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三国演义》在艺术地再现风云变换的历史的同时,也再现了在政治利益冲突之时所产生的众多的冤假错案。这些冤假错案涉及面广,涉及人物众多,具有典型性。本文重在对这些冤假错案进行分类,并探讨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以帮助读者认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08,(10):21-22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如果不仔细辨析,这些知识点特别容易混淆。本期所刊发的文章,分别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来帮助同学们辨析政治学科中的易错知识点,以更好地备战2008年高考。  相似文献   

3.
杜甫与吃饭     
杜甫诗中直接和间接涉及到吃饭的诗大约有一百多首。这些诗在生动地再现当时广阔的时代画面的同时,也展示了杜甫艰难的心灵苦旅,多侧面地折射出了杜甫真实的自画像,并且对同类题材的作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游戏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不仅影响网络游戏产业的进一步成长,同时对社会和众多个体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些伦理问题,仅仅依靠网络游戏产业的努力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行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涉及到众多因素。建国以来,意识形态上的敌视和政治上的排斥是无罪推定原则实行的最大障碍。此外,我国的行政权过于强大,司法权不独立,法律规定不彻底,这些都是导致无罪推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无法有效贯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处理冤假错案工作经历了酝酿萌发、初步展开、重点突破、全面完成四个阶段.党内外围绕处理冤假错案的步骤、原则、范围和后果等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加快了冤假错案处理工作的进程.总结这些论争,对于今天解放思想、正确对待党和国家前进中遇到的论争、加强执政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一项涉及众多学科的高新应用技术。它在教育训练方面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教育训练场景的再现。以某综合训练场为实例,利用Creator和Vega软件实现了虚拟训练场的三维重建,并完成了训练场实时漫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其他众多原因,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充斥着歪曲变形的中国形象,这些作品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格等。我们在面对这些扭曲的中国形象时,认识其不合理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本文采用形象学的方法对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作品中中国形象加以分析,以揭示其不合理性及其当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一些刑事案件的判决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一些冤假错案成为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沉重话题,使民众对刑事判决丧失了信心。我们应该如何去减少这些冤假错案的发生,使民众重新树立对刑事判决的信心,已成为我国当前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审美对象的世界关涉再现和表现这两个世界。前者涉及世界性结构问题,后者涉及现象学还原问题。表现是再现的可能性,再现是表现的现实性,两者互为基础,表现因再现构成一个统一世界,再现因表现成为一个活力世界。  相似文献   

11.
《姑妄言》与《三国演义》有可比性。它不但同样有政治历史内容,而且包含着从《三国演义》继承下来的遗传因子,但更有巨大的变异,这就是历史的文学化,题材的生活化,是从历史演义转向演义历史。《姑妄言》对《三国演义》的正面模仿颇多,但没有创造出新的精彩,倒是它对《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反学,有出蓝胜蓝之妙。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实践家。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的一系列战争智慧,如造势、用术、谋攻、妙算、诡道、用间等。诸葛亮更是以其富有远见、多谋善断而卓越不凡。在三国演义的诸多人物中,诸葛亮凭借其复汉兴刘的坚定信仰,卓然不群的政治才能,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军事才干,以及忠公体国、清正廉明的品行所展示的人格魅力。在与曹操的“汉贼”、“奸雄”、“谲诈”的人品映照对比中,更加凸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光辉。所以备受后人的敬慕和爱戴。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社会动乱,劫质现象较其他社会稳定时期较为普遍,被劫持的对象亦较广泛。劫质主要是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三国时期的劫质现象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并且与当时的忠、孝、信等社会伦理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关系复杂。魏、蜀、吴三方势力在使用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采用了恐怖手段如刺杀、劫质等打击对方,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曹魏势力最强,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深受其害,但也制造了一些恐怖活动。曹魏针对当时所出现的恐怖行为,制定了打击恐怖活动的法律,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下三分的政治设计并不始于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也不止于三国时代,还应包括东晋十六国的东晋、前秦、前燕之鼎立,南北朝后期的梁陈、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之鼎立。北宋以前的分裂形式,体现出从东西二元到三方鼎峙到南北分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再复先生违反一般常理,对春秋战国政治文化史和三国时代政治文化史进行曲解,否定代表中国文明的一大批经典著作,把中国古代文化史抹得一团漆黑;他硬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统治中国人心,把中国人引向“地狱之门”,以至于现在仍然生活在地狱之门;他批判否定夺取生辰纲的义举;他还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该把孔夫子作为批判对象:这一切究竟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李劫在《论毛泽东现象的文化心理和历史成因》说,毛泽东“挟《水浒传》之风,怀《三国演义》之技”,“把梁山好汉的谈吐诠释成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才明白原来刘再复是在借着文化批判之名替李劫的政治批判作阐释。  相似文献   

17.
“祭酒”在秦汉时期作为礼仪长期存在,在战国和西汉时期又以尊号的形式使用。王莽改制崇儒尚师,设九“祭酒”。“祭酒”随之成为王莽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均有设置。王莽“祭酒”官职的设立对东汉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东汉“祭酒”作为官职后缀涉及军政多个方面,既可是朝廷官职,也可为三公府吏。三国时代在东汉官制基础上,又设置了多个军职和行政“祭酒”。从先秦到三国时代“祭酒”从尊号转变为实际的官职,范围和职能也有大的变化,成为一个官职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三国文化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即所有文化现象为源头的历时态嬗变、敷衍和演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和文人们,在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三国的同时,又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诠释甚至创意着三国,三国文化不断地浸润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文化旅游是指以三国文化为载体发生的旅游活动。作为旅游资源,三国文化属于人文资源。对于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必须破除历史文化至上和打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是零星景点多,联动互动少;历史文化论说多,旅游科学思维少;传统开发经营多,现代文化创意少。  相似文献   

19.
州郡领兵制度是指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地方军政组织形式,是以中央军事将领兼领地方官,或者以地方官加军号领兵为形式的军事制度。这一制度产生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是三国割据鼎立形势在地方政权上的反映,是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在政治、军事上分权的要求和体现。  相似文献   

20.
解罗贯中及《三国志传》底本原貌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现存资料,罗贯中创作的小说,原来都叫“传”,并无“演义”之名。所以,罗贯中写作的《三国》小说,应是《三国志传》的底本,而非《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的生卒年以定在1320-1390左右比较符合实际。《三国志传》接近于罗贯中的底本。从总体上说,罗贯中的《三国》底本,比起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要粗糙些,但某些段落却比嘉靖本写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