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国家义务教育德育质量监测常态化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成为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评价素养既要体现学科共性,更应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个性,即内化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层面的学科教师日常评价行为的一种品质。为此,从评价理解、方法选择、工具研发、结果解释、交流应用和反思改善六个维度,尝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评价素养结构,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评价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效,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多元评价模式是提升学科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基于学科的德育目标,创设多元评价模式,进而明确学生德育方面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最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提高进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要反思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总体来说,应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生...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旨归。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素是数量与质量,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存在专职教师比例过小、教师教学胜任力低等问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编制数量少、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薄弱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系统未形成等因素,制约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优化专兼结构;加强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培养,主动储备优秀师资;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为教师职后素养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人文性学科、思维性学科,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表达互动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探究。在新课标引领下,教师可以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适时引入“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围绕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尝试解决,亲身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领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内涵,培养创新思维,有效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南京与无锡两市244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教研参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自主性参与,互动性参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相比观摩式教研参与,承担公开课展示的主体式参与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比在学科比赛中市级获奖,省级获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并不显著;是否专职任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儿童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渠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呢?要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京与无锡两市244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教研参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自主性参与,互动性参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相比观摩式教研参与,承担公开课展示的主体式参与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比在学科比赛中市级获奖,省级获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并不显著;是否专职任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也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落实到教育领域之中,凸显出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素养形成。政治认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其他素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政治认同培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文章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政治认同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是一门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合理引导的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法治素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法治观念及道德准则的了解,促进其品格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虽然是一门单一学科,但是其所涉及的其它学科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如果仅仅限于本学科教材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习得,也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吴叔君 《教育》2024,(8):19-22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责任意识确立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课标》中旗帜鲜明地倡导议题式教学,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指出了一条明确的路径。本研究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从议题式教学的开展情况,教师、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与学的现状等几方面了解指向责任意识培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议题式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突出"立德树人"的课程使命和价值追求,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由此看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其学科内容教育价值的实现尤为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认同感,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发展逐渐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特别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来说,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小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智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形式单一,气氛沉闷,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设法构建趣味化道德法治课堂,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并在课程学习中增强实践智慧,探索大千世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小学道德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去构建"童趣课堂",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去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育人规律、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价值引领和行为引导,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以此来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心得与教育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天津教育》2021,(2):30-31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培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做到"德"与"法"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的理论教育。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一些明显存在的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课程和教材理念的把握,及时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小学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德育,以德育促教育,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实践不足、法治教学枯燥、文化渗透匮乏等方面,为提高德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现存问题入手,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德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强化情感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德育渗透。文章分析了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不足,探索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善文 《天津教育》2022,(22):107-109
<正>目前,在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虽然是一门独立且单一的学科,但是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依然可以学到非常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如果教师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仅限于对道德与法治的课本理论知识的梳理,无法彻底满足现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需求,那么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将无法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愉悦。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进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积极融合各项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是呈现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有效路径。基于时代发展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统编教材改革,以儿童成长中的主体关系为线索,分析教材内容基于不同维度的学段分布情况,整体建构道德与法治学科本体性知识。以此为教师解读课程标准提供具体的知识视角,助其明晰"综合性"学科知识,从而以全局意识理解和演绎课程教学,以扎实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树立专业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