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冻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岩等介质冻融过程及相关的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特性和模式,及其在解决工程、  相似文献   

2.
1 项目首席科学家和执行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分院院长,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工专业,1984—1986年任美国陆军寒区与工程实验室特聘名誉研究员。长期从事寒区旱区环境、工程与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铁路、公路和矿山冻土问题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和冻土三维地带性规律;系统地解决了路基冻害原理、工程措施、养护方法等理论和技术问题,所著《冻土路基工程》…  相似文献   

3.
1冰川冻土学科研究的意义、面临的问题 1.1冰川冻土学科研究的意义 冰川冻土学科属于社会公益型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冰川、积雪、冻土的分布特征、性质和形成机理,冰冻圈的特征和动态变化预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和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冰雪水资源的形成及其变化预测;冰芯和冰盖内全球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和生态系统研究.应用研究重点立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计划,解决寒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灾害和工程问题,研究寒区自然资源的赋存规律和开发,寒区灾害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寒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2,(13):106-107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近两年的连续观测研究发现,在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路基多年冻土区,地表积沙对下伏多年冻土能起到保护作用。此研究结论不仅对研究沙漠与冻土之间的关系具有科学意义,而且对探索青藏铁路及其工程建设地区的冻土保护也具有应用价值。该成果最近发表于《科学通报》上。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项目简介项目主持单位: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项目主管:程国栋。首席科技专家:马巍、吴青柏。主要参加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铁第一勘测设计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甘肃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等。项目围绕青藏铁路迫切需要解决的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设立7个研究课题:青藏铁路建设中冻土工程结构稳定性研究、青藏铁路沿线路基冻融病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青藏铁路气候与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年寒区地下水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的寒区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由于特殊的低温环境,使得在寒区开展地下水赋存、运动和演化研究的过程中,比较倚重于试验基础。梳理分析可见,有关寒区地下水的试验研究可以大致归结为如下四类。①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热盐迁移试验,这类试验数量最多,试验的目标内容在于监测、探究不同覆被/不同土质/不同冻融过程条件下土壤非饱和带水/热/盐单项或耦合迁移特征及其定量描述方法;②冻土水理性质试验,这类试验多结合寒区工程展开,其目的在于探究固/液二相不同组成条件下冻土的冻融特征参数与其工程力学性质的关系;③在东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寒区开展的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明确目标指向的应用类试验,主要针对各自区域的典型问题展开;④有关试验仪器、试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梳理可知,中科院寒旱所和《冰川冻土》是国内支撑和交流寒区地下水试验研究的最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多年冻土分布广泛,约占国土面积的22%。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交通、通讯等许多设施将建在这些冻土上,同时一些现有建筑物也不同程度受到冻害影响,因此,近年来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冻土工程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国重视。对冻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解决工程难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一、综述国外冻土力学的研究于30年代始于前苏联,以Vyalov和Tsytovich为代表的冻土力学专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取得大量的成果。揭示了冻土的单轴强度、瞬时三轴强度,尤其是冻土的流变特性及最基本的本构关系。60年代末欧美国家也陆续开展了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61年,美国设立了CRREL专门从事寒区工程研究。近年,美国科学院极地研究局成立了多年冻土研究委员会,负责协调和促进北美多年冻土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加拿大除国家理事会建筑研究所从事冻土研究外,许多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8.
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于1997年4月经院批准正式对国内外开放。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全球变化研究”,以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重点地区为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高山区)和南北极冰盖(帽)的冰芯及其它寒区介质为研究对象,监测、研究多种环境信息在雪冰中储存的过程和机理,揭示冰川过程与气候变迁的规律,重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预测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冰川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例如研究冰川质、能平衡过程和冰川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于 1 999年 9月 1 4日正式成立 ,它是在兰州地区院属三个研究所 ,即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干旱、沙漠、高寒、极地环境与自然资源及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我院西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核心部分。该所成立后 ,取消原三所的法人资格 ,原所名作为学术机构名称予以保留。主要学科方向 冰川冻土与寒区工程学 ,主要从事冰川和冰芯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05,20(2):F002-F002
赖远明,男,汉族。1983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机械系。1983年至1986年在兰州铁道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2000年在兰州铁道学院任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11.
寒区工程建设现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建设工程中,特殊地质问题的解决与处理也成为亟待研究的方向。针对冻土这一特殊地质,对其工程特性分析,对比现有冻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发现现大量工程都是采用单一的设计原则去改善地基基础的状态。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处理冻土这一特殊地质地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你看到的是多项重大线路工程在青藏高原等极寒地区"翻山越岭",看不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者们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融入祖国的冻土事业。如今,新时期的青年研究者们前赴后继,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穆彦虎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我国,近75%的国土面积会经受冻融作用,其中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1/4,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冻土大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区的高纬度冻土不同,我国主要以高海拔多年  相似文献   

13.
深地科学实验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深部岩体力学等多个学科的重大前沿领域。深部地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是进行这些研究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深地实验室可提供许多精确实验要求的极低宇宙线本底环境和极低背景噪声环境,以及地下工程、深地资源开发等领域研究要求的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等深地极端条件的环境。近年来国际上深地实验室的发展十分迅速,并不断向越来越深的地下发展。我国四川省的锦屏山隧道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建设大型深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理想场所。我们应当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国家深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国际开放,争取实现我国深地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正>1983年程国栋被推举为国际雪冰委员会地下冰分会主席,1984年程国栋去来到美国,在美国陆军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CRREL)进修两年,并获该实验室名誉研究员称号。1993年,第6届国际冻土学会议在北京举行,就在这次会议上,程国栋被推举为此届国际冻土协会主席。同年12月29日成为新增选的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员,这时他50周岁。在这期间,程国栋始终没有间断对青藏高原冻土的研究,他所领导的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始终坚持着青藏高原的冻土的监测与实验,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地球上由两极冰帽、大陆冰川、冻土、积雪、海冰等构成的冰冻圈影响和控制着全球气候、自然景观及人类的生活、生产。我国是冰川冻土大国,随着我国寒区经济的发展,要抓紧冰冻圈科学基础研究的规划和实施,本世纪末内应从七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正专家简介:陈建兵,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寒区环境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78年12月生,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至今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研究项目20余项,获省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混合量热法测量了与冻土路基问题相关的沥青、混凝土的比热容,为青藏高原公路铁路建设中冻土工程研究提供了基础特性数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2)
高温冻土通常描述的就是温度比较高的冻土,又叫做相变区冻土。高温冻土中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冻土当中的存在的冰和水的比例对于剧烈变化的温度比较敏感。所以高温冻土物理力学的特性开始变得波动,很容易在温度变化的区间以内发生一些改变。纵观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温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的文章和资料,我将把高温冻土的定义作为本文的切入点,分析高温冻土物理力学的几种特性。对于高温冻土的研究,对于目前各项工程有深远意义,研究高温冻土的特性能够帮助解决特殊地区的建设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9.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144-147,163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是1999年6月由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整合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近4年来,寒旱所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部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的良好机遇,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的要求,立足学科的长期积累,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狠抓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已有优势,正向着建成西部大开发的科学技术与人才库、亚洲寒区旱区科研基地和国际寒区旱区研究交流中心的目标迈进。寒旱所在创新队伍建设中按照用…  相似文献   

20.
中俄原油管道作为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油品供输格局、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深化中俄战略合作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冻土灾害和环境问题,文章提出了"控制融化"的冻土调控原则和成套的冻土灾害防控技术,为中俄原油管道的绿色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保障。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外多年冻土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并将为冻土工程、管道运输等领域学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