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工交融型人才是企业目前竞相招聘的一类稀缺人才,这类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擅长市场服务和市场维护。以前大多数高校因为没有意识到文工交融型人才的独特作用,因此,对于文科人才和工科人才的培养都是割裂的。高职有着培养文工交融型人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高职,因为文科专业和工科专业强强联合更容易产生1+1>2的效果。文工交融培养模式可以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2.
徐晓滢 《考试周刊》2012,(54):161-163
本文从我国高校工科、文科发展史角度分析了目前文科高校内的工科专业所面临的困境.比如文科院校内工科专业的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不对等、师资队伍配置有待加强等,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差异化办学、打造精品工科专业、文工融合、创造特色专业等对策.为文科高校内工科专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电工课是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文科大学生开设《电工技能》课程是"文工交融"教学的探索。本文探讨了《电工技能》课程的开设思想、课程定位及内容设置,说明了《电工技能》课程将工科的技能素养向文科课程中进行融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粮食工程专业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对文工交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开展文工交融可通过系部合作、专业融通进行,并通过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加强文工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展文工交融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文工交融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实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电工课是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文科大学生开设"电工技能"课程是"文工交融"教学的探索。通过探讨"电工技能"课程的课程定位及内容设置,提出"电工技能"课程将工科的技能素养向文科课程中进行融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新文科与新工科的双科融合背景下,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文工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学习方法、CDIO教学理念,将授课过程总结为“12345678”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覆盖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更好地凸显教学中的授课节奏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工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工科教育培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工程人才。工科是知识的类别,工程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物,工程是工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工科与科学技术是不同类别的知识范畴,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工科与文科属于不同门类的知识,但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工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工科教育必有技术教育,二者相伴相生。工科教育和文科教育有各自不同的教育逻辑,加强工文融合是造就新工科和新文科人才的重要路径。高校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实现工科教育与工程教育一体化,建构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工科教育体系。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建立稳定而富有质量的合作教育体制机制,保证工科教育对工程实践教学的要求。"新工科"建设的落脚点在人才培养,它虽然由政府强势发动,但高校应发挥关键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新趋势。基于此,提出了基于D-SCP模型的行政管理专业“文工融合”模式构建策略,从专业结构、教学行为、课程绩效全方位数字化切入,实现信息技术与现代行政管理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张小华  朱晓燕 《文教资料》2008,(33):211-212
对工科大学生加强文科教育,是由高校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任务决定的.论述了工科院校开展文科教学的重要性、工科院校开展文科教学的方法,指出工科院校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现在几乎所有的理工科大学都开设数量不等的文科课程,加强了文、理、工的交叉。但是,文科课程对于工科学生到底有多大作用,是仅仅为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还是有更深一些的意义,工科院校开设文科课程的特点和重点是什么,本文愿就此作些讨论。一、工科院校开设文科课程,是需要,不是点缀 1、文科知识必不可少。日本著名发明家中松义郎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是文理工程家的时代。他认为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要文科,也需要理科,更需要文和理的交叉、融合.文和理不同形式的多元交融应该同时发展.本文从社会、学科和个人三个层面讨论了文理交融、多元并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的调查和分析,表明初级和中级会计人员的能力是多种能力要素的有机综合体。一个会计人员要想成为有能力的会计从业者,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执业所需的知识、一定的技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工作方法,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会计人才是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工交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新文科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方协同育人.新文科视域下新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通过"一贯彻、二并行、五融合"的路径,即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核心和价值导向,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强调英语知识与商务技能并行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也日益增多,文科与工科也出现了融合、渗透。实践动手能力差是我国高校文科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基于文科生与工科生实习特点的不同,探索出一条适于文科生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应用型大学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要根据文科生的专业特点以及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钳工实习课程,提高文科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文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造。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科的改造和工科高校发展文科的问题:一、社会转型与传统文科改造;二、工科高校必须发展文科;三、工科高校发展新文科与传统文科改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13-119
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专业亟需解决教育型人才培养的难题。契合新工科内涵,文章提出了新工科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建设,即"基础素养—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针对新工科交叉学科特点,将师范教育专业与人工智能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建立"素养"和"技能"两条建设路径,从培养目标、人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手段、实践平台、保障手段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赋予了高职新工科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使命。高职院校工科教育供给侧面临巨大挑战,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人才标准等亟待改革。基于与本科新工科教育的路径对比,结合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的特色,可以推进高职院校新工科教育供给侧的如下改革:立足地区产业发展,推进以专业链(群)与新工科产业链精准对接的专业结构改革,以人才链与岗位链精准对接的课程与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以知识链与技术链精准对接的学生专业技能叠加改革,以专业交叉融合为目标构建适应"新工科"发展的"新文科"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应该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有机融合,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文工交融工学结合为基础,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鹏飞 《文教资料》2009,(22):216-218
在素质教育方针下,不少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就开设了文科研究方法类课程.此类课程与文科理论性课程相比重实践,与工科方法类课程相比又有思辨特征,因而显得独具特色.对这类课程的教学,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加大实践力度;二是强调重点和原典;三是培养兴趣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专利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专利教育的重点是专利基础知识、技能、专利权利保护等。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专利素养与专利知识技能?可以对工科大学生开设相关专业、开展专利教育、采取有效激励措施等,提升他们对专利创新、专利申请、权利保护等内容的认知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