉承了前代徽州家谱的编修理论与特点,不仅重视家谱体例的继承与创新,而且精于材料考证,辑录的文献体裁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对家谱在维护宗族秩序建设中的"敬祖、收族、睦族"功能进行了宣扬。  相似文献   

5.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一种以谱表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迁徙、繁衍和发展历史的特殊图书载体,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家谱除了记录家族关系以“尊祖、敬宗、收族”外,也有着“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和一些青铜器上就记载有家族的内容,尽管只是简单的父、子、孙、曾名录,却是最早的家谱雏形.家谱大盛于北宋,明清迄于民国,家谱编修达到高峰.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家谱,基本上是清代、民国时期的,明代以前的家谱,已属凤毛麟角了.曾听说本地虹桥镇某姓族还保留有一册北宋崇宁四年的古谱,卷轴装,我没有亲见,如果属实,则是国宝级的文物了,这不但是该姓族的传家瑰宝,也是平江厚重人文历史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6.
徽州家谱中有大量的印章,依印章产生在家谱上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原锈印和后钤印.原镌印大多反映了作者的姓名、字号、科举年、官衔、生平功业、情趣志向;后钤印种类极多,大多反映了宗族信息、家谱刻印及颁发、保管、递藏过程等情况.后钤印中的特殊钤印包括收藏售卖印、削籍印、族产税亩印等.家谱印章有着特殊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方荣 《档案》2014,(7):15-20
家谱至迟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适应于人类社会防止近亲通婚、私有财产继承和祭祀的发展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家谱的原生功能是"明血统,辨昭穆";其原始价值,一是防止近亲通婚,实现优生优育;二是保证私有财产有序继承;三是作为家族祭祀的依据。家谱的这些基本功能被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就成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宗法主义工具。家谱的基本功能和原始价值同时也派生和引伸出诸如普通史料价值,各种专业史料价值,民俗学、遗传学、遗传病学、图书目录学等多学科的资料价值,等等。当然,家谱的价值首先是由家谱的内容所决定的。宋代以前,家谱的纂修和使用都由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用以满足其统治需求,家谱的内容长期局限在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家族郡望等比较单薄的内容范围之内。宋代以后,家谱民间化,私人纂修家谱广泛兴起,家谱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具有谱序、题词、谱例、谱论、恩荣、祖庙、节孝、相赞、谱考、家规、家训、派世、世系、谱记、艺文等几十项内容,并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兴修谱牒之风。近年来,修谱活动又开始兴起。新时代的新家谱,虽然是对老家谱的传承,但时代不同、观念更新,兴修之谱也增添了诸多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谱牒是中国宗法社会中记述某一家庭世系演变和人物活动的书。谱牒是宗谱、玉牒的总称。宗谱又称家谱、家乘、世谱、族谱、房谱等;玉牒是皇族的宗谱。谱牒档案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而口述家谱比结绳家谱流传更为广泛、更为原始。其后随着历史进程,开始有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碑谱、塔谱、纸谱、布谱等;根据家谱可记载的内容可分玉牒、普通家谱、词谱、神轴等。谱牒档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格外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到东晋南朝时,各豪族为了维护和巩固门第特权,都十分重视对谱牒的编修,各大族…  相似文献   

11.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科渗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家(宗、族)谱,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为数浩繁的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的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史,族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家谱图书主要是记载家族发展的文化,它蕴藏着有关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等多方面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3.
钱云祥  李瑛  黄萍 《浙江档案》2003,(10):25-25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据对图书馆、博物馆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存世的谱牒有五万部,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6,(Z1):127-128
<正>谱牒档案是档案的一种类型,谱牒档案是指以一姓一族的历代繁衍世系为纲,记载该姓氏和系族的来源、繁殖生息、婚姻状况、任务事迹、迁徙状况、分布范围等等情况的档案资料。关于谱牒档案的起源,一般认为应当是在文字出现以后,即从殷商时期开始,这一时期文字开始出现,以文字形式记载家族事件成为可能。还有人认为,牒谱档案出现的很早,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史记·夏本纪》中就记载了夏朝的世系、祭祀表谱和贵族家谱。事实上,文字出现以前的牒  相似文献   

15.
耗时三年有余,全省数以百计的人参与条目撰写与编纂的《浙江家谱总目提要》将于今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全书著录谱籍浙江的家谱12000余种,其中约一半收藏于省内,外省及海外的收藏也占了一半,另收录有浙江省内收藏的谱籍外省市的家谱约500种。著录的姓氏299个,除汉族外,还有回族、畲族等少数民族的姓氏。  相似文献   

16.
“影”作为家谱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记录一个家族的血缘传承和敬宗收族方面,与家谱有着同样的作用,但在具体形式、使用方法和实际功用上与家谱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影作为家谱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记录一个家族的血缘传承和敬宗收族方面,与家谱有着同样的作用,但在具体形式、使用方法和实际功用上与家谱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图书馆及所藏的中文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谱学会图书馆简介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创建于一八九四年,总部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东北庙街。家谱学会的会员有:国际档案理事会、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美国图书馆联合会、美国家谱学者协会、美国缩微胶卷联合会、美国历史学会、亚洲研究会和口述历史学会。 家谱学会设在盐湖城末代圣徒耶稣基督教会二十八层高的大楼内,其行政管理办公室和  相似文献   

19.
湖南少数民族家谱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霖 《图书馆》2006,(5):49-51
在湖南51个少数民族中,只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10个民族人口较多,并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氏族。与汉族家谱相比较,湖南少数民族家谱普遍讳言所出而攀援汉族华胄,同时体例也较为简略,所录丁口不多,首修年代也较晚。一些氏族还得聘请他族人士主修族谱。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与建设》2004,(2):39-39
日前,一套(18册)清代同治年间的望族家谱——无锡寨门严氏族谱被无锡市档案馆征集进馆,该谱是被岳飞誉为“严族至室”的宋代严氏宗谱的续谱,已珍藏了140多年,对研究地方文史具有较高的价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