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教育学百年(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第三阶段(1949—1956)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0月1日...  相似文献   

2.
1949年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  相似文献   

3.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9,(15):102-110
新中国教育建设起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宣布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10,(4):92-9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德育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 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教育地位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9.
History 10月     
1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一场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的重要会议正在进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的决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1.
1949年颁发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指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的合作化运动,是在改革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的进一步深人,中国农民终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尽管以后在经过农业生产初级社到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关系变革走到生产力前面的"左"的失误,但自从农村工作六十条出台后,中国农村经济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亦得到了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49年门…  相似文献   

13.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主持起草了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并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收入《周恩来选集》上卷的《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这篇著作,就是这个报告的摘要)。会议热烈赞同这个报告,并在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通过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是在彻底粉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国家机器后新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完全新型的国家机构。它的建立时间之快,规模之宏大,机构之完备,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一、《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规定新一届政府的基本框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成人教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当年,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对农民教育进行了安排,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  相似文献   

16.
最近学习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老一辈开国领袖们的相关文章、讲话,接触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基的历史性文件,发现人教版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现予以指出。  相似文献   

17.
课型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解放军突进中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国民党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 (二)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的成功对于改变整个战争形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2.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民主  相似文献   

18.
宪法大事记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二、要求学生认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 2.难点:对中国革命胜利基本经验的理解。教具准备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机片,《开国大典》电影剪辑。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成人教育曾被称为工农教育,又称业余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范围的扩大和形式的多样化,它被正式定名为成人教育。1949年,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