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笔者认为要解答好诗歌鉴赏题,应做到三个"必须"。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古代诗词鉴赏在卷中为第四大题,试题选择了两首同题材的唐诗让考生进行比较鉴赏,命题者从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设计了两道小题,下面请看试题。  相似文献   

2.
古代诗歌阅读题在高考语文中主要考查考生对唐诗宋词中具体词语及诗词句意的理解,对诗词意象的分析,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对诗人形象的理解等内容。本文通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各份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内容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古典诗歌鉴赏能力试题的考查。  相似文献   

3.
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考查,把采用多年的选择题改为简答形式、考生要做好这类题,必须清楚其考查点并掌握一些得分技巧。古代诗歌的考查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初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试卷自从1994年出诗歌鉴赏题以来,虽然每年在试题形式、赋分标准等方面略有调整,但考查却从未停止过。2005年的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加大到了8分,更显示了古典诗词在高考试卷中的地位,也提醒了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当中更要注意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比例在增加。拿江苏卷来说,从2009年起就由8分增加至10分。对古代诗歌的考查命题形式上各省市虽有不同,仍还是从一些主要方面出题,如诗歌的语言,诗歌中人物、事物、景物的形象,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考查对象以唐宋诗词为主。但考生只要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就能提高解题的能力,享受阅读古代诗歌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当诸多老师和学生面临新一年高考考验之时,认真总结过去,准确预测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凭着笔者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和研究,凭着对高考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理解,下面将近几年试题变化的轨迹加以简析,供广大教师和考生参考。准确地说,2001年以前的试题基本相似,从内容到形式以至题量(28个小题)都无变化,作文也已经延续了改革后的“话题作文”的新形式。而2002年起,语文试卷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有了较大的调整。内容方面,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增加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试卷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科目必考的题型。虽然该题型考查能级并非最高,但许多学生因读不懂该题所选考查材料——古代诗词而严重失分。鉴于此,如何读懂诗歌鉴赏题所选古代诗词,应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略陈己见。一、关注诗词语言特点,理清语句逻辑关系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材料多为唐诗宋词。要读懂这些诗词,必先理解诗词表意。但是,古代诗词表意  相似文献   

8.
2005年的16套高考语文试题, 都考查了修辞手法。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考查形式分选择题和笔答题两种,以笔答题为主。辽宁卷第6题、浙江卷第6题、天津卷第21题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其它试题都采用了笔答的形式。二、考查题型有诗歌鉴赏题、文学作品阅读题和语言运用题三种。诗歌鉴赏题中考查修辞手法的有全国Ⅰ卷第12题,  相似文献   

9.
2003年高考语文第Ⅱ卷知识题命题大体延袭了去年命题的套路,三道大题分别是文言文考查、现代文阅读考查与语言综合能力考查,未出现新的考试形式,但在不变之中亦出现了某些新变。关于文言文考查,出现了三种新动向:一是文言实词的考查成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二是古代诗歌鉴赏明确提出“诗眼”的概念,三是名句默写超出课本范围。今年第Ⅱ卷第16题对“庭折”、“面从”二词的考查相当严格。对“庭”与“面”,考生失分并不多。此题中失分最多的是“庭折”的“折”,绝大多数考生对此词甚为陌生。在“佞”的词义考查上,考生失分亦甚多。今年的古代诗歌鉴赏明确提出了“诗眼”的概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高考对古代诗词的考查 ,把采用多年的选择题改为简答形式。考生要作好这类题 ,必须清楚其考查点并掌握一些得分技巧。古代诗词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 ,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四个方面。下面结合例题 ,简要谈谈这些考查点的内涵及得分技巧 :一、诗词形象[考点阐释]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 ,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 ,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 ,对其特征的把握 ,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典型例题]1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  相似文献   

11.
与 2 0 0 1年相比 ,2 0 0 2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在内容方面 ,取消了对文学常识和现代诗歌的考查 ,古代诗歌鉴赏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 ;新增了文言文翻译题和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在试卷结构方面 ,将原来的六个部分改为七个部分。其中 ,新增加的第四大题囊括了新增加的 3个题型 ,即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试卷的主客观题比例也作了较大的调整 ,分别由原来的 4 0 %和 6 0 %调整为 30 %和 70 %。加强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查 ,这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致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考生掌握语言基…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对古典诗词的考查形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这种命题方式大大加深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学生普遍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从哪儿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对古典诗词的考查形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这种命题方式大大加深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学生普遍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从哪儿入手去进行鉴赏解读,本文力图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的语文科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部分进行了重大改革,与以往明显不同,一是将考查范围限定在古代诗歌部分,新诗不再列入考查之列;二是由一卷的客观选择题改为二卷的主观表述题。诗歌鉴赏的考查从1994年始到2001年一直是以客观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在全国卷中,今年改放在二卷以主观表述题的方式出现,对全国卷而言,这是前创,对广大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具体的考查方式将会如何?广大考生该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变化?我们有没有可作借鉴的它山之石?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上海市高考卷,上海卷已从2000年始增加了古诗鉴赏的主观表述题,已连续考了两年,我想作为全国卷的命题者肯定会从上海卷中吸取这方面的命题经验,从中有所借鉴。为此,我们不妨研究一下近两年的上海市高考语文卷这方面的试题,就题型特点及应对策略作一探讨。先将上海市2000年、2001年相关试题兹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诗词类阅读题,从选材上讲可以是诗、词或者曲,但是从考查的题型来看却较为一致,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和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即表达技巧。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如果能依思维流程,探诗歌意旨,再借助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考生准确抓住得分点,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下面笔者以2015年高考诗歌类阅读题为例来探析诗词类阅读题答题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题对古典诗词的考查形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这种命题方式的改变无疑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本文从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就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内容和观点深入分析,力图找出内在的规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8.
张怡 《现代语文》2005,(12):101-102
高考设古代诗歌鉴赏题从1994年就开始了,特别是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形式从客观选择题已经变成了主观题阐释,且要求学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方面,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开始,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这对考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考生备考情况看,古诗鉴赏题的解答,主要有以下几个失误点。失误点一:对关键词把握不准。  相似文献   

20.
潘峰 《新高考》2009,(11):18-20
2009年18套高考试卷所选的19首诗歌中,唐宋诗词占15首,元代的词曲占2首,清代和金代诗歌各1首。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两种题型,主要是主观简答题,只有上海卷、北京卷是客观选择题;第二,从考查的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