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48-348
水凝胶(Hydrogel)是一类集吸水、保水、缓释于一体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生物组织仿生特性,而被誉为新一代最具潜力的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大连化学物理马小军研究组的谢红国博士等与孙龙研究组的王锋等合作,首次将白光干涉技术用于含水状态下水凝胶表面形貌的原位表征,并将水凝胶表面形貌与蛋白质吸附行为及体内移植效果相关联,提出水凝胶材料的表面性质影响其生物相容性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实验根据不同材料的生物学及力学性能,设计研制出合适的复合胶原蛋白生物支架.为临床中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及一定实验基础.方法 1.Ⅰ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透明质酸钠等为主材料,制作复合膜,并冷冻干燥后化学交联等制作一种复合蛋白结构的生物材料.2.进行理化性能的研究以及细胞毒实验.结果 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检测显示:平均可达到5.17× 106帕斯卡;酸碱度检测:样品pH值与对照组差值均小于1.5;复合材料平均溶胀率=94.0%(n=3);孔隙率平均为80%以上;细胞毒性实验显示细胞毒性碳二亚胺小于戊二醛.结论 复合材料理化指标结果符合体内植入物要求,该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一种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具有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发展领域. 宫永宽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二级教授,现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仿照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合成了含细胞外层膜磷酰胆碱基团的可聚合单体及多种聚合物,研究了含磷酰胆碱两亲性共聚物在材料表面的调控组装及其聚集结构;建立了用仿细胞膜结构涂层修饰生物材料表面的一系列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计划等研究课题1 0余项;发表SCI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5项.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材料,具有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交叉的发展领域。宫永宽是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二级教授,现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学术带头人、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仿照细胞  相似文献   

5.
生物纳米材料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几年中,生物纳米材料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核酸与蛋白质的生化、生物物理、生物力学、热力学与电磁学特征及其智能复合材料已成为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前沿。目前,纳米生物芯片材料、仿生材料、纳米马达、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生物材料、纳米传感器与药物传递系统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主要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生物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上图打印出来的活细胞组织 最新发现与创新 新华社杭州8月7日电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学家自主研发出一台生物材料3D打印机。科学家们使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水凝胶材料或活细胞,目前已在这台打印机上成功打印出较小比例的人类耳朵软骨组织、肝脏单元等。  相似文献   

7.
王远亮1955年7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78年2月至1984年10月,进入成都工学院攻读天然高分子材料,师从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徐僖院士和何先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进行天然高分子研究。1986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室主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物流变学专家吴云鹏教授。1998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德国AachenTechniqueUniversity,进行应用生物物理学研究。1997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8年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国家"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高分子材料学会理事长,重庆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水凝胶因其高含水量和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的特点,是三维组织打印和人工器官制备的首选基材,也因此成为化学、材料学和生命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截止目前,用于生物打印的水凝胶主要包括海藻酸钠、壳聚糖、胶原蛋白、琼脂糖等天然水凝胶及其衍生产物,以及人工合成的聚乙二醇、聚多肽等化学类水凝胶~([2])。无论是天然的物理类水凝胶还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类水凝胶,都很难同时满足三维生  相似文献   

9.
蒋晓璐  周密  钱欣  陈枫 《科技通报》2012,28(3):110-114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发散法合成PAMAM,改性PAMAM后得到端基为羟基的PAMAM-OH,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到PAMAM-OH上,形成树枝状-星型聚合物PAMAM-PCL.用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偏光显微镜及DSC对其进行性能表征,PCL链段的结晶性受到较大程度削弱.这类精细结构的共聚物由于其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可以在生物材料中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301-320
我国自主研发出可打印人体细胞的3D打印机上图打印出来的活细胞组织最新发现与创新新华社杭州8月7日电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学家自主研发出一台生物材料3D打印机。科学家们使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水凝胶材料或活细胞,目前已在这台打印机上成功打印出较小比例的人类耳朵软骨组织、肝脏单元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7,(10Z):10-1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向华研究组在利用微生物合成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生物材料》。地中海富盐菌可利用多种廉价碳源高效合成3HV单体比例恒定的生物可降解塑料PHBHV.并可采用水提法方便地提取.因此具有重要的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17,(10Z):10-1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向华研究组在利用微生物合成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生物材料》。地中海富盐菌可利用多种廉价碳源高效合成3HV单体比例恒定的生物可降解塑料PHBHV.并可采用水提法方便地提取.因此具有重要的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三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远  胡巧玲  谌凯 《科技通报》2012,28(5):1-8,13
在生物材料的研究领域中,有关壳聚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壳聚糖特殊的结构与性能导致壳聚糖三维材料的制备极其困难。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壳聚糖三维材料制备研究的进展,重点是为三维壳聚糖无机复合材料、三维壳聚糖磁性功能材料、三维壳聚糖增强材料、三维壳聚糖仿生材料以及三维壳聚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各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方向;展望了壳聚糖三维材料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提高壳聚糖三维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在人体内环境下力学性能的耐衰减能力,在生物可降解骨折内固定材料与生物可降解骨组织工程的应用上起着决定作用,将是未来几年壳聚糖三维材料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正天然生物材料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经历亿万年的演变和进化形成的,其结构和功能已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受自然界生物启发,利用新颖的合成策略和源于自然的仿生原理来设计合成新材料,已成为化学、材料、生命和力学等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热点。在众多的天然生物材料中,贝壳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朱锦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与应用研究.他带领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开发了"大豆基无醛木材胶黏剂技术"和"耐热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等多项科研成果,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应用.2019年,该团队采用玉米秸秆、芦苇、稻草等植物纤维制备出"仿木"复合材料——禾塑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但在物理性能上接近天然木材,还不易翘曲、变形,阻燃性好;更为关键的是,其原料多来自农林废弃物,成本很低,实现了秸秆变木头的工业魔术.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的生物材料的问世,必须对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目前人们对生物材料与骨的组织相容性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1)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其细胞相容性;(2)用体内种植实验研究其组织相容性.(3)临床实际应用当中研究组织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生物材料学和与其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将是二十一世纪的领衔前沿学科之一,是应用科学的核心学科。现代生物材料的核心是生物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会,是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渗透于材料科学研究的全新挑战。人体的医学治疗要求也为生物材料的研发引入了人体组织工程学、植入性人工器官、生物感应装置、仿生智能装置、生物医学光子技术等广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并为生物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新标准。因而,生物材料的研究将成为整个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前提。近20年来,中国和国际上的生物材料研究发展与…  相似文献   

18.
胶原蛋白是一个大众并不陌生的词汇,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化学化工、材料和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从传统中药到营养保健食品,从药品辅料到药物控缓释材料,从化妆品到医疗器械材料等,胶原蛋白已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近年来细胞微环境研究日趋活跃,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其生物学性能逐渐被挖掘,应用范围逐渐拓展至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组织修复,甚至在干细胞培养、定向分化以及干细胞应用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也日益凸显.尽管如此,胶原蛋白行业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化学化工领域,主要面临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问题;在材料领域,主要面临胶原蛋白对产品功能调控方面的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主要面临胶原与细胞相互作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贵锋多年来专注于胶原蛋白研究,带领团队围绕胶原蛋白的质量控制、规模化制备以及功能性研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为推动胶原产业的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融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可在几秒钟内凝固形成黏合剂的新型水凝胶,如尼龙搭扣般足以抵受反复拉伸,可迅速使一个切口或创面“自修复”。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如医疗缝合、靶向给药、工业密封剂和自修复塑料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版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可在几秒钟内凝固形成黏合剂的新型水凝胶,如尼龙搭扣般足以抵受反复拉伸,可迅速使一个切口或创面“自修复”。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如医疗缝合、靶向给药、工业密封剂和自修复塑料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