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封建遗毒     
报载,湖南省有些地方兴起修族谱之风,不惜花费数千万元巨资干此蠢事。 数典不忘祖, 集资修族谱。 花钱数千万, 不过小数目。 远古是一家, 本属同宗族。  相似文献   

2.
在泉州地方族谱的海外移民资料中,以单身男性向外迁移者居多,他们通过在海外谋生的方式来赡养在家乡的父母与妻儿。由于有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便产生了移民同家庭或家族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原家族或宗族的重要活动,如修祖祠、祖坟、族谱及家乡家族的公益事业等都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续修族谱活动逐渐兴起,人们更多地给予族谱以正面的新认识。人们从族谱记载家族世系等情况中,可以了解姓氏源流、家族兴替、人口迁徙、族习门风乃至社会变故等历史,赋予族谱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鲁谼方氏族谱》由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撰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受学术风气与交叉学科的影响,人们解读族谱的方式有所变化,族谱学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展,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族谱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陈培基先生贸然断定署名林则徐的《西河郡林氏族谱序》非林则徐所作,而是湖南常德金鸡堤三修、四修林氏族谱编纂者林丙荣所伪托。这只是一种大胆假设,很难令人信服。福建大量地方文献和闽西南林氏各支派族谱证明:林氏入汀始基祖林文德,即宋末宁化知县林公玉,而林文德极有可能即是林则徐家族公认的“玉融始祖”林高德。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随着大量移民进入牡丹江地区,区域经济得以开发,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牡丹江地区城镇兴起的根基;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为区域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农产加工业的发展为区域城镇的兴起奠定了手工业基础;林、矿业的开发与建设对区域城镇的兴起有着催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清代台湾中部地区客家移民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开台祖先传说,考察在当时当地的地域社会复杂条件下,移民建立自己家族意象的过程。家族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包围之下,不仅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分化。藉由对开台祖先的尊敬,在族谱内记载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传说,使得家族成员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清代台湾中部地区客家移民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开台祖先传说,考察在当时当地的地域社会复杂条件下,移民建立自己家族意象的过程。家族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包围之下,不仅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分化。藉由对开台祖先的尊敬,在族谱内记载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传说,使得家族成员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8.
各省人口突发性的迁入,增加了巴蜀地区对大量外来人口消化的困难,此后,巴蜀地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给清代巴蜀社会整合带来了难度。因此,对于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发生时间进行考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清代乃至民国年间巴蜀地区种种社会现象。本文运用档案、族谱、古籍、方志等资料,对发生于康熙后期至乾隆初年的移民浪潮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即墨地区的地名志和族谱资料,分析了明初这一地区云南籍移民的建村情况与人口规模,指出了明初军事卫所的设立对这一时期移民活动的影响,考证了这一地区云南籍移民迁出地"云南"的确切所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族谱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明清时期,随着统治者竭力鼓吹恢复宗族制度和族谱的大量篡修,使得作为宗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一家之史”的族谱成为对族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优秀教材,发挥着巨大的教化作用,在精神上,成为联络族人的最好途径和凝聚宗族的最佳纽带,进而成为巩固政权和维护统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两宋是中国史料笔记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笔记作者的撰述旨趣十分明确,他们既不同于先秦诸子的论理譬喻以存哲思,更异于南北朝、唐人因“作意好奇”而为志怪、传奇,而是为着补充、保存信史和施行教化的目的而作,体现出与传统史学大致相通的书写意愿。在采撰范围上,上自军国大事,下至街谈琐议,无所不包,体现出广泛而博恰的特点,而在体例上则善于吸收和创造,表现出灵活、不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元诗的发展呈现着前衰后兴微妙的变化,而科举的废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元代,传统诗歌和以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存在着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势头。“学宋”、“尊唐”是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前后期诗歌创作的不同倾向。门岿论所谓元诗说不上前兴后衰或前衰后兴,发展是处于一种平缓态势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禅词综论     
禅词是蕴涵着禅理的词 ,它最早出现在北宋中叶。宋代禅文化背景的形成 ,禅悦之乐的自觉生发 ,宋禅语言观与性情观的革新 ,是禅词兴盛的主要原因。禅词的美学内涵主要有模糊美和不隔之美两种形态。禅词是在宋代文化背景下宋人为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而促发的一种文化时尚的结晶体。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空灵的境界、遮诠式的创作原则、禅悟式的评论方法、离合态的语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茶与琴棋书画一样,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宋代词作大兴,饮茶词也孕育而生。它在保留了大量饮茶风俗的同时为我们传达了宋人饮茶的意味和境界。南宋时,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就以茶为伴,并写下了性之所至的佳篇,为后人品评。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的契丹归明人是指归附北宋的辽国人。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归明人出身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北宋与辽国关系的影响。赐与田宅是安置契丹归明人最普遍的措施;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后代实行恩荫政策,归明人子孙在恩荫制度下可以继续享有录官、赐田等优惠政策,表明了北宋对契丹归明人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宋人对柳文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柳文语言上的善造新语和柳文文体上的模拟之格。柳文在宋代被接受与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进程一脉相承,反映了宋人志于创新的文章学思想和力行古道的复古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7.
晁说之年谱     
晁说之是宋代较为重要的学者和文学家,在宋代学术史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学术及文学创作历程,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人对李白的认识和理解与唐人有较大差别.受唐人盛赞的李白在宋代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中地位不高,颇受冷遇,多受贬抑.对前人的褒贬取舍正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原则,从唐人并尊李杜到宋人独尊杜甫,反映了唐宋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宋人对柳文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柳文语言上的善造新语和柳文文体上的模拟之格。柳文在宋代被接受与宋代儒学复兴运动进程一脉相承,反映了宋人志于创新的文章学思想和力行古道的复古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描写封建社会大家庭里悲哀愁苦的妇女形象,凌叔华和苏童却展示了他们各自的语言特色。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叙述风格和语言特色两方面来分析宋元水墨画和晚唐唯美诗是怎样影响到《一件喜事》和《妻妾成群》的创作特色的,同时得出凌叔华的写作较多地受到宋元山水画境的影响,她把绘画的技巧带到小说中,简单的对话、儿童的视角、恬淡的叙述、巧妙地细节,使文章散发着一种清淡幽远的余韵,吸引着大片读者。相比起来苏童则更多地受到晚唐诗风的熏陶,唯美感伤的文字、柔软飘逸的风格、凄清幽怨的意象,使得《妻妾成群》以小说的方式再现晚唐诗歌的魅力,读者在阅读时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但在沉醉之余却又压抑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