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萍 《青年记者》2012,(15):43-44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下面,笔者就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博传播平台拓展新闻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互动功能吸引网络受众,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等作一探讨. 利用微博平台,拓展传统媒体信息来源渠道,强化采访功能 美国有研究称,70%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现都始于微博.在中国,从2009年微博诞生至今,微博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李开复离开谷歇中国"、"方舟子炮轰唐骏造假"、"郭美美炫富"事件等社会热点,无一不是从微博发端而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2.
就目前地市报的情况来看,与本地新闻版面相比,许多时事新闻版非常薄弱,稿件零散,内容大同小异。而一些地市报的时事编辑也仅仅满足于从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随意选取一些,将版面填满。虽然地市报由于时事新闻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时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很强,每分每秒都在更新,需要大量的新闻稿件和信息来源。这时网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最快最新的新闻资讯打包呈现,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网络微博的产生和使用促进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和应用,新媒体和传统广播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不到两年的时间,微博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就迅速走红.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为了适应这种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微博版或栏目.这些栏目一般设计成网页格式,使用网络语言,将微博元素嫁接到版面,成了有"报纸特色"的微博,或是有"微博特色"的版面.其实,在模仿的背后,报纸办微博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传统媒体该如何看待国内微博的发展现状?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微博开发新媒体空间?  相似文献   

5.
向受众提供既多又新的信息.这是所有传媒的共同追求,报纸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与其它传媒相比,报纸的时事版应有一些下同的处理方法,这也是由报纸时事版信息来源与版面大小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地方报纸时事版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新华社每天播发的100多条、近15万字的稿件,有些报纸还另辟其它的信息渠道;时事版编辑的日常工作便是将各种渠道的稿件通过加工,以版面的形式体现出来,对开报纸的一个整版扣除标题与照片位置,每版充其量只能发7千到8千字的文字,因此时事版难免产生一个矛盾:信息来源远远大于信息载体,更何况,一般而言,时事版少有整版的天地,俗话说:无米之炊、巧妇难为. 其实,米多锅小,同样棘手,笔者依照自己编辑时事版的经验,认为如要化解这一矛盾,不妨采用下几项方法.第一、选稿时要将党性原则与读者需求原则结合起来办报首先要讲党性、这是新闻宣传时时要遵循的基本前提.这一点在时事版编辑过程中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大事不能遗漏, 所谓大事,主要包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政治活动大政方针的出台,影响较大的国际国内突发性事件等等,由于这些“大事”反映了国内与国妹政治的基本走向,所以应强化处理.但不同地方的报纸又毕竟拥有不同的读者群,因此,在遵盾“大事不漏”这一基  相似文献   

6.
小小的微博可谓"微言大义",甚至很多媒体记者把微博作为信息来源的重要出处.但人们在关注微博信息传递迅速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姜嵘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32-13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也意识到微博对传播方式和话语空间的重要影响,纷纷利用起微博这一平台.微博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受益.传统媒体不但可以扩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也可以发布信息,跟踪事件并且与受众互动.本文首先对微博的媒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博平台;最后以电影《搜索》为例,探讨传统媒体与微博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微博报道的三种方式1.把微博作为重要新闻线索来源许多媒体及其从业者都积极通过微博搜索及转发功能,完成新闻线索收集和突发事件报道.今年发生的许多热点新闻,如"郭美美事件""抢盐事件""南京梧桐树事件"等,均是微博的现场爆料引发传统媒体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这个复杂和难以监管的信息环境下,微博遭遇到了著作权问题.而知识共享协议作为一种“保留一些权力”的著作权授权方式,被广大微博用户所认可,为解决微博用户著作权问题提供了可行之道.论文阐述了微博用户著作权的相关问题,对知识共享协议作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如何利用知识共享协议解决微博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报一版,是其后各新闻版的龙头,也是透视党报质量高低的主要"窗口".长期以来,党报一版稿件普遍存在领导活动多、会议多、程式化内容多而新闻少的问题,这是党报一版改革的最大瓶颈. 通过两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北京日报>一版找到一条强化新闻的有效途径-用各种形式的新闻导读解决新闻含量低的老大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标题为主的导读形式得到读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以下简称《全书二版》)的编纂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全书二版》的编纂代表了我国百科类书籍编纂的最高水平。本文在《全书二版》稿件流转进度和稿件流转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对《全书二版》稿件流转工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稿件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海菁 《新闻界》2005,(2):133-133,107
提供各类信息,让读者从中把握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是地市党报时事版肩负的使命。目前,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是新华社稿件。乍看之下,每天有数百条稿件可供选择,来自天南地北,方方面面,内容丰富,美不胜收,编排好时事版,应该不是难事。然而,由于多数时事新闻美则美矣,但与读者关联度不高,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反而造成了新闻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基于微博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内容的自主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读取手段的简易性,越来越多的纸媒在应对微博带来的挑战时,更多地将之作为一种媒介与资源,纷纷探寻与微博完美结合的路径,诸如开设官方微博、记者编辑开通微博、开设与网络事件相关的版面等。《中山日报》也进行了上述尝试,并借2011年12月30日改版之机,将原来的网事版升级为微博版,将之作为常设版面之一。作为该版的责任编辑,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如何经营好地方党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化媒体,在高校图书馆界已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微博在内容日益丰富、粉丝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建设缺位、发布来源单一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看到报纸上自己喜欢的栏目,就像品尝了一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今天,用优秀版面、栏目吸引读者,已经成为纸媒获得口碑的重要手段.让本土文化唱主角 "记忆"版创办之初,稿件、照片来源范围狭窄,编辑在报刊和网络上转载或摘录一些记忆类作品刊发.一些读者颇有微词,称"记忆"版是"二传手""文摘报".偶尔也有一两篇切合本地实际而发的特稿,但因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并未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周学泽 《青年记者》2007,(24):46-47
目前,大众日报观点版新闻时评稿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社会通讯员来稿,一是编辑部评论员写稿,二者大概维持8:2的用稿比例——社会来稿占版面用稿的大头。  相似文献   

17.
姜巍 《今传媒》2013,(5):33-35
本文以部分大连政府机构微博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发文数量、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对评论是否有回复等多个指标对政府机构微博进行考察,了解大连地区政府机构微博运作情况,并就地方政府如何提高微博使用效果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译林出版社《人类文明史》项目为例,分别从寻求外部支持、搭建编译团队、规范体例、解决稿件质量问题、坚持完善三审三校几个方面对大型引进版图书翻译出版工作的流程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建 《青年记者》2016,(31):39-40
媒体的融合发展深刻改变了奥运会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四年前,在伦敦,中国记者根据各自媒体属性提供相应种类的稿件即可;今年,到了里约,在原有工作外,几乎每个中国记者都承担了为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供稿的任务,稿件形式涵盖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  相似文献   

20.
党报的线索     
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从事采写工作的第一步.对一篇优秀稿件来说,找到一务好线索预示着成功了一半.1999年笔者刚参加工作时,苦于找不到适合本报的线索,晚上做梦都在想线索.后来,我找出近期半年的大众日报,逐天研读政教版和经济版的头条稿件,每篇都写读后感,同时勤往县乡跑,终于改变了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