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磊 《现代出版》2000,(2):63-64
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目前共有25家 ,分布在日本的12个都县市。虽然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的数量较少 ,但由于其与日本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研究日本的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发展进程 ,对了解整个日本出版业与国家环境之间的联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大学出版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出版社数量少据最新的日本出版年鉴统计 ,全日本的出版社共有4487家 ,这其中以股份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的有2632家 ,以有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的有346家 ,此外还有个人的254家 ,社团法人173家 ,财团法人148家 ,宗教团…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需要加强管理,如果只是不痛不痒地说说,谁都会,但真要去做,就不容易。确实,出版社对人、财、物、编、印、发都得管都得理。从“出版社应以编辑工作为中心”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是人”的论点出发,那么,对编辑工作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则是出版社中最重要和最棘手的事了。“惇论”的惑近年,我们的一些出版社似乎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形:因甲发稿甚多,故甲工作不错;因甲发稿甚多,故甲图名图利。因乙书稿发排后又大量改动,故乙违反齐、清、定原则;因乙书稿发排后又大量改动,故乙对工作认真负责。囚丙好给社里提建议,故丙积极参与,有主人翁精神;因丙好给社里提建议,故丙怀有野心,只想当  相似文献   

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意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人对工作结果的价值分析与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可能性的看法的乘积.  相似文献   

4.
巴夫 《新闻记者》2000,(2):18-21
杜先福被列入“黑名单” 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青年与社会》杂志社1999年第1期(总第182期)头条位置,发表了题为“不受《青年与社会》欢迎的人”著名“本刊记者”的长达三千多字的特稿,并以黑底白字刊登包括杜先福在内的“黑名单”共20人。人名以下特别注明“以下县市及工作室的来搞多属一稿多投”,共列出了四川万县市以及江苏、河南、湖北等省九个县市。文章按语以粗体字表明:本刊为响应“只生一个好”的国策,决定对“一胎多子”和“借腹生子”者进行封杀,并列出黑名单,对其稿件一律不予采用。 当黑名单配发的特稿按语…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作和进修的关系,本人与日本出版界同行有较多的接触,对日本的出版现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日本出版社及发行现状日本现有出版社4391家(据日本出版界2001年统计),其中10人以下的有2235家,占出版社总数的51%;11~50人的有1040家;50人以上的有1116家。也就是说,除去10人以下小规模的出版社,日本的出版社仍等于我国出版社(566家)的几倍。从他们每年出书情况来看,特别是这两年出的新品种(约7万种)几乎与我们相同,按人口比例来讲…  相似文献   

6.
安华 《出版经济》2002,(1):55-56
西蒙与舒斯特(Simon & Schuster)是美国最大的现代图书出版公司,人们又称他为“双S”公司(S&S)。它是“阿伦和培根”公司的母公司,成立于1924年,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社之一,出版教育、消费和专业方面的图书,年销售已达20亿美元,雇佣员工9000人。  相似文献   

7.
期刊社对期刊是否拥有著作权?我国于1991年6月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14条是明确规定了“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在第32条有关“法定许可”的规定中又否定了期刊所发表作品编辑人的著作权。在1992年9月颁布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国外期刊采用了“超国民待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2条对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又作了有别于书籍出版的规定。为此,呼吁国家版权局与广大科技编辑们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要求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修改相应的著作权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出版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本是早已明确了的问题,用不着再来讨论。但是,这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有些人,包括某些出版工作者在内,对出版社的性质产生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出版社是出书的,凡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书都可以出,有什么必要在性质上作文章?”“出版社要讲经济效益,为了赚钱,还顾得上讲什么性质。”显然,这些看法是把社会主义的出版社同资本主义的出版商完全混同起来了。在这种思想的指使下,一些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书籍,宣传资产阶级理论和观点的著作和庸俗腐朽、格调低下、诲淫诲盗的图书在有些出版社得到出  相似文献   

9.
王旭坤 《出版广角》2016,(22):35-37
外界对出版社的认知大多局限于出书,但其内化宗旨仍是传播、教育与教化.专业出版社做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人、主题、平台上,从而与其他培训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但其在观念、大数据、内部合作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文章认为,专业出版社探索培训市场并非不务正业,而是“互联网+”下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小出版社占我国出版社的绝大多数,发行工作一直是这类出版社的短板。从社长感到头痛的"六不现象"谈起,从出版观念、发行模式、诚信缺失、品牌缺乏和"主渠道"结算信用在逐步好转五个方面入手,对中小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产业链条中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人是做好发行工作的决定性因素",从选配人、激励人和业务监控、增值服务、渠道管理、信息整合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知识经济迅速崛起 ,网络经济势不可挡 ,科教兴国战略付诸实施 ,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这些都为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 ,图书市场对优秀图书的需求和激烈的竞争 ,又使大学出版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求得发展 ,是我国大学出版社共同关心与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试从大学出版社成本管理的角度谈一些拙见 ,与同行商榷。一、成本管理是大学出版社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国企改革的经验深刻地证明 ,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加强企业的管理 ,而现…  相似文献   

12.
周海忠 《出版参考》2006,(6X):17-17
对出版社而言,图书产品无疑是主产品。近年来很多出版社纷纷开发图书之外的与出版相关的产业链,有些人称其为边缘产品。  相似文献   

13.
王翠华 《出版参考》2007,(11S):29-29,28
台湾10人以下的出版社占了大多数,其财力、物力、人力相对比较弱,但他们却能以创意、灵活、效率在书山书海中出人头地。S出版社是标准的小出版社,但却有令大出版社羡慕的绩效,以下笔者从他们操作一本新书的过程中,找出几个独特之处与业者分享。  相似文献   

14.
李晓晔  朱侠 《传媒》2001,(12):36-39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界一批具有高学历的人员相继走进了发行部.他们的到来,给出版社发行部门输入了新鲜血液,吹进了一种全新的气息,出版社的发行改革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将这批人叫做出版界的发行"新生代".将近6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带着这些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最近对刘晓东、刘国辉、于殿利三位"新生代"人士进行了一次访谈,交谈的结果给人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是:发行"新生代"已经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15.
对无形资产的概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要点大同小异.笔者认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有关文件确定的概念:"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而对生产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①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由特定主体控制的,即有"所有权人";不具有独立实体;能运用于生产经营中;必须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利用的竞争.①通过对个体及其工作的分析,做到"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气质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不仅是影响活动的动力,而且由于各个气质类型都各有优缺点,还可能影响活动的效率.因此,在人才选拔与安置中,要考虑到个人的气质特点和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②  相似文献   

17.
出版自由     
《现代出版》2013,(3):40-40
根据中国学界对出版自由的理解,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包括政府机构)既可以依法设立和管理出版社,也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出版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著作自由,即公民有权自由地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二是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设立与管理媒体机构,即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的设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优化组合”,是改革年代的产物,它针对着既有的“大锅饭”现象及其体制,目的是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的同时,使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论优化组合与出版改革》一文就是结合出版界的具体实际,来阐述这一改革当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的。作者着眼于多角度多层次,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健 《新闻传播》2013,(12):296
当前,图书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各出版社之间激励机制创新的竞争。我们知道,出版社的未来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的创新如何。本文着重从出版社发展过程中对激励机制的应用角度出发来探讨其未来发展道路,旨在提出出版社人才培养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
网络游戏:网络出版中不容忽视的新生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许多论者坚信网络出版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出版,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已日趋激烈,据说台湾的青少年沉迷于上网,传统图书的市场正在萎缩。如何实现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对接,是现代出版人必须直面的课题。面对日益兴起的网络游戏,我们图书编辑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