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科学背景由于缺乏实用化、精密化激光源,深紫外波段科研装备和前沿研究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全球已有的几种深紫外波段激光源,如准分子激光、气体高次谐波、四波混频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对装备配套使用都有较高的基本要求。因此,目前全球深紫外波段科研装备主要使用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等非相干光源,但这种光源能量分辨率(谱分  相似文献   

2.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11,(21):80-80
10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学家利用独创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深紫外棱镜耦合技术,已成功研制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前沿仪器设备,居国际领先地位。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指输出波长在200nm以下的固体激光器,与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光源等现有光源相比,具有高的光子流通量/密度,高的光子能量精度等优点。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DUV—DPL)是输出波长在200nm以短(DUV)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固体激光器(DPL)。中国科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KBBF晶体,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0):F0002-F0002,I0001
2013年9月6日,由中科院理化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在北京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8):61-62
导语近日,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装备,不仅是全球首创,有望使我国科学家在一系列前沿探索中占据主动,更能推进我国尖端科研设备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国科学院整合理化技术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科研资源,圆满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形成“材料-器件-装备-科学研究”完整的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SiO2 Opal模板中填充钛酸乙酯制备TiO2光子晶体,观测到光子晶体带隙位置的移动达62 nm,并发现光子晶体的有序度随填充率的升高而下降。向聚苯乙烯Opal模板中填充钛酸乙酯,制备成当时填充率最高、带隙最短的紫外波段TiO2反Opal光子晶体 (中心波长~380 nm),并根据测量的其透射谱估算出其填充率约为12%,即Opal模板孔隙的50%被填充。本文还对二维 PPLN光子晶体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高压极化装置和电压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外加电场极化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晶格形状二维 PPLN光子晶体。利用二维PPLN的二阶准相位匹配,测量了其对1.064 mm激光的二次谐波转换效率,并研究了晶体的温度、激光的入射角度及占空比对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影响。利用矩形晶格实现了多方向、多波长倍频高效输出。  相似文献   

8.
<正>物理所国际合作实现中红外波段高平均功率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魏志义研究组一直致力于超快激光的研究,最近该研究组进一步与德国及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合作,利用100 MHz重复频率的高平均功率薄片飞秒Yb:YAG激光作为驱动激光、LGS作为非线性差频晶体,成功产生了平均功率0.1 W、脉冲宽度66 fs、波长覆盖6.8—16.4μm波段的中红外飞秒激光,第一次从该波段得到了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的相干辐射。该结果不仅比目前这一波段最新光学频率梳的单个梳齿平均功率高2—3个量级,而且在11.5μm波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9-669
全光纤激光技术是目前备受科技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大功率全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稳定性高、免维护等优点,它在工业加工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竞相开展了全光纤激光技术的研究。西安光学精密机械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光纤激光研究团队在全光纤激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制的全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超过1000W,  相似文献   

10.
陈创天材料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2010)“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自主研制工程”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2006~2010)。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激光是非常优秀的光,作为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应用于各个领域。据说激光照射到30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光斑都不到两千米宽。激光为什么有这么优秀的品质?因为组成激光的光子就像个头一样高、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兵一样,列队整齐、步伐一致地向前走,换句话说,激光中的光子  相似文献   

12.
马靖  顾学军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1053-1058
首次报道了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氯苯分子(C6H5Cl)在240-250nm紫外激发波段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实验获得母体离子(^112C6H5Cl^+)和一些主要碎片离子的分质量光谱,以及它们在240.5nm和248.6nm两种激发波长下的光强指数。文中对母体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波段范围内,氯苯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1A1(S0)跃迁至激发态^1B2(S1),激发态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而电离,产生母体离子^112C6H5Cl^+;母体离子直接解离而生成碎片离子^77C6H5^+。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51C4H3^+和^27C2H3^+则是母体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然后通过快速的内转换而形成。在该波段范围内,氯苯的最佳检测波长为248.6nm。在该激发波长下,氯苯的探测限能达到到ppb量级。  相似文献   

13.
胡云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96-297
根据瑞利散射和米散射理论建立了大气散射的模型,确定了米散射和瑞利散射的体角散射系数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对于波长为266nm的紫外光,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的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及后向散射比,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波段具有散射强度大,探测距离短,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可以用于近距离的大气分子探测。这些仿真研究对紫外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9,(1):5
我国科学家近期研制出一种能产生极高功率深紫外激光的晶体——KBBF族晶体,用这种晶体研制的激光电子能谱仪,可用于观察超导体在超导态时的一系列新现象,为高温超导体的机理研究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谭毅 《大众科技》2012,14(4):6-8
运用频域有限元法研究了金属铜介质柱构成的二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通过改变铜柱形状和大小,研究了晶格常数为200μm的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的TM模、TE模的禁带特性。选取金属铜为介质柱,空气为背景材料,对正方铜柱与旋转45度正方铜柱进行了大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传输特性随着介质柱形状和填充率的变化而变化,且TE模和TM模带隙差异很大,波段并不相同,这为THz波段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反射器、极化器的开发与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或合成的激光染料多达几百种。其波长覆盖范围从3300(?)的紫外波段直到11000(?)的近红外波段。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设法填补波长覆盖范围的“空位”:一种办法是合成新的高效激光染料(?);另一种办法是调配适合激光振荡的混合染料。混合染料的荧光谱和激光调谐特性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荧光谱具有单峰值的混合染料,混合成这种染料溶液的两种单一染料的荧光谱峰值波长相差不大,荧光谱有重迭区,因而混合染料的荧光谱峰值处于单一染料峰值之间。峰值位置和大小随两种染料浓度的配比  相似文献   

17.
信息物理     
正我国首次利用激光产生反物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沈百飞等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超快正电子源,这一发现将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该研究发表于《等离子体物理》。飞秒拍瓦激光装置和高压气体靶相互作用后产生大量高能电子,高能电子和高Z材料靶相互作用,由韧制辐射机制产生高强度伽马射线;伽马射线再和  相似文献   

18.
太阳紫外辐射是位于X光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辐射,它的波长介于100nm~400nm(nm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之间。科学家根据波长把太阳紫外辐射光谱分A波段(320~400nm)、B波段(280~320nm)和C波段(100~280nm)三部分。由于C波段的太阳紫外辐射受到平流层内臭氧层的强烈吸收,几乎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太阳紫外辐射A波段和B波段却能穿过大气层直射地面,对人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适当地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其包层和纤芯位置分别引入6个大空气孔和6个小空气孔,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光纤的双折射、有效模面积、非线性系数和色散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光纤包层孔间距为1.0μm时,在1.55μm波长处获得了2.60×10-2的高双折射,在x、y偏振方向分别获得了39.08 W-1·km-1和47.53 W-1·km-1的高非线性系数,且该光纤的零色散波长位于近红外波段。这种高非线性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在非线性光学、偏振控制和超连续谱产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钱德拉深场是河外X射线巡天中的佼佼者,在多波段观测的有效补充下,对于我们深刻认识0.5~8keV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源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这些源主要是遥远的活动星系核、星暴和正常星系。本综述(1)提供了钱德拉深场的背景信息;(2)概括了X射线巡天观测近20年来的一些重大研究进展;(3)重点介绍了来自钱德拉深场的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最新科学成果,包括发现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形成的磁星所驱动的X射线暂现源、活动星系核光变、物理和统计、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协同演化、星系X射线双星辐射演化以及星系群普查等;(4)总结了一些重要的开放性问题与未来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