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莫扎特的钢琴鸣奏曲能够让人充分享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的美,我们可以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剖析来了解莫扎特的鸣奏风格和方法,从而还原莫扎特钢琴演奏曲,为人们更好的听觉享受奠定基础。在进行莫扎特作品的演奏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演奏出能体现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对于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音乐的学习是学习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重要的内容,莫扎特在歌剧、钢琴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钢琴协奏曲上,莫扎特进一步发展并确立了钢琴协奏曲的结构,历来被称为"近代钢琴协奏曲的创始人"。从莫扎特的生活背景、自身能力、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对于钢琴协奏曲的影响、莫扎特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古典时期大的音乐背景风格特色等几方面来分析,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能给听众一种丰满的"角色感"。从上述几个方面分析,在探究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莫扎特整体音乐艺术的路上走的更深更远,理解的更为深刻,也能更好地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从小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里,他的父亲老莫扎特是国家剧院乐队的首席作曲家和指挥师,非常受人敬重。在父亲的熏陶下,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日益成熟,经常为学校的一些活动创作曲谱,深得师生们喜爱。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在老莫扎特看来完全不值一提,所以尽管小莫扎特经常请求父亲向国家剧院推荐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4.
练习莫扎特的作品不仅是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提高,更是演奏素养的提高。然而,很多人却认为莫扎特的作品难以演奏,不敢碰手。其实莫扎特的作品并没有过人的技巧,难点在于风格的掌握,而这种风格的体现又必须在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并懂得运用其作品表现所需要的各种演奏技法上。文章将从什么是莫扎特作品的音乐风格及体现莫扎特作品的风格须注意的一些演奏方法这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将从音色与触键、力度与速度、装饰音和阿尔贝蒂低音的弹奏三方面来探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特点,以便能完美地表现莫扎特作品的自然、典雅、质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将从音色与触键、力度与速度、装饰音和阿尔贝蒂低音的弹奏三方面来探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特点,以便能完美地表现莫扎特作品的自然、典雅、质朴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今年被定为“莫扎特年”,整个奥地利全年都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位大师的诞辰。想必大家对英扎特的生平和他的作品也有大致了解,所以我们选择特别一点的主题——莫扎特死亡之谜。关于莫扎特之死,由于一直没有发现其遗体,历史上众说纷纭, 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一些观点吧。(注:建议不必去背文中提到的疾病名称,了解一下即可。)  相似文献   

9.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2006香港(亚太区)莫扎特钢琴大赛”是继2001年来以著名音乐家“肖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命名的又一次高水准年度专题钢琴大赛。  相似文献   

11.
肖复兴 《新读写》2009,(3):16-16
莫扎特是说不尽的。说不尽的莫扎特本人。不尽的人在说莫扎特。傅雷就是其一。他很喜欢莫扎特。在他的文章中,曾多次谈到莫扎特。  相似文献   

12.
访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诸有琼阿尔卑斯山环抱中的萨尔茨堡城,位于奥地利的中部,是萨尔茨堡州的首府。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就诞生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山城里。这里有莫扎特出生处、莫扎特故居、莫扎特博物馆、莫扎特纪念馆、莫扎特档案馆、莫扎特广场,还有莫扎特音乐表演...  相似文献   

13.
平庸无罪     
王卓骧 《八小时以外》2013,(11):112-113
人们的目光总是集中在天才身上。《莫扎特传》这部影片以旁观者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这位天才的故事。我不想再讨论莫扎特,因为我想不到有比“天才”更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他。我想说的是这位旁观者——萨列里。  相似文献   

14.
歌剧《魔笛》创作于1791年,歌剧题材取选自当时的诗人维兰德(ChristophMartinWieland,1733-1813)所编辑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或魔笛》(LuLu,OderdieZauberflte)。该剧于1791年9月30日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指挥。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歌剧,也是莫扎特最动听、评价最高的一部歌剧,除了"伟大"一词,很难用其他词语来形容《魔笛》的成功。瓦格纳在提到莫扎特时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加之《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成熟时期、用自己本国语言所创作,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协奏曲这种体裁自巴洛克诞生和逐渐成熟后,最终在莫扎特的创作中达到了炉火纯青、无人超越的地步,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他的协奏曲之所以能够尽善尽美,除去个人非凡的天才之外还在于借鉴和吸收了前人在这一领域内的早期实践和探索。J.C.巴赫对莫扎特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莫扎特早期协奏曲作品《K.41 no.4》为例来探讨J.C.巴赫与莫扎特协奏曲创作之间的联系、传承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原文]母亲与莫扎特肖复兴这似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题目,母亲目不识丁,根本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曾有过一位什么莫扎特。记得那一年我刚把音响搬回家时,她蹑手蹑脚走过来,奇怪地望了望这庞然大物,问我这是什么物体。是冥冥中的命运,把母亲和莫扎特连在一起。我知道这样说对谁也讲不清,我只有对自己一遍遍倾诉。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城,世界上许多声名赫赫的音乐大师.都云集此城。1787年春天,正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事业辉煌之时,他17岁就任大主教宫廷乐师,写过意大利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德国民族歌剧《魔笛》,还写过交响曲49部。这时,一位17岁的德国青年来到莫扎特的居室来造访。他穿着讲究.举止潇洒,风度翩翩。他找莫扎特是为求师的,但莫扎特对他并不十分热情.因为他正在房间里  相似文献   

18.
莫扎特在进行歌剧创作的时候,始终将音乐作为喜剧表达的关键部分,因为相较于台词来说,音乐可以作为独立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推动剧情的发展,增加歌剧的戏剧性,它比台词的表现力更加优秀和直接,因此莫扎特将音乐创作作为歌剧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历史人物的原型,莫扎特在这部剧中被塑造成为一个才华横溢却放荡不羁的音乐天才。作者皮特·舍弗并未给予浓墨重彩的描述来赞美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而是褪去了大师的神秘色彩赋予了天才更多普通人的情感性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一生充满波折坎坷的音乐巨匠。该文分别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原因对莫扎特的命运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莫扎特的悲剧是由其自身性格的缺陷,萨列里的迫害以及上流社会的压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优美的,可以使人陶醉,但也不乏使人「吓一跳」的时候: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初演时,男低音由脚本作者希卡内得演唱,当要唱到一首咏叹调时,莫扎特忽然心血来湖,他来到幕后,利用一个和弦,使希卡内得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