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动态特性分析,通过对部分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综合改革实践模式的实地调研与多案例比较,建立“制度-资源-人力”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精神-知识-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侧联通的供需理论沙漏模型;并在剖析人才供给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驱动的“六维双轨”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以期解决教育硕士人才供给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协调性不足问题,并提供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转型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林如军 《职教通讯》2023,(10):61-67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依靠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针对区域内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结构仍不合理、骨干教师比例仍需提升、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教科研聚合能力不足等现状,从专业教师自身职业能力发展内在需要、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外在需要、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总体需要入手,启动区域特色的教师培养品牌探索,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综合素养,探索出一条中职教师队伍“三能四维,五星联动”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路径,打造了甬城“5A”教师培养模式,构建起“133”阶梯培养长效机制,努力引领教师队伍成长,形成区域教育培养品牌。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主要在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中招收学员,一年集中学习,一年教学实践研究,人不离校,学用结合。通过此举,以适应国家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试图探索利用高等教育进行基础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机制,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素质较低的问题,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育硕士的选拔与培养机制,一般是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参加考试、大学录取,费用由国家与个人共同承担;一般只授予学位,没有毕业证书(没有学历毕业证书)。也有师范院校与某单位联合办班,集体授课,简化录取手续,称作合作办学。从试点到现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已经走过十年的培养之路。那么,十年的教育硕士培养对教师教育有何贡献?又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我们该朝怎样的方向努力?我们邀请了与教育硕士培养相关的不同方面的人士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此话题也请关注下一期本刊组织的后续文章,将有上海两所师范大学提出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将教育硕士培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形式多样的教育硕士专业和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教育硕士课程,建立优质师资队伍等。其对我国教育硕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教育硕士培养应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应充分尊重市场需要,为社会提供亟须人才;教育硕士培养应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智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博士招生力度。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是免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培养质量对充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质量保障体系是支撑培养质量提升的强有力手段,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对提升质量非常关键。然而,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习动力激发、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发展现状和实践经验来看,未来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在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分配、学科教学论教师管理、导师水平提升、课程建设、分流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匀,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但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培养单住的承受能力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国家中西部贫困县高中能否从政策中受益等问题,有必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职硕士”:现状、构想与实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职硕士”是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而设置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型学位,旨在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属于目前专业学位教育范畴。我国目前的中职硕士培养尚存在生源差异较大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经验,设立一种新的专业学位,即“职业技术教育硕士”。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事业培养目标和任务的转变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实施 ,使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也愈加突出。研究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教师继续接受教育的新途径 ,已更为紧迫和重要。本研究所要探讨的即是教师继续接受教育的一个新的内容 :培养教育硕士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着重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培养教育硕士对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队伍学历要求与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十年以来 ,随着…  相似文献   

9.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立的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各培养单位在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不强,难以突出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因此,只有从源头上彻底扭转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浅谈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陕西师范大学李小琴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队伍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音乐教师,是加强对我国下一代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使命,是每...  相似文献   

11.
教学硕士(MT)项目是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师教育硕士项目,旨在培养杰出的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业的卓越领导者。MT项目构建运行非常具有特色,结合了教学硕士学位与中小学教师认证,社群协作的学习模式,满足未来教学需要的特色课程,穿插模块式的教学实习,原创性小规模的课题研究。安大略教育研究院的MT项目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很多相似之处,探讨MT项目运行情况,可以为我国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获得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寻找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对当前小教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小教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方案及相应的实施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STEAM教育因顺应新工科发展需要,得以在全球盛行,其倡导的跨学科综合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此理念启发下,构建以"学术"为基础,"技术-教艺"综合为突破的卓越职教师资三维培养模式。针对中职学校需要"技术-教艺"双馨职教师资,以"校-企-校"深度合作,按照三维综合通用培养模式,开设出专业理论、技术和教艺课程体系,突破技术和教艺实训瓶颈,完成三维卓越师资综合培养。根据专业硕士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招收拥有技术或教艺一技之长的在职人员,开展针对其薄弱维度的补偿教育,最终成就其"学术-‘技术-教艺’"的三维卓越素质,以满足高职院校对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different models of teacher education are presented and analysed: the pre‐technocratic model or the model of training master craftsmen; the technocratic model or the mode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he post‐technocratic model or the reflexive model.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re presented. The aim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undergraduate teacher education o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consequently, on teachers’ actions. In Slovenia, teachers’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following two main models: the pre‐technocratic model or model of training master craftsmen, which was typical for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 and the technocratic model or the so‐called model of applied science, which is used at the education faculties nowadays. Because of this dualism in teachers’ education models, there exist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ir perception and actions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教师自身发展和成长中,往往比较重视工作能力和技巧的发展,而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提高。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掌握灵活的、适应教育需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钢琴课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是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师钢琴教学使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高职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好课堂与课时的关系;把握好钢琴课的类型与结构;利用好各种辅助教学形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但现在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发展状况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存在些不足,亟须我们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机制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职教师资严重短缺,且培养培训机构严重不足,在地方高师院校引入职业师范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解决措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能消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既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也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必然要求;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地方高师院校顺利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与完善职教师资培养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斯坦福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包括培养领导型教师的愿景、分类培养教师的目标定位、融合型课程结构、"递进式责任制"实习模式、以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术研究为依托的质量保障等.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可以在借鉴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源优势,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性,深入挖掘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价值,以培养具有专业权威的领导型教师.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与教师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讲教师是关系到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人物。当前,由于很多主讲教师并非专职的远程教育从业人员,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主讲教师的专业角色发挥到极致,是值得课程建设管理者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主讲教师的管理模式分为理想型、保姆型与护航型三类,并重点探讨"护航型"管理模式的理念、概念模型与学习支持类型。所谓"护航型"管理模式,即在面向主讲教师常规的管理中,整合"学习支持"这一维度。面向主讲教师的"学习支持"包括面向活动的学习支持(培训、评价、交流)和面向资源的学习支持(指南、案例、工具)。通过"学习支持"维度的整合,将更容易解决主讲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网络课程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