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奇”引“趣”,“趣”生“爱”。这是儿童认识事物,特别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创设新奇别致的学习情境,可更好地诱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他们的“爱学”和“乐学”情绪,驱使他们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教学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根据这一思想,教第九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概念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新课开始,我首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三角板在自己的练习本上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把量数分别记在对应的三个角里。然后,我从全班学生中点出10人站起来,要他们顺次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积圾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动力。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精心设计诱发兴趣 1.精心设疑,诱发兴趣教学“三角形内角和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所学的课程“热爱”了,或者认为“需要”了,他们学起来就有劲,就能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设疑激趣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对某一知识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精心设计问题,造成…  相似文献   

4.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和活跃的心理成分。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6.
一、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  相似文献   

7.
1. 语言激趣。我每次上课,都要精心组织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指着挂在黑板边的三角形流动红旗说:“谁会求出这面流动红旗的面积吗?”学生都想立即知道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师一句话,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完成学习任务创造了良好的开端。2. 生活激趣。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那就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愉快教学”呢?我认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就是本文所要谈到的激趣艺术。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推动、促进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入迷,钻得深,记得牢,才能有效地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才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教师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认识过程。教学终了,学生获得知识,悬念得到解答,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喜悦。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一上课,教师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三角形…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工作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一、导入时设疑,诱发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因为出于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想急于求得解决,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我在教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采用了猜数法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开始上课,我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这个  相似文献   

12.
孔岩 《中小学电教》2012,(11):95-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能由外因转化为内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激励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信息技术乐学、会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 ,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下面就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几点初浅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兴趣是创新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 ,因此 ,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认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就采用新颖教法——用“猜”角度的方法引起学…  相似文献   

14.
赵相花 《课外阅读》2011,(4):154-155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张文字 《考试周刊》2011,(36):130-131
“我9月开学就上初一了。”“初一的英语不好学。”“英语单词很难背,天天背天天忘。”“我看到那些时态立刻头晕。”“不要说时态,不要说单词,我一看那些豆芽菜,我直接晕了。”类似的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打开一条新思路。而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有兴趣才可以滋生动力。现行初中英语课本是英语知识的启蒙教育课本,要想启其蒙引其趣,就要启而得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给学习方法、引入竞争意识、设问启思、创设情境、常教常新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其兴趣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设疑激趣兴趣以需要为基础。笔者根据小学生好奇的特点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 ,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 ,从而揭示矛盾 ,促使其产生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 ,积极动脑思考。在教学“三角形的三内角和等于180°”时 ,我采用“猜度数”的游戏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我请同学们都量出他们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学具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并报出其中的两个…  相似文献   

17.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趣”是学的内驱力。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占优势,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迁移到所学知识上,就要根据所学的知识设置一些相应的能引起其兴趣的活动。当他们注意力集中时,再教给所学知识,就能使他们易学,易记,易于观察、分析、想象,易于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教材实践中,我根据教材图文并茂,趣味性强的特点,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中识字、乐中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巩固所学的知识。一年来我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开启学生潜力之门的钥匙。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到它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影响到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要使学生既长知识 ,又长智慧 ,既发展智力 ,又提高能力 ,会思考分析问题 ,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在施教中要时刻注意“启”的因素、“导”的倾向和“引”的契机 ,逐步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以“情”激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强烈的求知“冲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及其内在的规律。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条件 ,给予点拨、激励 ,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的状态。激发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