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到郊外散步。来到一个湖边时,苏格拉底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学生们:“你们谁能说出这湖里共有多少桶水甲”学生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  相似文献   

3.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的事。大家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200回。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200回,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七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还有同学坚持吗?这时,整个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一只手慢慢举了起来。苏格拉底走过去,对那个学生说:孩子,你将…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用辩证法来教育学生。“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秘诀     
佚名 《成才之路》2010,(10):6-M0003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6.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文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一场对话。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列出两行文字:有关正义的列一行,非正义的列一行。他先同学生“虚伪”应该归在哪一行?学生回答归非正义的一行。  相似文献   

7.
学生不争气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出好学生,就像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风一样。历史上景令人羡慕的老师是谁呢?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没写过一个字,却成为大哲学家,就靠他教出的一位好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对话录》把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和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8.
贾晓娟 《华章》2011,(11):14-14
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有一次指着脚下杂草丛生的土地问他的学生们,怎样除去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铲子铲,有的学生说用火烧⋯⋯学生们想法不一。苏格拉底静静听着,只是笑,最后他说:“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除去杂草吧,一年之后再来看。”一年后,学生们的草地依然青草萋萋,而苏格拉底的土地上却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10.
王峰  张瑞华 《中学教育》2006,(11):35-35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臂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三贤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以启发、追问的功夫见长.让我们先看苏格拉底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学生问苏格拉底:"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怎样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学生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学生说:"是干净人."  相似文献   

13.
测湖水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到郊外散步。来到一个湖边时,苏格拉底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学生:你们谁能说出这湖里共有多少桶水?学生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过了一会儿,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苏格拉底与Meno 的奴隶关于几何问题的对话为研究工具,选取某校六年级的34名学生进行苏格拉底对话教学,对话严格按照苏格拉底与Meno 的奴隶几何问题的顺序。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苏格拉底对话的跨文化、跨时间一致性,并且在苏格拉底对话关于几何问题的对话上,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和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到郊外散步。来到一个湖边时,苏格拉底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学生:"你们谁能说出这湖里共有多少桶水?"弟子们面面相觑一阵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起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咛:“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一、感悟式对话。教学《最大的麦穗》时,教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潜心会文,与"苏格拉底对话"。学生生发了许多美丽的感悟。生: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幽默田野     
《成才之路》2011,(19):96-I0025
求知如呼吸“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呢?先生。”一名青年向苏格拉底请教。 苏格拉底并未直接回答。他与青年一起来到海边,然后让青年下到海里。当海水淹没了年轻人时,他拼命挣扎露出海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海里最需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2):7-I0002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家庭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