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经济文化思想漫谈:“义利之辨”胡伟希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开篇就讲,"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一段时间以来,孔孟的这些言论很为人们所诟病,以为儒家思想将义与利对立,与现代经济生活格格不入。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下面试...  相似文献   

2.
叫卖市声之祖敦煌遗书中的店铺叫卖口号□李正宇《左传》昭公三年(前539)晏子对齐景公已有“小人近市”之语;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又曰“小人喻于利”;《汉书·食货志》载“法律贱商人”。在士人心目中深深种下了轻商观念,对商贾货卖...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为何梦见周公孔子对周公极其推崇,在《论语》中曾经三次提到周公。最著名的是《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对周公摄政称王之事羡慕有加,他曾经不断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当时有人提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非常高兴。直到年老体弱时,孔子还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  相似文献   

4.
廣師說(上) 韓退之《師說》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斯言是矣。顧其所謂道,則局於一隅,限於一曲,而無以見道之全。故所作《原道》,乃歸本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一系承傳,似私相授受者。何言之隘陋一至如此乎?夫道之在天地間,充乎六合,豈數人所得而私,又豈數人所得而盡有之乎?觀夫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  相似文献   

5.
“君子和而不同”的历史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随着“国学”的走红,《论语》第十三篇《子路》中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常常被引用了。然而,何谓“和而不同”?何谓“同而不和”?粗略想来,似觉不难;仔相想来,又觉不易。我曾试着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欲终究没有找到确当的词语。于是我便翻看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钱先生在《白话试译》中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读了之后,仍觉不甚了了。于是再翻看前面的《解说》,《解说》道:“和者无乘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这个解说倒十分传统,大约也符合孔夫子的原意,但和、同的内涵,仍不能明。  相似文献   

6.
温故而知新     
我国古代的辩证和谐观是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春秋时期,文化思想上有两个相对的概念:“和”与“同”。晏子曾用君臣的关系来说明“和”的真实含义,同时又批评梁丘据就“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为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同”是单一,否定事物的多样性;“同”是盲从,否定人的独立思考。与此不同,孔子主张“和”,他的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事物的丰富性;“和”又是独立思考,表现了人的智慧。因此,…  相似文献   

7.
正樊迟曾向孔子请教"学稼""为圃"的学问,孔子不悦,直斥其为"小人"。(《论语·子路》)虽然"小人"并非一定是道德贬义,但仍不免有轻贱粗笨体力劳动的嫌疑。蔡尚思先生曾谓孔子的思想"不利于劳动者生产者,而大利于有闲者享乐者","孔子的圣,原来只是圣于贵族生活"(蔡尚思:《中国传统思想总批评(附补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页)。也有学者指出,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体现了鄙视劳动人民的贵族偏见"。  相似文献   

8.
在谈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往往把个人利益与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义”始终在“利”之上,“义”就是圣人概括的“理”──一种同事物的合理化趋势相背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中国式理性,以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形成儒家双重的价值观念,即“君子──小人”的价值观。董仲舒也特别强调“义”,他认为君子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说…  相似文献   

9.
《中庸》第一章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和重点,提出了“天”、“性”、“道”、“教”、“慎独”、“中和”等概念。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怨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文章的题名虽为“中庸”,但是总起性的段落中却没有提到中庸,而提出了“中和”这一概念,子思为什么提出中和这个概念,中和与中庸的关系为何,自然引起解读《中庸》者的关注。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朱熹关于中庸与中和关系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正"君子"意涵演变"君子"作为词语形成于先秦,甲骨文中尚未见到其单独成词的情形,商代晚期金文虽有"君"与"子"同铸一器之例,但并未成词。《尚书·无逸》所言"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以及《尚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此处皆指代统治阶层,文献所反映的年代在西周早期。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亦有出现"君子"的例子,比如交君子鼎"交君子肇乍宝鼎"(《集成》2572)、晋姜鼎"用康  相似文献   

11.
編後     
正中國傅統文化研究中,有一長期被忽略的問题,即這一古老的文化結構中的創新機制何在?就價値理念的層面而言,也許從狂狷和中行兩粗價值理念的關保中,能能夠窥得一些端倪。孔子税:"不得中行而舆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論語·子路》)孔子的這一思想,在春秋時期應具有革新的甚或革命的意羲。本来在人的質性品格的取向上,孔子主張以中道爲期許、以中庸爲常行、以中立爲強矯、以中行爲至道。但他的這一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時期,并不行於時。相傳爲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的《中庸》,頻繁引錄孔子的原話,一則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二則曰:"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所以孔子非常失望地承認:"道之  相似文献   

12.
冯少波 《寻根》2014,(4):8-14
<正>君子小人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余英时先生在《儒家的君子理想》中称:君子小人"为其枢纽的观念","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在儒家观念里,有德之人被称为君子,无德之人则为小人,修德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君子。君子小人作为一对道德概念,在人类历史上独树一帜、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3.
“值”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历来研析者甚多。史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段记述,既展示...  相似文献   

14.
<正>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  相似文献   

15.
所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周易》,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闽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相似文献   

16.
竹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卫风·竹竿》中说:“竹竿,以钓于淇”。“如竹矣矣,如松茂矣。”《小雅·斯竿》中也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瞻彼其奥,绿竹青青”之句。朱熹解释道:猗猗乃“美盛之貌”,青青乃“刚强茂密之貌”。晋人戴凯之撰有《竹谱》,记述竹类70多种,是我国关于竹子的第一部专著。竹子直立有节,枝叶挺劲铦利,类似书法的笔划,而绘制图画的毛笔,亦锋长而尖,所以古人称画竹为写竹。元代李仲宾的名著《竹谱详录》,凡十轼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卷,系统介绍写竹的历史与技法,描述了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  相似文献   

17.
前月得手書,知有志於學,學已有成。乃欲拜鄙人为師,申弟子之敬。鄙人何敢當也!愧恧於中,故闕然久不報,幸勿为過。昨又得仲明一札,代達足下之意,望勿拒之門牆之外,鄙人非敢如此也。足下既早畢業於上庠,都講其間,復已十載,抗顏为人師久矣。有專門之業,足以名家,猶飲然不自慊,欲從師而益進焉。即此虛中能受之誠,自可風厲多士,亦足为我之師矣。昔柳子厚《答韋中立書》有云:“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为吾子師乎?”每誦斯言,惟增自慚耳。我國罷科舉,興學校,迄於今將百年矣。百年之前,則有童子之師,有鄉會試之師,有投拜之師,而以投拜之師为最無意義。弟  相似文献   

18.
正历来论及中国古代的经学起源,必述及孔子而往往忽略子夏。《礼记·乐记》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然则无述者,作者焉明?如能将孔子与子夏共同研究,则对经学起源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入。一、孔子开启经学儒名或在孔子前即已存在,《周官》九两掌民者"四曰儒以道得民",若然,则儒在周代本为官师,掌以道艺教民之职。后来官失其守,儒则作为一种称谓在社会上被使用开来。《左传》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举贤思想琐议刘献琛在孔子的政治学说里,“举贤才”(《论语·子路》,下引该书只注篇名)的主张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思想中没有个人迷信的色彩。即便他最尊崇的圣贤,也从不美化为全智全能的超人。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  相似文献   

20.
正君子是儒家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人格形象,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格形象。张岱年先生就曾借用《易传》描绘君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孔子是古代君子之道的开新者,也是儒家君子之道的奠基者。孔子君子之道的创新性贡献在于赋予了君子以人格涵义,赋予君子人格以人文精神,这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