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年来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字思潮既是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同时又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作家对生活的想象和感受。20年来的文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同时因社会形态和文学形态的变化关系,而形成了“新时期”文学与如年代文学两个呈现出对照的发展时期。前一个阶段,人道主义文学或人的文学构成了主潮,后一个时期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世俗化倾向成为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发人的灵性,促使人能够反思人生,培育人的精神自觉能力,提升人的生命境界.与此相关,文学是人学思想必须成为大学文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非常遗憾的是,受到当今世俗化社会实用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的强势殖民、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当前中国大学过度的行政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文学教育存在着彻底的去人学化倾向,知识主义、技术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黑雾笼罩一切.因此,必须尊重那些对大学文学教育的再人学化作出贡献的学者,吸取他们的经验,能够真正地扫除去人学化的迷雾,让大学文学教育能够重新激发我们民族的想象力,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在文化转型期呈现种种文化特征,而文化对文学又起着积极的作用。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促成了中国文学的世俗化倾向。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中国文学的世俗化又有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会政治功用价值和审美乐功用价值构成了古代文学功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这两种功用价值也是当代文化对文学的基本要求,因而古今文学功用价值论具有相通的特点。这种相通使古代文学功用价值论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挖掘整理古代文学功用价值论有助于当代文学功用价值论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特殊年份,而2009年又是“当代文学六十年”的花甲纪念。在2008年与2009年之交回顾“新时期文学”的“当代性价值”,目的在于对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进行综合地分析与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新时期文学同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主潮性",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特点."新时期"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全球化语境的影响,真正的"文学"开始."九十年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文学层次、文学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爱芹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52-53,61
在新时期文学中,爱情神话遭遇了全面的挑战.新时期情爱文学在挣脱加在爱情上的种种束缚、呈现一种自由解放状态的同时,也舍弃了经典爱情的审美特征,而变得功利化、粗鄙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诗自发轫起便饱受西方各种诗歌美学思想、诗歌思潮、诗歌创作技巧的洗礼,中诗西化严重削弱了中国古典主义诗歌审美传统的历史地位。时至当下,诗坛喧嚣浮躁的镜像反射了诗歌美学走向非理性的狂欢化时代,传统诗意岌岌可危。对中国当代禅思诗歌审美上主动回归本土之解读,对当下艰难的诗、禅圆融态势之探析,更兼以对当代禅思诗歌发生的功用之阐释,不仅有助于匡扶当代诗歌趋于理性风向,亦有助于禅宗美学思想的当代传承与流变。  相似文献   

10.
一、新时期文学主潮的启蒙主义性质新时期文学主潮是启蒙主义的,这一点,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多数学者虽然肯定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主义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只是把启蒙主义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当作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情况与对五四文学的定性是一致的。那么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该如何界定呢?有的学者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性质不作界定,只是进行具体的描述,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更多的学者沿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来界定新时期文学主潮,这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