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鸿章从事洋务活动三十余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创建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革新教育,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化教育的近代化,堪称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中的10多项"第一"直接相关。他是中国新式陆海军的创建和指挥者;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矿业、电报业、机器织布业、铁路、轮船公司等主要洋务企业的直接创办者,他创办的第一批军用、民用企业,有的至今还有影响。他对中国国防、工业、文化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第一实践者,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本文仅就他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改革军事制度、加强海防建设等方面的努力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与中国第一代留学生钟有为中国第一代留学生的派遣,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第一代留学活动中,不能不提及洋务运动的首领人物之一李鸿章,他与这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有所作为。一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派遣留学生是1872年,那时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如何呢?十...  相似文献   

5.
面对强敌,为了维护封建的清王朝,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一些有关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即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近代矿业,重视近代教育事业.他的思想虽然没有使当时的清王朝摆脱因境,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体现了他本人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积极倡导并开办实业以求强国之路,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影响深远,其在唐山开办的实业开创许多"中国第一",成就巨大,促进了唐山近代工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李鸿章主持创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积极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枪炮、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注入近代化的内容。从而在物质、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1823年生,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他先后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从六十年代初开办洋务事业以来,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文、军事、经济大权。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凡四十年,中国所发生的大事,几乎没有一件不与其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安徽省历史学会、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合肥市社联、合肥市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日至9日在合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6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提出学术论文30多篇。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全国性的李鸿章学术研究讨论会。会议围绕着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对李鸿章举办近代工业,促进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但具体评价意见却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越来越多的同志从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走向世界、中国  相似文献   

10.
经元善是近代著名的慈善事业家。他所倡行的义赈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募款多,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79—1880年直隶连续遭受水灾,他筹措巨款,设厂赈饥;并于1880年亲赴直隶赈灾,注重兴修水利,消除灾源,提出治河代赈说;通过赈直,经元善上连炙手可热的清朝权贵,如李鸿章等,把自己的事业从上海一隅扩展到了全国范围。1880年成为他人生和事业的重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