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11日,8位网坛大师齐聚上海的第二天,我们筹划已久的大师杯赛观摩团的团员们也从全国各地聚集上海滩,共度盛大的网球假日,由此《网球天地》大师杯赛观摩团正式启动。 团员们因为《网球天地》、因为大师杯、因为对网球“发烧”,从八方而来走到一起。虽然我们的团队活动不过短短的一  相似文献   

2.
泰尼  陈功 《网球》2010,(5):48-52
2004年之后,网球在中国越来越热,这是很多人的普遍共识。而网球所表现出的那种独特的气质与格调立刻也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与社会风潮几乎同时,网球也在校园里也成为最为时尚的运动。从东部到西部,从重点大学到普通院校,网球课都是大学生们最为追捧的课程,选修人数众多,要选上都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
金秋10月,京城球迷终于在十一之后迎来了他们的首届网球节,作为承办单位的《网球天地》杂志与北京市网管中心携手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网球盛宴。 也许精彩在雨中更显夺目,也许是网球节的真情感动了天公,同今年美网命运一样,天意让网球节迎来了北京10月里难得一遇的连绵秋雨。雨水没有冲淡网球节的意味,低温也没有冷却网球人的热情,网球嘉年华的主角——邓禄普、海德、维尔胜、领导牌、力仕浪、波力、好家庭、鹰革蓝、安康盟等众多知名网球品牌商家,“时尚先锋”明星网球队的众多文体明星,以及参加海德家庭同乐赛和邓禄普混双赛的京城球迷们都风雨无阻地齐聚网球节,在风雨之中勾画出  相似文献   

4.
水木清华bbs辽阔的领域里有一个特殊的“小王国”,这里的“臣民”们畅所欲言,从球技充电到球拍选购,从球星风采到校园赛事,恨不得把一个网球场都搬到internet上来。说到这里你也许已经猜到了,right!这就易水木清华bbs上的网球版。 网球版上的“臣民”们算得上是彻彻底局的“网”迷,他们在网球场上飒爽英姿、挥洒青春,打完球之后就在bbs上交流体会,抒发感想。他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惟一相同的是对网球近平狂热的爱好和对网络的偏执。是网络和网球让他们从各自的忙碌中走出来,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bbs精华版上更有网友们的精彩文章,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仅是一时感情的宣泄,更是他们成长过程的忠实记录。无论是平的苦练的艰辛还是比赛获胜后的欢呼雀跃,无论望对球友精湛球技的崇敬还是对教练的感激,在这里都被一一记载了下来。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小小的“王国”。听听“网”友们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中国的网球爱好者们开始频频关心网球体制层面的问题,因为从“网球大国”成为“网球强国”的行进道路上,基层网球和业余网球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这当然没有错,但我们似乎忽视了“举国体制”带来的种种利好,看看昔日的世界网球强国英国如今的尴尬地位,或许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得出更深层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百年网球裙     
100多年来,世界女子网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选手们早已不用固守在原地进行比赛,她们在场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已的步法,这得益于比赛规则的变化,但同时与网球服装的改革也有密切的关系。还记得早年那些黑白的照片吗,她们都穿着几乎拖在地上的长裙,而现在,网球裙越来越短了,似乎不够淑女,不够名媛,但球员们却更清爽,更灵活。毕竟可以奔跑了,毕竟女子网球终于成为了一项运动而非娱乐。经过百余道年轮的打磨,如今的女子网球服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敏锐的时尚气息成为了一种流行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中网人物传     
在中网做记者,是一件既快乐又辛苦的工作。从球员到工作人员,从赛场、新闻中心到酒店,甚至于机场,我一直在努力观察这场网球聚会里的每一个人,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故事,比赛之外的故事,然后跟大家共同分享。因为这是我们能够亲身体验的职业网球赛事,它远比电视转播镜头下的网球赛事更生动,更有趣。也许,网球比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一次老朋友的聚会,或者一场令人依依不舍的嘉年华。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职业网球运动员,我们是网坛高手,我们是青春和力量 的代言人,我们也是一群普通的、工作着的年轻人。也许,你正痴迷着网球运动;也许.你把我们中的一员视为偶像;也许,你也希望成为和我们一样的强者……可是,你了解我们吗?在纷纷扰扰的闲言 碎语满天飞的时候.你是否能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你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吗?关于网球 菲利普西斯:在我五六岁时,有一天,爸爸 的朋友带我去球场看他打球。我可没那个耐 心,只顾着跑到场上去把球抢过来,然后拿着 球跑掉。他们只好忙着追我,因为我把所有的 球都…  相似文献   

9.
星星团     
《体育博览》2010,(6):43-43
网球比赛的看台也是我们追星的最佳场所,因为文体明星们也拥有正常人的需求:追星。在对待网球明星的态度上,他们的热情决不逊于普通球迷。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10,(9):146-151
又值入秋,网球迷们开始活跃起来,用积攒了一整年的热情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网球节日-中国网球公开赛。期待着一个个惊喜,也许能看到瑞士公主辛吉斯的再次得出?!又或者能与帅气罗迪克合影?!也许在甬道上就能与巨星们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1.
校园里的网球,伴着朝阳和着暮霭,与学子们的青春一同飞舞。忆起自己网球的故事,才知道对它的爱有多深。  相似文献   

12.
没有网球,生活依然会继续,然而,有了网球的生活真的会很惬意。坦白地说,一所高校如果没有网球,就会失去一抹青春的朝气和色彩。 今年恰逢北京科技大学50周年校庆,学校斥巨资从里到外精心地打扮了一番。改观最大的要属师生的体育活动场所,一排崭新的红绿相间的网球场给校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当网球朝师生们跳过来时,那原本浓厚的业余生活便更加多彩了。让我们来听一听科技大学师生们是怎样谈论他们心中的网球的。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06,(11)
从温网现场到自家门口的大师杯新闻中心,中国的网球记者总是成为外国同行们追问的对象,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中国网球到底发展成什么样了?我们至少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关于中国网球人口和球场数量的准确统计。求解中国网球,势必是一个浩大艰难的工程,新新体育还是迈出了脚步。在大师杯又将如约而至之时,上海市网球协会携手大师杯组委会对申城网球傲了一次扫雷式普查,试图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来厘清让这座城市激荡的网球浪潮。可以说,他们交出的是第一份中国网球的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4.
喜欢五月,因为五月是葱郁的季节。喜欢校园,因为校园是纯真的地带。喜欢网球,因为网球是青春的运动。网球护照活动参与者在大会入口处填妥表格后就可以领到一本“李宁网球护照”,以护照形式代替普通的入场券和宣传单,这个巧妙的构思立刻就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且不说绿色的封皮如何养眼,单是那球拍衬托下的黄绿色绒毛小球和餐叉的组合就很别致,像极了品尝青青柠檬的包孕时刻,依据护照中的“网球旅行圈”和活动介绍,参与者可以毫不费力地到达任何游戏场区,每参与一项活动都能  相似文献   

15.
焦点人物     
在世界网坛新人辈出、风云跌宕的同时,国内的网球并没有在原地踏步,他们也在寻找机会,探求发展。2002年,中国网球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前行,也许有些没有成功,也许有些还在探索,因为努力的结果并不都是成功的喜悦。有人欢喜有人忧,一起看看2002年国内网球都有哪些值得大家再次回味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网球作为新兴体育项目逐渐走进校园,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学校体育的特色课程。发球是网球必须掌握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最难掌握的环节[1],学校网球课程多数从学练正反手底线击球开始,对于发球技术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学生发球技术较为薄弱。发侧旋球是网球常用的发球得分技术,跪姿辅助练习可以提高网球侧旋发球的技术水平及发球成功率,弥补常规站姿练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门天清 《新体育》2009,(2):48-50
美网公开赛主席席勒说,网球之所以被极富挑战和冒险气质的运动者毫不犹豫地接受,因为,那是个魅力无穷的黄色精灵。 您也许是个网球迷,也许能挥上几拍,或许还能说点关于郑洁关于费德勒的特征,但您也许并不了解一些网球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近几个月来不断有消息传来:16岁的中国姑娘李娜在国际青少年网球大赛中大放异彩,4月6日在日本福冈获亚洲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亚军;5月初代表中国青少年网球队在世青林亚太区预选赛中获冠军;7月19日又在著名的瑞士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获冠军……目前,她的世界青少年网球排名已升至第17位,这是中国青少年网球选手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李娜的进步,使正在中国网协少岸网球学校接受培训的小学员们备受鼓舞,因为李娜就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过,如今他们当中说不定…·不,应该是肯定地说,还会有像李娜这样的选手从这里飞出。你也许会问,这是怎样…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中国网球公开赛迈入七年大关的年份,亦是中国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将“时尚牌”打得如此掷地有声。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地——国家网球中心上演的一场时尚盛宴上,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与时尚传媒系的同学“蓬花绽放”,这一刻我们深切地认知到:  相似文献   

20.
将双手拢在嘴边当成喇叭,发出响亮的嘘声,这是澳大利亚人的传统,即使是澳大利亚总理,去年也在橄榄球赛场边听到过嘘声。但是当他们嘘来访的网球运动员,为球员们的双误欢呼时,这就有些丢人了。网球比赛中观众的礼仪,有时候也许显得太难,职业球员也希望观众有激情,对于克耶高斯这样的球员来说,如果观众不够热情,他会抱怨。克耶高斯说喧闹的球场能提升比赛水平,他是对的,网球运动应该欢迎观众的参与,而不是压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