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政课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双重特征。知识性凸显了课程的科学性,表明它是一门传递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课程;思想性凸显了课程的价值性,表明它是一门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并致力于将之升华为信仰的育人课程。本文从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具体分析思政教学如何超越过于重视知识教育的问题,探索由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升华的理路。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课程化建构,要塑造情感、态度、价值相统一的课程价值观,设定整体性视域的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以发展性学习组织课程各环节,形成以目标回归为指向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3.
林学斌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17-119+13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课话语建设是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要求,也是国内体制转型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下思政课坚守阵地的举措。马克思主义话语、价值观教育话语、传统文化话语、时代生活话语以及新媒体话语是思政课话语建设的五大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话语建设的理论指南。推动思政课话语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政课这五个方面的话语建设,使高校思政课话语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更具魅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感知、接受能力较强,流行文化易作为思想潮流受大学生追捧和传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展现社会文明,联系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课程,思政课教师应在注重基本社会常识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结合流行文化,丰富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使高校思政课成为普及社会文明知识和学习流行文化的平台。本文旨在从关注流行文化的必要性入手,在创新教学方法和价值观教育方面制定相应对策,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建构思政课话语体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面对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出现的多元复杂社会思潮侵占课程阵地、教材话语到教学话语转换存在隔阂、话语解释力建设仍须加强等问题,新媒体时代建构思政课话语体系,不仅要建强思政课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提高教材话语到教学话语转换水平,而且要关注思政课话语解释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建设,开创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望百年风华正青春,看"十四五"规划启征程。强国之梦,教育先行,思政课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近年来,"大思政"育人体系逐步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亦同向同行、协同发展。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发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时代强音,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走向21世纪,教育思想的转变,应着重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同时,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把外在价值观转变为内在价值观。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论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从三方面展开论述:思政课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文章的重点论述内容,提出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多元,偏娱化;教学内容缺少对多元文化的吸纳;教师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并提出解决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学内容要吸收多元文化精髓;增强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对传统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特征,探究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路径,对于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思政学科特点,本文重点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路径。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思政学科的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关于学生理解的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从教师学习的角度来看,思政课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化、构建开放式的思政课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李思学 《教师》2011,(23):21-21
成为学习型思政课教师是由课程的性质、教师的角色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等决定的。笔者认为,可以从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拓展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学习手段和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来打造学习型的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关键时期,广大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地位,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深入了解课程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知识观。  相似文献   

13.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思政课的价值性不仅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还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性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双重职能,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相似文献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要求,江苏高校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问题仍然严峻。虽然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中的贯彻体现明显有所加强,但在专业课、通识课特别是理工农医专业课中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这一理念和原则,仍未得到普遍重视与落实,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迫切需要落细落小落实。为此,应当从增强价值自觉、强化组织领导;努力打造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的"示范课程""拓展课程"和"支撑课程";深入营造"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进一步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和优化长效机制等方面推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的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课程通力配合、协同完成的重任。理顺思政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研究其难以融入思政课的制约因素,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性采用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新媒体手段实施核心价值观教学。同时,要探讨多平台、多途径和多渠道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机制,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吸引力,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设计是实现教与学有效转化的重要抓手,科学且清晰的逻辑思路是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追求的目标。高中思政课是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教材知识编排逻辑、教材知识学理逻辑、教材知识历史逻辑、学生学习认知逻辑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方可实现课堂教学逻辑自洽,彰显思政课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健 《江苏教育》2023,(20):89-90
<正>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教师来说,坚持价值引领可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引路人。对学生而言,强化价值引领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强化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侯飞  刘渭锋 《英语广场》2021,(10):70-73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英语课程思政必然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要求英语教师积极探索语言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润物细无声”地将育人理念融入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探析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措施提出四点思考:优化教学设计,挖掘课前、课中、课后思政元素;加强师资队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识;改编教材,丰富教法;优化英语课程的多维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1.思政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它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息息相关,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生活中要与他人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而在理论课程中,辅以适当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公共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2.学生成长过程,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即将所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